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68篇
  免费   2651篇
  国内免费   1716篇
耳鼻咽喉   135篇
儿科学   274篇
妇产科学   253篇
基础医学   2428篇
口腔科学   414篇
临床医学   3087篇
内科学   3242篇
皮肤病学   228篇
神经病学   1189篇
特种医学   9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074篇
综合类   4251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868篇
眼科学   583篇
药学   2682篇
  31篇
中国医学   1747篇
肿瘤学   1800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975篇
  2021年   1487篇
  2020年   1172篇
  2019年   1000篇
  2018年   977篇
  2017年   908篇
  2016年   782篇
  2015年   1128篇
  2014年   1412篇
  2013年   1352篇
  2012年   1987篇
  2011年   2142篇
  2010年   1427篇
  2009年   1195篇
  2008年   1357篇
  2007年   1155篇
  2006年   1111篇
  2005年   960篇
  2004年   689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彩色多普勒和磁共振对健康人颅内动脉影像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健康人颅内动脉的检测,初步确定其操作规范及衡量标准。方法正常人200例,按照检查方法分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urDopplerFlowImaging,CDFI)组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组。CDFI组观察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椎动脉(VertebralArtery,VA)各段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相应点的血流束内径。MRA组检测相应血管对应部位的血管内径。结果同一条血管不同位置的血流速率有差异(P<0.05);同名血管相应位置的血流速率左侧略高于右侧,女组高于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相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相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CDFI所测血流束内径较MRA所测血管内径值偏高,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应用CDFI能显示MCA,VA走行,可检测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b)要提高临床脑血管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必须有规范的临床操作和可靠的检测指标。c)对血管内径的测量MRA更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研究密闭液性环境和干燥环境下供皮区创面的愈合过程. 方法 1996年7月~1997年3月以13例成人断层供皮区创面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0岁,创面面积(100~400) cm2,取皮深度中厚,约0.44 mm.同一个创面分为实验组(密闭液性环境)和对照组(干燥环境),采用自身对照法.应用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等方法进行观察. 结果密闭液性环境下创面愈合较快,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较早活跃、且持续时间较长,再血管化和再上皮化均较早和较快发生. 结论密闭液性环境下创面愈合较快,与组织修复细胞较为活跃、再血管化和再上皮化较快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告2例系非甲亢危象及危象前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临床突出的症状是:频繁而又顽固的呕吐,例1导致了Mallory-Weiss征,服他巴唑60小时后呕吐明显缓解,96小时后呕吐完全停止。例2由于呕吐误诊为胃神经官能症,服他巴唑治疗一周后呕吐停止。甲亢性呕吐国内未见报告,本文对呕吐的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4.
黄仁刚  江南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271-1273
目的:探讨近年来败血症病原菌变迁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状况以及影响败血症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的98例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败血症。结果:98例败血症患者血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102株,属社区获得性败血症81例(82.7%),医院获得性17例(17.3%)。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分别占34.3%、60.8%、4.9%。社区获得性败血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败血症以大肠埃希菌、真菌和不动杆菌为主。23抹金葡菌中苯唑西林耐药率39.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31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占90.3%、61.3%和45.2%,但对头孢三代、四代及酶抑制剂耐药率较低(12.9%~19.1%),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菌株。院内感染、血小板下降、血糖升高及休克增加了败血症患者病死率。结论:院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中真菌和不动杆菌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和金葡菌感染首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万古霉素,大肠埃希菌院外败血症可首选头孢三代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相似文献   
45.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探讨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 方法: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 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16名,采用上颌Quad-Helix扩弓的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正后,下颌骨两侧结构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 下颌骨两侧综合长度差亦减小(P<0.01),两侧下颌体长度差明显减小(P<0.01). 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由于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的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6.
A poptosis, 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form of cell suicide, oc- curs in two physiological stages: commitment and execution.[1]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everal Bcl-2 family proteins are located in the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where they control relea…  相似文献   
47.
10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改良式宫腔纱布填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改良式宫腔填塞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我院手术室常规使用大尾纱行子宫下段胎盘附着面出血,填塞压迫止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行子宫下段纱布填塞疗效明显,出血量400~600ml,均未输血,生命体征平稳,无产褥感染和晚期产后出血。结论子宫下段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目前,对中国人抑郁体验的现象学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教科书和国际诊断系统中的描述。而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对情绪痛苦的表达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中国在这方面还缺乏研究。为此,我们采用民俗学方法对广州地区就诊人群的抑郁体验进行了研究。方法在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采用定额取样招募40例有抑郁情绪的患者;问及的合适的病人共43人,只有3人不同意参加。采用开放式深入民俗学访谈了解患者的抑郁体验,即让患者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讲述患病经历。对访谈进行录音,转录为文字并译成英文。对中英文记录分别进行了内容分析。结果除了西方教科书和诊断系统中描述的抑郁症状外,还发现了六个情感体验的类别:本地情感语汇、具身的情绪体验、隐含的忧伤、难以言状的痛苦、情绪不良造成的人际不和谐,以及专注于失眠。结论精神病学教科书和诊断系统中的描述未能涵盖中国抑郁患者对抑郁症状的全部体验。需要进一步研究抑郁体验与生活事件的关联及其在不同文化下的表现方式,这样才能作出与文化相适应的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设计封堵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覆膜内支架。方法 根据食管胃吻合口区的特殊解剖结构和吻合口胸腔瘘的病变特点,设计蘑菇状覆膜内支架。透视下,5例吻合口巨大胸腔瘘患者置入6枚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果 蘑菇状覆膜内支架能有效封堵食管胃吻合口巨大胸腔瘘,解决了进食问题,改善了营养状况。结论 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明显,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