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3903篇 |
免费 | 36210篇 |
国内免费 | 192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82篇 |
儿科学 | 5261篇 |
妇产科学 | 1977篇 |
基础医学 | 21118篇 |
口腔科学 | 7009篇 |
临床医学 | 39711篇 |
内科学 | 28088篇 |
皮肤病学 | 3803篇 |
神经病学 | 7594篇 |
特种医学 | 1365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27819篇 |
综合类 | 92997篇 |
现状与发展 | 81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39364篇 |
眼科学 | 4091篇 |
药学 | 40963篇 |
553篇 | |
中国医学 | 36607篇 |
肿瘤学 | 152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1篇 |
2024年 | 5242篇 |
2023年 | 6003篇 |
2022年 | 12456篇 |
2021年 | 14928篇 |
2020年 | 12810篇 |
2019年 | 7218篇 |
2018年 | 7595篇 |
2017年 | 9858篇 |
2016年 | 7704篇 |
2015年 | 13489篇 |
2014年 | 16947篇 |
2013年 | 21402篇 |
2012年 | 30456篇 |
2011年 | 32066篇 |
2010年 | 28440篇 |
2009年 | 25474篇 |
2008年 | 26216篇 |
2007年 | 24987篇 |
2006年 | 21993篇 |
2005年 | 17175篇 |
2004年 | 11948篇 |
2003年 | 9895篇 |
2002年 | 7491篇 |
2001年 | 6956篇 |
2000年 | 5000篇 |
1999年 | 1998篇 |
1998年 | 523篇 |
1997年 | 461篇 |
1996年 | 416篇 |
1995年 | 319篇 |
1994年 | 319篇 |
1993年 | 184篇 |
1992年 | 200篇 |
1991年 | 167篇 |
1990年 | 163篇 |
1989年 | 107篇 |
1988年 | 86篇 |
1987年 | 98篇 |
1986年 | 74篇 |
1985年 | 67篇 |
1984年 | 49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31篇 |
1979年 | 16篇 |
1959年 | 25篇 |
1958年 | 28篇 |
1957年 | 27篇 |
1956年 | 17篇 |
1955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女性生长发育高峰期后安氏Ⅱ1类错(牙合)后部牙弓与颌骨宽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生长发育高峰期后女性安氏Ⅱ1类患者存在的后部牙弓及颌骨宽度不调,为安氏Ⅱ1类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30例生长发育高峰期后的女性安氏Ⅱ1类及35例安氏Ⅰ类患者,在模型上测量上下牙弓的宽度并计算宽度差值(PTID),在头颅后前位X线片上测量上颌宽度、鼻宽度及下颌角间宽度,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长发育高峰期后的安氏Ⅱ1类患者均存在着上牙弓及上颌骨的狭窄,其PTID与安氏Ⅰ类患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长发育没有改善安氏Ⅱ1类患者上颌后部牙弓及基骨的狭窄;对于安氏Ⅱ1类患者,早期通过扩大上牙弓的宽度,使下颌自由前伸,有利于Ⅱ类关系的纠正. 相似文献
72.
上颌神经诱发三叉神经皮层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的分支上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与三叉神经其他分支皮层诱发电位的差异。方法 通过刺激 10名健康成人的眶下神经 ,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TSEP)。结果 ①刺激发生 2 0ms左右出现P1,其后N1~N5等 9个波峰依次出现 ;②P3、N3、P4潜伏期稳定 ,N3~N4振幅高且图形规律 ;③上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与下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无明显差异。结论 上颌神经TSEP中高峰电位出现于 110ms的N3P4波 ,波幅 >10 μV ,其潜伏期相对稳定 ,形成上颌神经TSEP的特点 ,早期的P1~N2波幅较低 ,但可以因周围神经的改变而有较大的变化 ;正常上颌神经的TSEP各波潜伏期、图形特点、峰峰电位差与下颌神经TSEP差异不明显。根据图形特点、参数可以作为临床三叉神经上颌支功能状态和病理改变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瘤性成牙骨质细胞和牙周膜细胞克隆体外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对瘤性成牙骨质(CTM)细胞和牙周膜(PDL)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分别观察细胞的钙化形态并检测培养液中骨钙素(OC)的含量。结果:其钙化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弥散型钙化,一种为结节状钙化。PDL组结节状钙化为细胞钙化总数的16%,而CTM组结节样钙化为钙化总数的62%(P<0.01)。两种钙化形式的克隆细胞16d时的OC含量有明显的不同。结论:结节状钙化形式可能是成牙骨质细胞钙化的特有形式之一,这对今后牙周细胞的移植和牙周组织工程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年轻恒牙牙根发育过程中牙髓中Ⅲ型胶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牙根发育不同阶段的人年轻恒牙牙髓中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方法:根据牙根的发育情况,分为牙根刚开始发育、牙根发育中和根尖闭合共3组: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各组牙髓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图像分析显示、3个组的冠髓中心染色强度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以牙根刚开始发育时染色最强,根尖闭合时染色最弱:在牙根刚开始发育组、牙髓中心区染色强于牙髓外层。结论:随着年轻恒牙牙根的逐渐发育,Ⅲ型胶原在牙髓中的表达逐渐减弱,因而可能参与牙根的发育。 相似文献
75.
