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吩噻嗪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及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三氟拉嗪(TFP)和吩噻嗪作用于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辐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TFP和吩噻嗪有明显的抑制U-251细胞增殖和提高其放射敏感性的作用,TFP的作用比吩噻嗪更加明显,20μmol/L的TFP可抑制4Gy照射后6h的G2/M阻滞的发生。结论TFP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具有杀伤及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52.
贫铀吸入性肺损伤犬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适用于亚急性贫铀吸入性肺损伤研究的犬模型。方法将26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6)、低剂量组(n=10)和高剂量组(n=10)。3组犬麻醉后经气管插管,行左侧肺灌注,对照组给予0.2ml/kg生理盐水,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浓度(10mg/ml)和高浓度(100mg/ml)贫铀混悬液。记录贫铀灌注后各组犬的生存时间,观察时间截止为贫铀灌注后30d。在灌注后31d,对存活犬行胸部CT检查,处死后取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在30d的观察期内,对照组动物无死亡,低剂量组中1只犬在贫铀灌注后22d死亡,其余犬存活均超过30d;高剂量组所有犬均在30d内死亡,存活时间11.2±8.9(中位值12)d。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9)。低剂量组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主要为肺泡腔内炎细胞渗出、出血及透明膜形成,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间质炎细胞浸润;胸部CT显示左肺片状渗出和实变影。结论采用贫铀混悬液以2mg/kg剂量行单侧肺灌注所建立的犬模型,适合用于进行1个月内亚急性贫铀毒性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香兰素衍生物6-溴异香兰素(BVAN08)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影响、放射增敏作用和相关机制,为开发新的放射增敏抗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MTT法、克隆形成率法检测BVAN08对U-251细胞增殖活性和60Coγ射线敏感性的影响(照射剂量率为2.3 Gy/min);光学显微镜观察BVAN08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自吞噬死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DNA修复蛋白DNA-PKcs的表达变化。结果 6-溴异香兰素BVAN08对U-251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t=1.83~3.07,P<0.05),在10~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和作用时间依赖性,药物作用48和72 h的IC50分别为55.3 和52.7 μmol/L。60 μmol/L BVAN08作用4 h后,U-251细胞产生明显的G2/M期阻滞, 12 h达到峰值,G2/M阻滞达到63.3 %,并开始同时出现细胞凋亡和自吞噬死亡。BVAN08对U-251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而且在照射前12 h给药的增敏效果最好,20 μmol/L浓度对2 Gy照射杀伤U-251细胞的增强比为3.14。Western blot检测表明BVAN08能显著抑制DNA-PKcs的表达。结论 香兰素衍生物BVAN08具有明显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辐射增敏作用、并同时诱发凋亡和自吞噬死亡。BVAN08对U-251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可能与G2/M期阻滞和DNA双链断裂修复关键蛋白DNA-PKcs表达的抑制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54.
背景与目的:了解ERK1/2-Sp1信号通路对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调控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激酶特异抑制剂PD98059抑制ERK1/2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ERK1/2的表达.RNA干扰技术沉默Sp1基因,Mercury信号通路系统检测Sp1的转录活性.RT-PCR检测VEGF和Sp1基因的变化. 结果:ERK1/2激酶的活性几乎可被150μmol/L PD98059完全抑制,ERK1/2激酶活性下调伴随VEGF的表达下降.PD98059下调Sp1转录因子的活性.Sp1基因沉默后VEGF的表达量下调. 结论:在肺癌细胞中存在ERK1/2-Sp1-VEGF信号通路,ERK1/2激酶调控VEGF的表达可能部分依赖于转录因子Sp1的活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尘螨主要变应原组分及性质。方法用SDS—PAGE、Western印迹和LC—MS/MS方法,对屋尘螨和粉尘螨的主要变应原组分进行筛选、分析和鉴定。结果两种尘螨的三个样本均有数条在蛋白大小和含量方面较为独特的条带,其中屋尘螨和粉尘螨抗原间蛋白质构成差别较大,两个粉尘螨样本间蛋白带差别较小。屋尘螨主要变应原大小约为12~15kDa和94~98kDa;粉尘螨主要变应原大小约为49~53kDa和94~98kDa,但其中一粉尘螨样本在49~53kDa和94~98kDa位置却未出现反应带。用LC—MS/MS方法从主要变应原条带中鉴定出屋尘螨变应原蛋白约64个,粉尘螨变应原蛋白约84个。它们包括一些已知的尘螨变应原、酶类、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ribosomal protein、外膜(脂)蛋白、Keratin、Glycine cleavage systemprotein、binding protein、Heatshock protein、regulation protein、hypothetical protein、polpolypmtein和pol protein等蛋白质类别。结论屋尘螨和粉尘螨主要变应原构成及其免疫学反应强度均存在一定区别。针对中国人的尘螨主要变应原可能包括Derp2、Derp14、Dert3,Derf15和Derf17等,上述鉴定的其它蛋白质的一些也可能是潜在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