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92篇
  免费   3155篇
  国内免费   1591篇
耳鼻咽喉   230篇
儿科学   408篇
妇产科学   136篇
基础医学   1700篇
口腔科学   506篇
临床医学   3461篇
内科学   2483篇
皮肤病学   229篇
神经病学   608篇
特种医学   11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187篇
综合类   7594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3179篇
眼科学   215篇
药学   3532篇
  65篇
中国医学   2812篇
肿瘤学   1617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32篇
  2022年   1094篇
  2021年   1355篇
  2020年   1153篇
  2019年   606篇
  2018年   658篇
  2017年   818篇
  2016年   674篇
  2015年   1220篇
  2014年   1465篇
  2013年   1850篇
  2012年   2644篇
  2011年   2704篇
  2010年   2413篇
  2009年   2087篇
  2008年   2127篇
  2007年   1989篇
  2006年   1685篇
  2005年   1308篇
  2004年   935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581篇
  2001年   576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91.
目的 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细胞焦亡通路,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防治糖尿病肾病(DKD)肾脏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42只。造模组高糖高脂饮食6周后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DK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8.33 mg·kg-1)、益气养阴活血方低、高剂量组(11、22 g·kg-1)。连续灌胃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CHO、TG、BUN、SCr、24 h-UTP及血清IL-1β、IL-1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变程度严重,且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FBG、CHO、TG、BUN、SCr、24 h-UTP及血清IL-1β、IL-1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肾组织病变程度得到改善,且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以益气养阴活血方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方可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细胞焦亡,缓解DKD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肾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92.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的表达及细胞自噬和凋亡的情况,探讨其治疗MN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10 mg·kg-1),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16.7、33.3、66.7 mg·kg-1),通过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按照相应比例剂量连续给药4周后留取24 h尿、血清和肾组织,尿液用于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清用于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法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AMPK、AMPK、p...  相似文献   
193.
目的 探讨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防治酒精致多脏器损伤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次灌胃给予56%红星二锅头白酒(15 mL·kg-1)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将12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0.026 g·kg-1)、葛花-枳椇子(配伍)高、中、低剂量组(29.2、14.6、7.3 g·kg-1)、葛花组(19.5 g·kg-1)、枳椇子组(19.5 g·kg-1)共8个组,每组15只,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10 mL·kg-1预给相应药物3 d,从第4天开始,给药1 h后按15 mL·kg-1灌胃二锅头白酒,空白组给予相同体积去离子水,记录小鼠醉酒和醒酒时间,连续给药给酒3 d,末次给药1 h后摘眼球处死;气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乙醇脱氢酶(ADH)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升高(P<0.05),胃黏膜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升高(P<0.01),IκBα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组、配伍高、中剂量组、葛花组醉酒时间延长(P<0.05),配伍高、中剂量组醒酒时间缩短(P<0.05),配伍高剂量组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高、中剂量组胃黏膜中ADH活性升高(P<0.05),配伍各剂量组、葛花组肉眼损伤评分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葛花组病理损伤评分降低(P<0.01),各给药组血清中IL-6表达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表达降低(P<0.05),配伍高、中剂量组血清中TNF-α表达降低(P<0.05),各给药组胃黏膜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胃黏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增加(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配伍低剂量组与枳椇子组醉酒时间缩短(P<0.01),葛花、枳椇子组醒酒时间延长(P<0.01),配伍中、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升高(P<0.05),配伍中、低剂量组、枳椇子组肉眼损伤积分增加(P<0.05),配伍中、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1),配伍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P<0.01),葛花组与枳椇子组胃黏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配伍中剂量组比较,枳椇子组醉酒时间缩短(P<0.05),葛花组醒酒时间延长(P<0.05),葛花组、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1),配伍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P<0.05);与配伍低剂量组比较,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5)。结论 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能起到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胃黏膜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且配伍高剂量组药效最佳。  相似文献   
194.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建立降香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获得降香及其伪品的1H-NMR图谱,建立全成分信息并转化为数据矩阵,检测条件为以含0.03%四甲基硅烷(TMS)的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为溶剂,恒温298 K(1 K=-272.15℃),脉冲间隔1.00 s,谱宽12 019.23 Hz,扫描数16次,采样时间1.08 s。对降香及其伪品数据矩阵进行相似度考察和层次聚类分析(HCA),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找出降香与其伪品之间的差异性成分;建立OPLS-DA类别变量值模型,设定降香类别变量值为1,降香伪品类别变量值为0,阈值±0.3,用于市售降香的真伪鉴别;以OPLS-DA得分图确定市售降香中伪品的种类,并通过薄层色谱法(TLC)进行验证。结果:相似度分析与HCA结果表明,降香与其伪品之间差异明显;OPLS-DA发现降香与其伪品显著性差异成分为反式-橙花叔醇;建立的类别变量值模型可成功对市售降香进行真伪鉴别;OPLS-DA得...  相似文献   