冠心病和牙周病相互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临床问卷调查及体检,初步探讨牙周病与冠心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齐鲁医院内科患者150例作为观察对象,冠心病组76例,对照组74例,两组均进行相同的病史、血液及牙周病检查。比较两组牙周患病率及牙周健康状况(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齿缺失、牙龈萎缩)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牙周病患病率(53.01%)高于对照组(33.35%),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牙周病与冠心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表面陶瓷化钛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的界面表征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种植体-骨组织界面表征的研究,评价和分析新型表面陶瓷化钛种植体(Bio-Ti implant)的骨结合情况及机制.方法:制作犬下颌牙列部分缺损模型,设计制作相应的钛种植体,经过表面陶瓷化处理后,植入犬下颌骨,分别于3、6、12周处死动物,利用SEM对种植体表面矿物质沉积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分析其元素组成,对种植体-骨组织整体标本纵向界面进行元素线性扫描分析.采用未经表面处理的相同类型纯钛种植体作为对照.结果:Bio-Ti种植体周围新生类骨组织在3周时已有较多沉积,且与种植体结合较牢固,对少部分骨组织脱落处进行电镜观察及元素分析,种植体表面结构发生改建并且ca、P含量明显上升,微孔内及周围可以看到颗粒状类骨质沉积物.线扫描及面扫描结果显示,从骨组织过渡到种植体的微观区域的ca、P元素并未发生突变,提示两者之间磷酸钙成分的互相渗透与结合.结论:新型Bio-Ti表面陶瓷化纯钛种植体可以诱导体内类骨质早期沉积,与骨组织发生紧密结合,并显著缩短骨结合时间.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种植体螺纹的旋转角度和密度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即刻负载的5种种植体三维有限元模型(0.8mm、1.6mm和2.4mm螺距单螺纹种植体以及双螺纹和三螺纹种植体),进行垂直和水平加载,分析5种种植体颈部和根部的相对位移。结果在3种不同螺距的单螺纹种植体中,垂直加载时0.8mm螺距单螺纹种植体颈部和根部的综合相对位移最小(分别为1.600μm和1.199μm),2.4mm螺距单螺纹种植体颈部和根部的综合相对位移最大(分别为2.451μm和2.019μm);在螺纹密度相同、旋转角度不同的3种种植体中,0.8mm螺距单螺纹种植体颈部和根部的综合相对位移最小,三螺纹种植体颈部和根部的综合相对位移最大(分别为1.994μm和1.602μm);在螺纹旋转角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种植体中,双螺纹种植体颈部和根部的综合相对位移(分别为1.913μm和1.495μm)均比1.6mm螺距单螺纹种植体(分别为2.412μm和1.799μm)小,三螺纹种植体颈部和根部的综合相对位移均比2.4mm螺距单螺纹种植体小。结论随着种植体螺纹螺距的增加,种植体对抗垂直载荷的能力减弱;随着种植体螺纹旋转角度的增加,种植体对抗垂直载荷的能力减弱;随着种植体螺纹密度增加,种植体对抗垂直载荷的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78.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idic and neutral 30% hydrogen peroxide (HP) on human tooth enamel in terms of chemical 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surface morphology and tooth colour.Methods
Twenty-seven human dental blocks were obtained from premolar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 = 9): Group acidic HP (30% HP, pH ≈ 3.6), Group neutral HP (30% HP, pH ≈ 7.0) and Group DW (distilled water, pH ≈ 6.8).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TR-FTIR), Raman spectroscop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investigation, microhardness test and colour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ATR-FTIR and Raman spectroscopy were analysed and then the carbonate:mineral ratio (C:M), Raman absolute intensity (RAI), Raman relative intensity (RRI), and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intensity (FI) were obtained for evaluation.Results
The C:M, percentage microhardness and percentage RRI of group acidic H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of group neutral HP (P = 0.02, P = 0.001, P < 0.001, respectively) and group DW (P = 0.01, P = 0.008, P < 0.001, respectively). Whilst group neutral HP and group DW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above terms (P = 0.818, P = 0.528, P = 0.158,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morphological alterations were observed in group acidic HP. Group acidic HP and neutral H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rcentage FI (P = 0.652) and ΔE (P = 0.906).Conclusions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neutral 30% HP had the same efficiency in tooth bleaching and it caused less deleterious effects on enamel than acidic 30% HP. 相似文献79.
目的:观察抗人VEGF单抗E11对小鼠肉瘤S180生长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45只,接种小鼠肉瘤细胞株S180,随机均分为5组。其中3组于接种后1—4、7—11天,分别通过腹腔或瘤周皮下注射抗人VEGF单抗E11100μg、200μg。另以生理盐水及5—Fu注射作阴性及阳性对照组。接种后第14天处死小鼠并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抗人VEGF单抗皮下及腹腔给药均可抑制S180肉瘤的生长,且抗人VEGF单抗200μg/d组抑瘤率均高于5—Fu组;皮下给药组抑瘤率最高,达67.2%。结论: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的抗人VEGF单抗对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抗人VEGF单抗可通过阻断VEGF的作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提示抗人VEGF单抗具有可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多壁纳米碳管增强义齿基托树脂(MWCNTs/PMMA)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性能。方法进行MWCNTs/PMMA复合材料制备,参照ISO7406技术报告相关标准,对MWCNTs/PMMA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进行体内及体外试验.包括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及口腔黏膜刺激试验.评价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性能。结果细胞毒性试验评价级别为1级.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口腔黏膜刺激试验未见异常组织学反应。结论MWCNTs/PMM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