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95篇 |
免费 | 1855篇 |
国内免费 | 10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8篇 |
儿科学 | 254篇 |
妇产科学 | 121篇 |
基础医学 | 1240篇 |
口腔科学 | 348篇 |
临床医学 | 2149篇 |
内科学 | 1530篇 |
皮肤病学 | 201篇 |
神经病学 | 571篇 |
特种医学 | 948篇 |
外科学 | 1738篇 |
综合类 | 5591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2160篇 |
眼科学 | 167篇 |
药学 | 2166篇 |
39篇 | |
中国医学 | 1740篇 |
肿瘤学 | 8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224篇 |
2022年 | 621篇 |
2021年 | 697篇 |
2020年 | 714篇 |
2019年 | 313篇 |
2018年 | 349篇 |
2017年 | 552篇 |
2016年 | 412篇 |
2015年 | 732篇 |
2014年 | 987篇 |
2013年 | 1154篇 |
2012年 | 1706篇 |
2011年 | 1791篇 |
2010年 | 1612篇 |
2009年 | 1407篇 |
2008年 | 1512篇 |
2007年 | 1522篇 |
2006年 | 1333篇 |
2005年 | 1044篇 |
2004年 | 803篇 |
2003年 | 655篇 |
2002年 | 568篇 |
2001年 | 462篇 |
2000年 | 332篇 |
1999年 | 121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间歇性气囊挤压大鼠腿部对挤压部位和远端骨骼肌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间歇性气囊挤压法(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IPC)挤压大鼠腿部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检测了大鼠骨骼肌中3种一氧化氮合酶(NOS)同工酶:神经型NOS(nNOS);诱导型NOS(iNOS)和内皮细胞型NOS(eNOS)mRNA在IPC作用后的表达变化.25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个模拟实验组和4个IPC实验组.每只鼠取右侧胫前肌(AT)和提睾肌(CM)作为正常对照.IPC组挤压0.5,1,和5h,及挤压5h加等待4h,模拟实验组除不挤压外,其他操作均与实验组相同,然后分离左侧AT和CM作为处理后样品.所有样品应用RT-PCR进行NOS mRNA测定.以样品中看家基因2,3-二羟基丙醛-3-磷酸脱氢酶(GAPHD)cDNA为内参,与NOS cDNA 共同扩增.PCR产物电泳条带密度用NIH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并以与正常对照的对比值作为变化比率.结果:在IPC作用0.5、1和5h后,eNOS mRNA显著上升,在AT中分别达到正常对照的1.2,1.8和2.6倍;在CM中分别达到1.2,1.8和2.7倍,而其他NOS,除5hIPC组的nNOS外,总体表现下调.在IPC作用1h加等待4h组中,eNOS mRNA回复至正常对照水平.结论:该结果证实了IPC产生的机械压力至少部分增加了血管壁的剪切压,使内皮细胞增加了NO产物的释放量,导致了挤压部位及远端肌肉的血管扩张和改善了微循环.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经皮肺穿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105例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 观察CT引导经皮肺穿刺高温射频消融治疗105例肺部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方法 CT引导经皮肺穿刺,可扩展锚状电极配合RF-2000仪高温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肺癌81例,肺部转移瘤24例,共计242个肿瘤,每个肿瘤治疗3~8次,持续时间3~337min。结果 完全缓解(CR)率11.1%,部分缓解(PR)率71.1%,轻微疗效(MR)率13.2%,无改变(NC)率4.5%,其中CR+PR率为82. 相似文献
13.
Varieties of gastric surgery have increasingly been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morbid obesity. Generally, however, research
and commentary in this area have related to surgical technique, with weight loss or morbidity being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dependent measur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publication of several papers relating to the effects of surgery in the long-term,
we believe that it is timely for surgeons to examine their criteria for success.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weight loss
is inadequate as a primary criterion for success in this context, and that the value of th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measured
against a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of success. 相似文献
14.
硫色满酮3位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设计、合成硫色满酮3位Mannich碱类化合物,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对氟苯硫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结果共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氟谱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其中化合物3对大部分供试真菌活性强于或相当于对照品克霉唑。结论 硫色满目3位取代Mannich碱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单纯胰岛素为对照,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研究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胰岛素二级结构的变化。方法分别对单纯胰岛素、胰岛素与空白脂质体混合物(样品I)及包裹胰岛素的脂质体(II)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样品I和样品II中胰岛素的FTIR谱图形状与单纯胰岛素相比基本一致,仅α-螺旋百分比略有下降(由36.09%分别下降到31.68%和31.45%),β-折叠百分比略有增加(由47.83%分别增加到53.29%和51.36%)。样品I和样品II中胰岛素的二级结构无明显差别(α-螺旋百分比为31.68%和31.45%,β-折叠百分比为53.29%和51.36%)。结论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胰岛素的二级结构与单纯胰岛素相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 UL14 0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方法 对 4 0株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UL14 0基因全序列的PCR扩增 ,对 12株进行了测序及结果分析。结果 4 0株HCMV UL14 0基因PCR扩增均阳性。测序的 12株HCMV UL14 0开放阅读框架 (ORF)均在Toledo株UL14 0 ORF的第 174位核苷酸处 ,插入一个胞嘧啶核苷酸C ,造成移码突变。与Toledo株相比 ,临床分离株新增了ScAMP磷酸化SPS和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CKP两种重要功能位点 ,且其所位于的氨基酸位点可能是UL14 0蛋白的蛋白质作用位点。结论 临床分离株UL14 0基因的ORF较Toledo株多出 2 31个核苷酸 ,故两者的核苷酸及其编码产物氨基酸序列明显不同。临床分离株存在SPS及CKP两种新的重要功能位点 ,可能在HCMV UL14 0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对多巴胺能PC12细胞的特异性损伤。方法不同浓度的lactacystin(1、5、10、15和20μmol/L)分别处理多巴胺能PC12细胞和胶质瘤U251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50μmol/L的lactacystin处理U251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10、20μmol/L lactacystin处理PC12细胞,W estern B lot检测细胞内多泛素化蛋白含量;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selegiline(500μmol/L)和特异性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剂-αMT(1 mmol/L)提前4 h预处理PC12细胞,再与10μmol/Llactacystin共同作用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 estern B lot检测多泛素化蛋白含量。结果Lactacystin呈剂量依赖性损伤多巴胺能PC12细胞,其对胶质瘤U251细胞无毒性作用,而且其毒性与细胞内多泛素化蛋白生成增加相关。用以增加细胞内多巴胺含量的selegiline和用以减少细胞内多巴胺含量的α-MT都导致lactacystin毒性增强。结论蛋白酶体功能障碍特异性损伤多巴胺能细胞,而其特征性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在其易感性中的作用复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