195.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运用与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200例接受地中海贫血筛查的患者,所有患者进行血红蛋白A(hemoglobin A,HbA)、血红蛋白A2(hemoglobin A2,HbA2)、血红蛋白F(hemoglobin F,HbF)的含量,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00例筛查患者中共检测出56例患者为地中海贫血患者,其中α地中海贫血20例(10.00%),β地中海贫血26例(13.00%),混合地中海贫血3例(1.50%),其他血红蛋白病7例(3.50%)。α地中海贫血患者HbA高于混合地中海贫血和其他血红蛋白病(P<0.05);β地中海贫血患者HbA2高于α地中海贫血、混合地中海贫血和其他血红蛋白病(P<0.05);混合地中海贫血患者HbF高于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和其他血红蛋白病(P<0.05)。结论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根据Hb的含量对地中海贫血的疾病进行分类,并对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狭窄(CAS)的发生率,并探讨影响其发生CA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市某医院内分泌门诊首次就诊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对T2DM患者CAS检出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CAS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2 679例T2DM患者中检出CAS 328例,检出率12.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越大(OR=1.039)、糖尿病病程越长(OR=1.115)、血糖控制不达标(OR=1.387)、血脂异常(OR=1.970)和高血压(OR=3.725)是T2DM患者合并CAS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合并CAS情况突出,应重视对糖尿病病程较长和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监测,针对T2DM患者合并CAS的危险因素,应尽早进行控制及预防,避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7.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COVID-19疫情期间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援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通过问卷星对实习护生进行心理韧性量表、一般健康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国22个省市1 343名实习护生参与调查,以四川省(60.5%)和重庆市(33.3%)为主,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6%。平均年龄为(20.52±1.46)岁,主要为女性(92.3%)和实习末期护生(89.8%)。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得分为(67.68±16.31)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力量维度(2.89±0.65)分、坚韧维度(2.65±0.72)分、乐观维度(2.53±0.7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实习护生为男性(β’=0.100)、社会支持程度越高(β’=0.116)、应对方式越积极(β’=0.580),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心理障碍水平越高(β’=-0.143),心理韧性水平则越低。结论 疫情期间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水平较低,性别、心理障碍水平、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影响疫情期间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医疗机构、学校和家庭应多渠道、多途径为实习护生提供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帮助其顺利度过疫情。  相似文献   
198.
 目的 分析重型、危重型(以下简称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省某定点医院2020年1—4月重症隔离病区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62例危重症COVID-19患者。其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0例,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2例。62例患者中14例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2.6%;10例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16.1%,分别为耐碳氢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4例,耐碳氢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6例;合并非多重耐药菌或真菌感染共9例(11株)。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中心静脉置管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抗菌药物种类≥4种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OR=17.104,95%CI:1.805~162.033),清蛋白为保护因素(OR=0.834,95%CI:0.709~0.982)。结论 危重症COVID-19患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清蛋白水平,有利于预防与控制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9.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乳腺癌根治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北京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对全市83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乳腺癌根治/改良根治术前瞻性监测,应用SPSS 20.0软件对SSI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2012—2017年监测数据库中8 248例病例,发生SSI 62例,发病率为0.75%。糖尿病、手术后入住过ICU、手术时长和ASA评分是乳腺癌根治/改良根治术患者SSI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相较于非糖尿病患者SSI的风险增加(OR=2.99,95%CI:1.33~6.73);术后入住过ICU的患者发生SSI的风险是未入住过ICU的5.72倍(OR=5.72,95%CI:1.68~19.45);手术时间每增加1 h,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27%(OR=1.27,95%CI:1.11~1.46);ASA评分每高一个级别,SSI的风险将增加54%(OR=1.54,95%CI:1.01~2.35)。结论 多中心大样本的目标监测提示2012—2017年北京地区乳腺癌手术后SSI发病率较低。糖尿病、入住过ICU、手术时间和ASA评分应作为预判SSI的重要因素,在综合考虑影响患者SSI的因素后制定个性化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200.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为临床经验性用药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19年4—9月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mCIM联合eCIM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8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中5株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对临床常用头孢类及加酶抑制剂药物均表现出高水平耐药的特性。所有菌株均携带金属β-内酰胺酶,7株为blaNDM-1,1株为blaIPM-4。MLST分子分型及PFGE同源性分析有6个ST序列类型,6个克隆群。ST596(3株)均为A群、ST121(1株)为C群、ST993(1株)为F群、ST91(1株)为E群、ST794(1株)为B群、ST88(1株)为D群。结论 该院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主要来源于ICU,产金属酶blaNDM-1β-内酰胺酶是其主要耐药机制。ST596 A群阴沟肠杆菌短时间内在ICU存在局部流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遏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