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9篇
  免费   950篇
  国内免费   543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590篇
口腔科学   137篇
临床医学   1107篇
内科学   755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232篇
特种医学   420篇
外科学   823篇
综合类   296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191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1219篇
  15篇
中国医学   880篇
肿瘤学   34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878篇
  2011年   1026篇
  2010年   949篇
  2009年   787篇
  2008年   771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1年   3篇
  1959年   26篇
  1958年   31篇
  1957年   26篇
  1956年   24篇
  1955年   19篇
  1954年   28篇
  1951年   3篇
  1949年   16篇
  1948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柳州地区儿童皮肤变应原试验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变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患有支气管哮喘和(或)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患儿110例,男性6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5.35±2.62)岁。变态反应性鼻炎28例,支气管哮喘4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变态反应性鼻炎42例。所有对象均选用14种变应原进行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SPT),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结果变应原点刺试验总阳性检出率为75.5%(83/110),粉尘螨74.5%(82/110)、屋尘螨71.8%(79/110)、室内霉菌Ⅱ66.4%(73/110)、干草尘埃23.6%(26/110)、犬毛20.9%(23/110)、猫毛17.3%(19/110)、柳17.3%(19/110)、虾10.9%(12/110)、牛奶10.0%(11/110)、鸡蛋8.2%(9/110)、鲤鱼5.5%(6/110)、牛肉4.5%(5/110)、鸡肉1.8%(2/110)、猪肉1.8%(2/110)。>5岁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5岁组(χ2=15.16,P<0.05),<5岁(含5岁)组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于>5岁组(χ2=12.85,P<0.05)。鼻炎、哮喘、哮喘并鼻炎患儿均以螨类过敏最为常见,不同疾病组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因素是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在柳州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可以通过SPT检查明确过敏原,最常见的变应原是粉尘螨、屋尘螨、动物皮毛类、霉菌及干草尘埃类等。随着年龄增长,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鼻炎、哮喘、哮喘并鼻炎患儿有共同的变应原。研究不同年龄段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特征,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2.
马归液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尿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马归液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尿动力学影响。方法将腺性膀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吡柔比星和马归液膀胱灌注治疗。观察各组的残余尿量(PVR)、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期末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等尿动力学指标。结果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术后3月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各尿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相比较PVR、充盈期末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归液膀胱灌注能改善腺性膀胱炎患者各尿动力学指数,且每周2次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影像融合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伴双下肺静脉共同开口的心房颤动(房颤)的解剖学、电生理学和治疗学特点。方法1381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在消融前接受磁共振血管造影或多排CT扫描,影像融合技术(CartoMerge^TM software)重建左心房和肺静脉。阵发性房颤者进行了触发灶的电生理标测。基本消融策略是在影像融合系统指导下“三环法”肺静脉隔离:两个环分别围绕两个上肺静脉,另一个环围绕双下肺静脉共同开口。结果影像融合系统成功重建1381例左心房和肺静脉并发现有12例(0.8%)为左、右下肺静脉共同开口,这种变异可分为两种形态:没有短共干的Ⅰ型双下肺静脉共同开口和有短共干的Ⅱ型双下肺静脉共同开口。多数阵发性房颤在共同开口内有触发灶。“三环法”肺静脉隔离术成功率83%。结论双下肺静脉共同开口可按有无短共干分为两型。共同开口内可能是阵发性房颤的重要病灶。在影像融合技术指导下进行“三环法”肺静脉隔离的消融策略可能是伴该种肺静脉变异的房颤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纯给予奥沙利铂(L-OHP)+培美曲塞(PEM)化疗方案;实验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薄芝糖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以及外周血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后的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能提高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红景天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对红景天 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RT-PCR法,检测化合物对缺氧状态下乳鼠心肌细胞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从红景天中分得到5个化合物,经鉴定为Rhodiolin(Ⅰ)、德钦红景天苷(Ⅱ)、没食子酸(Ⅲ)、酪醇(Ⅳ)、红景天苷(Ⅴ),化合物Ⅳ,Ⅴ 111.11 μg·ml-1与缺氧对照组相比,可促进HIF-1αt的表达(P<0.01).结论 采用二维核磁共振和质谱的方法确认了化合物Ⅰ的结构.化合物Ⅳ,Ⅴ能够增强心肌细胞HIF-1α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6.
李逸玲  刘国卿  龙燕  何玲  季晖 《药学进展》2007,31(6):259-263
人体褪黑素是一种主要在松果体合成的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主要包括调节生物节律,改善睡眠,以及抗氧化、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等作用。介绍褪黑素的合成、代谢通路及其抗氧化、抗细胞凋亡等神经保护作用。阐述褪黑素的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7.
为了增强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羧基末端的26肽B细胞抗原表位的免疫原性,以大肠杆菌L-门冬酰胺酶II(AnsB)为载体,通过引入2个强的辅助T细胞表位.构建了融合基因AnsB-TTP-PADRE-CETPC,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经过硫酸铵沉淀、DEAE 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最终得到单一电泳条带纯度的目的蛋白.纯化的融合多肽疫苗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可诱导产生高水平持续存在的抗CETP抗体,从而抑制了CETP酶活力,显著抑制了兔主动脉斑粥样硬化斑的形成和发展.该融合蛋白有希望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疫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68.
2-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制备2-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方法以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经硝化、氯化亚锡-盐酸法和水合肼还原法还原、成盐制得目标产物。结果还原收率分别为89.8%和95.3%。结论水合肼还原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好,产物易分离提纯、转化率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9.
龙伟  刘培勋  高静 《医药导报》2008,27(1):23-25
目的 探讨中医传统理论的分子微观意义. 方法 以中医制方理论“君臣佐使”为参照, 对黄连解毒汤药效分子进行功能分群, 引入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 结果经过实验建立的复方分子功能分群标准, 发现黄连解毒汤265个化学成分分子中“君药”分子12个, “臣药”分子152个, “佐药”分子48个, “使药”分子53个. 结论中药复方药效分子之间存在“君臣佐使”的功能分群, 中药复方“君臣佐使”的制方理论具有分子微观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考察环磷腺苷葡胺对儿童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哮喘急性期患儿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2例),另选24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点滴环磷腺苷葡胺2.5~5mg/(kg.次),每日1~2次,连续7d,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各组患儿血浆cAMP、cGMP水平及cAMP/cGMP。结果:哮喘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浆cGMP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cAMP,cAMP/cGMP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的哮喘患儿外周血浆cGMP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cAMP、cAMP/cGMP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对哮喘急性期患儿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纠正cAMP/cGMP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