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28篇 |
免费 | 573篇 |
国内免费 | 3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5篇 |
儿科学 | 122篇 |
妇产科学 | 27篇 |
基础医学 | 441篇 |
口腔科学 | 112篇 |
临床医学 | 739篇 |
内科学 | 507篇 |
皮肤病学 | 62篇 |
神经病学 | 80篇 |
特种医学 | 185篇 |
外科学 | 576篇 |
综合类 | 1423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792篇 |
眼科学 | 22篇 |
药学 | 678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632篇 |
肿瘤学 | 2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173篇 |
2021年 | 221篇 |
2020年 | 187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233篇 |
2014年 | 280篇 |
2013年 | 347篇 |
2012年 | 505篇 |
2011年 | 540篇 |
2010年 | 453篇 |
2009年 | 430篇 |
2008年 | 451篇 |
2007年 | 469篇 |
2006年 | 450篇 |
2005年 | 349篇 |
2004年 | 246篇 |
2003年 | 218篇 |
2002年 | 171篇 |
2001年 | 138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下壁心梗并发症及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106例下壁AMI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使用参麦注射液者设为观察组,其他设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结束后计算临床总有效率,观察心脏彩超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使用升压药时间。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1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9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指标提示,治疗后2组患者的LVEF、E峰、A峰、E/A值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E峰、E/A值升高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升压药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养心复脉的作用,对下壁AMI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下壁AMI并发低血压患者升压药的使用时间,但对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128 Hz音叉和10 g单尼龙丝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无脑血管病及腰椎疾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同时用128 Hz音叉和(或)10 g单尼龙丝检查进行感觉检查,计算两种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128 Hz音叉、10 g单尼龙丝、128 Hz音叉联合10 g单尼龙丝及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MDNS)检查均与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呈正相关(r=0.227、0.230、0.289和0.386,P值均<0.05).以NCV检查为标准,128 Hz音叉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2.7%、50.0%和64.7%,10 g单尼龙丝检查分别为29.3%、90.7%和59.3%,128 Hz音叉联合10 g单尼龙丝检查分别为79.8%、91.3%和81.2%,MDNS检查分别为56.6%、83.3%和66.0%.DPN的发生率为64.7%(99/153),51.6%(79/153)的患者存在不同的临床症状,包括麻木73例,针刺感38例,疼痛47例,踩棉花样感31例,足部溃疡3例.结论 128 Hz音叉联合10 g单尼龙丝检查在DPN早期临床筛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3.
建设综合性药学实验课程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综合性药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建立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建立综合性药学实验课程,进行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人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4.
115.
目的 分析卡培他滨或贝伐单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病理诊断为“任何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T)、“任何区域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s,N)、“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is,M)1期(TXNXM1)的结直肠癌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予以一线标准方案化疗,待病情缓解或稳定后,按照维持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组,评价两组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6例,卡培他滨组41例,贝伐单抗组25例.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6个月,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组中位PFS为7.7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R:1.171,95% CI:0.701 ~1.966P>0.05).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28.2个月,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组中位OS为31.9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R:1.143,95% CI:0.602 ~2.180,P>0.05).两组均无Ⅳ级不良事件发生,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P<0.05),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组出血发生率较高(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相较卡培他滨显示出更长的疾病控制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但无统计学差异;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选择卡培他滨进行维持化疗.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比较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成形与跨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70例,其中35例采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5~74 (64.03±7.82)岁;AO分型A3型26例,A4型9例。