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1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432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551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722篇
内科学   733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28篇
特种医学   2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79篇
综合类   108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16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716篇
  10篇
中国医学   740篇
肿瘤学   43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背景 布加综合征(BCS)是因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出道阻塞而导致各种症状的总称,流出道阻塞的范围可以是肝静脉到下腔静脉连接处之间,以及肝静脉到右心房之间的任何一处血管,目前中国BCS患者病因仍不明确。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结合地图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学科,不仅在地理学上有所应用,还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空间分布研究。本研究首次应用GIS来描述徐州地区BCS患者空间分布情况及特征。目的 通过分析1990—2014年徐州地区BCS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自相关关系,为BCS的病因研究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990—2014年徐州地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丰县人民医院、沛县人民医院、邳州市人民医院、新沂市人民医院、睢宁县人民医院的住院病历信息系统中所有首次确诊的BCS患者病历资料。汇总病例的人口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住院日期、诊断等。每5年为1个时间段统计1990—201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率;基于ArcGIS 10.4软件,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Getis-Ord指数分析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1990—2014年,徐州市共有568例新发BCS患者。1990—201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率逐年上升(由1990—1994年间的0.08/10万上升到2010—2014年间的0.35/10万)。对1990—201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率以镇为单位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分析,结果显示P值均>0.05,表明1990—2014年的各时间段BCS发病率空间分布自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Getis-Ord指数分析结果显示,1990—199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热点区域有徐州丰县、徐州市区东南部与睢宁县交界地区;1995—1999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热点区域为徐州市区与丰县、沛县交界地区,冷点地区为邳州市与睢宁县交界地区。2000—200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热点区域为沛县微山湖周边,冷点区域为睢宁县南部;2005—2009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热点区域为沛县微山湖周围地区,冷点区域为徐州市区与丰县、沛县交界处;2010—201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热点区域为徐州睢宁县东南部、沛县靠近微山湖地区、徐州市区,冷点区域在邳州市东部、新沂市、丰县。结论 1990—2014年各时间段徐州市BCS热点区域多为徐州市区及丰县、沛县、睢宁县以及微山湖周围受水污染的城镇,冷点区域为邳州市、新沂市;BCS热点区域多出现在重工业区和环境污染区,这提示环境污染以及重体力劳动可能是BCS发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探讨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恶化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颅CT除外出血转化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单抗加抗凝,即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抗,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恶化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4天后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偏低(P<0.05),治疗组mRS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恶心、呕吐2例,对照组和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差异不显著。结论 采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减轻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恶化症状,减轻残疾程度,疗效显著,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斑马鱼高脂血症模型。方法:受精5天后(5 dpf, days post 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幼鱼随机分成普通饲料组和高胆固醇饲料模型组,普通饲料为纯蛋黄干粉,高胆固醇饲料是向纯蛋黄干粉中添加不同百分比的胆固醇配制而成,连续喂养10天后通过显微镜实时观察和幼鱼体内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进行评估。结果:添加5%胆固醇的模型组斑马鱼幼鱼体宽显著大于普通饲料组(p<0.01),其幼鱼体内总胆固醇(TC,total cholesterol)和总甘油三酯(TG,total glyceride)水平较普通饲料组显著升高(p<0.01),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此外,显微镜下观察到不同百分比的高胆固醇饮食模型组幼鱼尾部血管动脉脂质沉积量均极显著高于普通饲料组(p<0.01),增加高胆固醇饲料投喂量可以加快高脂血症模型建立。结论:5%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0天可以诱导斑马鱼高脂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轴外型桥小脑角(CPA)区髓母细胞瘤(MB)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临床预后,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例诊断为轴外型CPA区M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例患者因头痛伴听力下降入院,头部核磁共振(MRI)平扫及增强提示CPA占位性病变。2例患者均行CPA区肿瘤切除术。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可见肿瘤位于轴外,术后病理证实为MB,随访1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轴外型CPA占位性病变,术前应考虑MB的可能性。