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88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314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193篇
综合类   296篇
预防医学   183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35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9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CBCT与数字曲面体层片在牙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58颗)牙种植治疗患者同时采用CBCT和数字曲面体层检查方法,将得到的术前颌骨牙槽骨量和术后骨结合的影像结果对照,分析差异性。结果下颌后牙区牙槽骨量不足CBCT检出阳性率为28.57%;数字曲面体层影像检查检出阳性率为7.14%。经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量不足CBCT和数字曲面体层影像检查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6.36%、9.09%。经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牙术后3个月种植体未发生骨结合的阳性率,CBCT检出阳性率为3.45%(2/58);数字曲面体层片检出阳性率为8.62%(5/58),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际临床检测发现仅1例未发生骨结合,阳性率为1.72%(1/58)。结论 CBCT是种植牙术前目前颌骨骨量测量较为可靠方法。CBCT与数字曲面体层片相比,数字曲面体层片存在变形,牙槽骨高度数据测量值普遍偏大。在术后检查中CBCT能更清晰地反映种植体周围骨质,评估种植手术的成功与否及对上部结构的修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利用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测量正常甲状腺含碘量,计算甲状腺与胸锁乳突肌含碘量的碘比值,为高碘或缺碘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宝石CT,对来自潍坊医学院的226例怀疑颈部或颈椎疾病患者进行能谱扫描,扫描范围包括甲状腺,胸锁乳突肌.其中男119例,女107例,年龄18 ~ 77岁,平均年龄(46±17)岁.将扫描数据传至AW 4.4工作站,利用GSI Viewer软件处理,找出甲状腺与胸锁乳突肌的最佳对比噪声比及其所对应的单能量图像,在碘基图像上测量甲状腺左右叶、两侧胸锁乳突肌含碘量,计算二者含碘量比值.结果 甲状腺左右叶总含碘量为(1.5233±0.4318)mg/cm3,其中左叶为(1.5230±0.4271)mg/cm3,右叶为(1.5236±0.4365)mg/cm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84,P>0.05).男性甲状腺含碘量为(1.6395±0.4105)mg/cm3,女性为(1.4238±0.3832) mg/cm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43,P<0.01).甲状腺与胸锁乳突肌含碘量的碘比值为96.6271±33.2442,其中男性比值为94.6250±37.3621,女性比值为98.0000±29.073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7,P>0.05).随年龄增长甲状腺含碘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6,P< 0.01);其中<40岁组[(1.7256±0.4631) mg/cm3]甲状腺含碘量高于40~60岁组[(1.4517±0.3643 )mg/cm3]和>60岁组[(1.4368±0.3465)mg/cm3,q值分别为5.6195、5.4158,P均<0.0l].结论 宝石CT能谱成像能测定甲状腺含碘量,反映人体碘水平,对高碘或缺碘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末节断指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末节断指患者34例,均在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静脉动脉化。20例采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将近端指动脉与远端指侧方静脉吻合(A组);14例采用指腹静脉动脉化再植,用近端指动脉与远端指腹静脉吻合(B组)。结果 A组患者末节断指全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B组中有4例坏死。本组中有27例随访6~14个月(A组18例,B组9例)。 A组再植末节断指指腹饱满,指体无明显萎缩,B组指体轻度萎缩;A组指甲长度(15.6±2.7) mm,长于B组(11.9±2.2) mm;A组DIPJ活动度(62±4)°,大于B组(45±3)°;A组两点分辨觉(4.6±0.3) mm,小于B组(7.4±0.6) mm;A组再植断指感觉测定为S(3.49±0.33),高于B组S(2.47±0.44);手指各关节活动度参照TAM标准:A组优良率94.4%,B组优良率87.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结论指侧方静脉动脉化是正常供血失败后的末节断指再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1999年7月-2005年5月对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胃肠减压等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2例患者,手术6例,保守治疗46例,其中治愈51例,死亡1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制订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湛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指导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住院部就诊并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患者、年龄≥50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颈动脉斑块、高血脂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湛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从而通过控制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方法来进行预防干预,进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并比较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微创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探索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科技学院869名一、二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0.49%,知道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学生分别为74.22%、82.39%和70.31%,对蚊虫叮咬、握手或共用厕所是否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是31.65%、24.17%。70.20%的学生不想与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接触,92.06%的学生认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还不够,应扩大宣传覆盖面,以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结论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掌握不全面,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表现出不宽容或歧视态度。建议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6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Neer功能评分(疼痛、功能、运动限制、解剖复位、总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克氏针内固定相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但固定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前半量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可采取直接手术的40例设为对照组,40例需术前半量放疗再行手术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总切除术率、根除术切除率、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断端残癌阳性率及随访1年生存率,观察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切除术率、根除术切除率和随访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和断端残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前行半量放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转移和复发,延长远期生存率,对保障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基础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社会支持、MUI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的MUIS、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MU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增加其社会支持,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