其余35例采用短节段跨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B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4~72(62.78±6.40)岁;A3型28例,A4型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组分别为(5.5±2.5)、(1.8±0.8)、(0.9±0.4)分,B组分别为(5.4±2.3)、(1.7±0.6)、(1.2±1.8)分;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例:A组分别为(40.4±8.8)%、(92.0±4.9)%、(87.1±3.8)%,B组分别为(41.2±6.6)%、(93.2±4.6)%、(80.0±4.3)%;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A组分别为(18.4±6.9)°、(2.8±2.2)°、(4.2±2.6)°,B组分别为(16.8±7.2)°、(2.7±2.5)°、(6.0±2.4)°。所有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3项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例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例与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出现2例内固定失败,B组出现4例内固定失败。两组均无神经并发症。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与单纯结合伤椎成形均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但伤椎固定结合成形术更有利于维持术后伤椎高度和矢状位排列,减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值得研究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兔抗淋球菌外膜蛋白Porin I(P I)的多克隆抗体阻断淋病奈瑟菌对泌尿生殖道上皮的黏附作用。方法:将自行构建表达的淋球菌GST-P I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兔抗P I蛋白的多抗血清,纯化后得到P I-IgG抗体。建立淋球菌感染BALB/c小鼠模型,并通过观察阴道黏膜改变、分泌物涂片、冲洗液培养及阴道组织病理变化评价兔抗P I-IgG抗体对淋球菌黏附的影响。结果:经1 m g/m l兔抗P I-IgG处理后3 h再接种淋球菌的BALB/c小鼠生殖道黏膜未见红肿及脓液,分泌物涂片及阴道冲洗液未检及淋球菌,阴道组织病理检查也未见炎症细胞浸润。而低于浓度1 m g/m l及长于3 h兔抗P I-IgG处理的小鼠阴道组织病理可检及炎症细胞,但其它检查结果阴性。结论:纯化的抗淋球菌GST-P I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淋病奈瑟菌对小鼠泌尿生殖道上皮的黏附与感染,阻断作用及持续时间与抗体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新生的关系,为宫颈鳞癌的化学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宫颈鳞癌和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并对其微血管(CD34标记)计数.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1),MK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灶的大小及临床分期相关性显著(P=0.045;P=0.002),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MK蛋白表达阳性者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者,二者正相关(P=0.043).结论:MK蛋白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并与宫颈鳞癌的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宫颈鳞癌化学防治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比较等效剂量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gesia,PCIA)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40~60岁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后双腔管气管内插管,术中异氟烷吸入维持全麻,罗库溴铵维持肌松.病人清醒拔管后接韩国奥美2300电子镇痛泵行PCIA.F组:芬太尼2mg 咪唑安定10mg 生理盐水至200ml;R组:瑞芬太尼0.2mg 咪唑安定10mg 生理盐水至200ml.背景剂量2.0ml/h,指令剂量2.0ml/次,锁定时间15min.所有术后病人鼻导管吸氧2~3l/min,分别记录术后24h、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镇静、恶心和呕吐评分,记录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和累计镇痛药消耗量(CAC).结果:R组术后24h、48h镇痛药耗量和VAS评分均低于F组,其中术后48h 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术后24h、48h镇静评分达2分者明显多于F组,其中术后24h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48h呕吐者和静息时感恶心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48h内无1例呼吸抑制(SpO2持续低于90%者)发生.两组术后24h、48h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PCIA,镇痛、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而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是开胸术后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0.
福建省边远海岛和城市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福建省边远海岛和城市地区幽门螺杆菌(却)的耐药状况,并比较城市地区2001—2006年Hp耐药状况的变化。方法 取Hp阳性者胃窦黏膜进行上Hp培养,对分离的幽门螺杆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用琼脂稀释法和临界点浓度法测定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性。判定为耐药的标准:甲硝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18mg/L,克拉霉素的MIC值〉12mg/L,阿莫西林的MIC值〉10.5mg/L。结果 边远海岛地区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11.4%,显著低于城市居民的55.6%(P〈0.01);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5.7%,也显著低于城市居民的26.0%(P〈0.01)。城市居民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自2001年后明显升高,由34.0%上升至47.1%(p〈0.05);Hp对克拉霉素的原发耐药率自2001年后也明显升高,由10.6%上升至29.4%(P〈0.01)。却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极少。2004年以前未发现Hp对阿莫西林的耐药菌株,但2006年发现有2株Hp对阿莫西林耐药,占2%(2/102)。结论 边远海岛地区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城市地区,城市地区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英西林的耐药2006年比2001年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