积极的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行经皮手术导板辅助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克氏针穿刺次数,术后复查X线片记录螺钉位置分布、随访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32.17±6.18) min短于对照组(53.83±7.31) 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8.33±2.94) ml小于对照组(38.17±5.56) ml(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7.50±1.05)次少于对照组(21.00±4.82)次(P<0.05);观察组克氏针穿刺次数(8.00±0.63)次少于对照组(32.67±3.08)次(P<0.05)。观察组随访时间(12.88±0.74)个月,对照组(12.83±0.7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比较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同步联合微波消融(MWA)与TACE序贯联合MWA治疗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中心2016年2月至2021年3月间行TACE同步或序贯联合MWA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和3、6及12个月总体生存(OS)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消融针次、消融时间、肿瘤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6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同步组29例,序贯联合组34例。两组患者的PFS时间[同步组(7.4±2.4)个月 vs序贯组(6.2±3.6)个月],3、6、12个月OS率(同步组100%、100%、96.6% vs 序贯组100%、97.1%、9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平均消融针次[(1.5±0.5)次]及消融时间[(9.9±3.9)min]均低于序贯组([ 2.1±0.7)次、(14.6±4.5)min],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肿瘤客观反应率(同步组79.4% vs 序贯组73.5%)和肿瘤控制率(同步组89.7% vs 序贯组88.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TACE同步联合或序贯联合MWA两种方式均能有效控制HCC肿瘤进展,在近期疗效方面无差异。与序贯联合相比,TACE同步联合MWA治疗能减少消融针次及消融时间,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CT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预测肺亚实性结节侵袭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0例肺亚实性结节患者资料,包括6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12例原位腺癌(AIS)、58例微浸润性腺癌(MIA)及94例浸润性腺癌(IAC),将AAH、AIS和MIA归为非侵袭组、IAC归为侵袭组。按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19,含5例AAH、9例AIS、36例MIA及69例IAC)和验证集(n=51,含1例AAH、3例AIS、22例MIA及25例IAC)。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病灶CT表现,筛选预测肺亚实性结节侵袭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CT模型;基于训练集提取及筛选病灶最佳影像组学特征,以之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基于CT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构建联合模型,并以列线图将其可视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基于验证集评估各模型诊断效能;以校准曲线评价联合模型的校准程度。结果 CT所示结节长径和最大CT值为预测肺亚实性结节为IAC的CT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以之构建CT模型。基于训练集筛选出6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CT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预测验证集肺亚实性结节侵袭性的AUC分别为0.772、0.785及0.869;联合模型的AUC高于CT模型(Z=2.336,P=0.019)而与影像组学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25,P=0.054),其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高。结论 CT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可有效预测肺亚实性结节侵袭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究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中采用骨钻与可视环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LSS患者102例,51例采用常规PETD治疗(对照组),其余51例采用骨钻与可视环锯行PETD治疗(研究组)。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血清应激因子[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肌酸激酶(CK)]水平、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水平、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3 d血清PGE2、SP、CK水平较术前升高,但研究组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3个月血清TGF-β1和RAGE水平较术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3个月NRS评分、JOA评分及ODI较术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2例(3.92%)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5例(9.80%)。结论 采用骨钻与可视环锯行PETD治疗LSS能有效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且能进一步改善TGF-β1、RAGE表达水平,从而更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系统评价心力衰患者运动康复的促进和障碍因素,为患者实施针对性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促进和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量性研究和混合性研究,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以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的5个维度为基础,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促进和障碍因素。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2 576例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对纳入文献研究结果的提取,总结出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15条促进因素、20条障碍因素,归纳为干预方案特征层面、外部因素层面、内部因素层面、个体特征层面和实施过程层面5个类别。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5个维度中运动康复行为的促进和阻碍因素的确定,可为心力衰竭患者制定运动康复策略提供参考。建议采取多方面的策略,解决多个领域的因素,以促进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运动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