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169篇
内科学   208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437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12篇
  1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4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变应性疾病患者变应原皮试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变应性疾病患者吸人性变应原皮试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变应原浸液对1 434例变应性疾病患者分别进行20种吸人性变应原皮内试验,将4~18岁患者设为儿童组(318例),19~80岁患者设为成人组(1 116例).对两组变应原阳性检出率及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检测出变应性疾病有8种,其中变应性鼻炎患病人数位居第一位(1 130例,78.80%);前9位的变应原分别为:夏秋花粉Ⅰ(51.05%),屋尘(48.81%)、混合吸入变应原(48.61%)、蒿属花粉(46.86%)、尘螨(45.19%)、多价昆虫(36.82%)、春季花粉Ⅰ(33.99%)、豚草花粉(31.24%)、春季花粉Ⅱ(30.68%).变应原皮内试验有一项以上阳性者达1 289例(89.89%).19~40岁患病人数最多(53.91%).不同季度间的皮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青壮年是变应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变应性鼻炎是最常见的变应性疾病,尘螨(屋尘、尘螨)、夏秋花粉(夏秋花粉Ⅰ、蒿属及豚草花粉)是引起变应性疾病最主要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rnor,GIST)的临床特点。方法 1993—2006年收治的21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进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良性8例,恶性3例,低度恶性10例。随访14例,随访时间:0.5~13年,10例转移或局部复发并死亡。结论 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其确诊依赖病理检查。目前,GIST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须依法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职业病防治机构已相继完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下称资质认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下称县级疾控机构)资质认证也已陆续展开,但实际认证工作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s)组织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I)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NMT1、HDAC1蛋白在48例IPMNs和54例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NMT和HDAC1阳性表达率在由正常胰腺导管→1PMA,IPMB→IPMC→PDAc的逐级进展过程中均逐渐升高,二者在IPMNs不同亚型中均有阳性表达.结论:DNMT1和HDAC1高表达是胰腺癌的早期事件,二者的表达水平能够反映IPMNs的恶性进展,但不能作为IPMNs的组织分型标志.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国产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多柔比星治疗经一线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对88例经含铂类药物化疗后进展的NSCLC患者,使用多柔比星40mg/m2静脉冲人,第1天;国产(试验组)或进口(对照组)多西他赛注射液7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21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试验中不预防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疗效及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疗效及毒性,卡式评分评价身体状况变化.结果 88例人组受试者中,81例可评价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CR患者,试验组PR、NC和PD患者分别为7、26和8例,对照组分别为3、26和1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7.1%和7.5%,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0.5%和72.5%.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均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脱发及消化道反应等,未见水纳潴留,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多西他赛注射液可用于含铂类药物化疗后进展的NSCLC的治疗,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术中Tru-cut活检组织学诊断在胰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03年~2006年经术治疗16例腺肿块行术中Tru-cut活检,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16例Tru-cut活检诊断胰腺癌11例,其中2例可疑经再次穿刺确诊,诊断慢性炎症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Tru-cut活检胰腺肿块诊断率为100%,无假阳性.[结论]胰腺肿块术中tru-cut活检对对明确良恶性肿瘤诊断、指导术式选择是较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都很高。脑卒中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60%~70%。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有关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有效的实验及临床报道很多,内容涉及到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现就此问题做一综述,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8.
CCR5和CD30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外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的平衡偏移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1例初发Graves病(GD组),21例桥本甲状腺炎(HT组)和45名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CR5 和CD4 CD30 细胞,以其各自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MFI)作为反映Th1/Th2免疫应答强度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组CD4 CD30 细胞升高(P<0.05),而CCR5 细胞MFI明显减低(P<0.01);HT组CD4 CCR5 和CD4 CD30 细胞均升高(P<0.05)。GD组中CD30 细胞MFI与TRAb浓度正相关,与FT3、FT4、TSH均无相关性。结论:GD的发生可能与Th2优势应答密切相关;Th1和Th2细胞可能共同参与了HT的发病。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氟对机体肌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 ,分析两者间的关联。结果 发现氟接触者较非氟接触者症状、体征明显增多。且以四肢关节痛、末梢感觉异常为主 (P <0 0 1) ;骨胳X线表现以骨密度增高、骨周改变、膜反应为主 ,且显著高于非氟接触者 (P <0 0 1)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上、下肢体感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 (P <0 0 1)。结论 认为职业性氟接触者除骨胳X线的异常表现外 ,神经肌电生理活动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 Hypoglycaemia (blood glucose 1.3–2.5 mmol/1) was induced in thirty diabetic children by reduction of their morning meal. Glucagon, 10 or 20 μg/kg was then given by intramuscular or subcutaneous injection. Ten min later, all signs of hypoglycaemia had disappeared and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by 0.7–3.3 mmol/1. Glucagon plasma concentrations at glucose nadir were low, 23±8 pmol/l, rose to 300±42 ten min after the injection and reached peak values after another ten min. Later, a slow decrease was no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blood glucose or plasma glucagon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after subcutaneous or intramuscular injections of 20 μg/kg. After 10 μg/kg, slightly lower increase of blood glucose was seen, but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equally good. Nausea occurred in four children given 20 μg/kg. The rise of blood glucose did not correlate to the peak glucagon concentration obtained after the injection but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to the lowest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inversely,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insulin in blood at glucose nadir. It is concluded that glucagon injections are effective in hypoglycaemia in insulin-treated diabetic children and that the injection of 10–20 μg/kg gives long-standing supraphysiological concentrations which make repeated injections unnecess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