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08篇
  免费   4551篇
  国内免费   2273篇
耳鼻咽喉   543篇
儿科学   589篇
妇产科学   260篇
基础医学   2540篇
口腔科学   732篇
临床医学   5551篇
内科学   3395篇
皮肤病学   406篇
神经病学   882篇
特种医学   1674篇
外科学   3645篇
综合类   12848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5420篇
眼科学   546篇
药学   6022篇
  58篇
中国医学   4908篇
肿瘤学   2005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594篇
  2022年   1466篇
  2021年   1721篇
  2020年   1630篇
  2019年   822篇
  2018年   820篇
  2017年   1229篇
  2016年   875篇
  2015年   1762篇
  2014年   2330篇
  2013年   3095篇
  2012年   4385篇
  2011年   4402篇
  2010年   4121篇
  2009年   3669篇
  2008年   3641篇
  2007年   3538篇
  2006年   3056篇
  2005年   2416篇
  2004年   1871篇
  2003年   1286篇
  2002年   915篇
  2001年   927篇
  2000年   613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7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CRT@bacteria龋病活跃性检测法反映幼儿患龋现状及预测龋病进展状况的作用。方法 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幼儿园104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行口腔检查,连续两年行CRT@bacteria龋病活跃性检测(同时半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和乳杆菌),分别记录患龋率、龋补牙数(dft)和龋补牙面数(dfs)以及CRT-MS/LB等级分度。结果 CRT-MS/LB各度分布状况在两次检测中无显著性差异。CRT-MS/LB各度间患龋率、dft和dfs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与dft、dfs呈高度正相关性。CRT-MS/LB首检各度与1~2年后的dft和dfs增量高度正相关。结论 CRT@ bacteria检测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幼儿患龋现状,在预测龋病进展方面有较好的可信性。与CRT-LB相比,CRT-MS在预测幼儿龋病进展方面更准确、更稳定。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给予全程自我管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6个月的全程自我管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指标合格率、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全程自我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生殖器疱疹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研制有效的生殖器疱疹病毒疫苗是预防和治疗HSV-2感染的关键,文中探讨制备腺病毒介导的HSV-2 gD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 DC)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将HSV-2 gD蛋白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Shuttle-2,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测序鉴定后构建重组腺病毒pAdeno-HSV-2 gD。分离小鼠骨髓DC细胞, pAdeno-HSV-2 gD转染DC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用免疫组化法、RT-PCR、SDS-PAGE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HSV-2 gD的表达情况。结果以HSV-2病毒DNA为模板,采用gD基因引物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产物gD基因同预期的大小一致(1182 bp)。 pAdeno-gD DNA用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10 d,反复冻融获得pAdeno-HSV-2 gD重组腺病毒,活性为4×1010 IU/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成熟DC和腺病毒感染后DC,CD40含量为(74.2±3.9)%、(81.3±3.1)%,CD80含量为(73.9±4.1)%、(80.4±2.9)%,CD86含量为(76.1±5.5)%、(83.7±3.9)%,均较不成熟DC的CD40、CD80、CD86含量[(9.7±0.5)%、(7.5±1.2)%、(5.2±1.1)%]升高(P<0.01)。 pAdeno-HSV-2 gD-DC和细胞因子刺激诱导成熟的DC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明HSV-2 gD能在DC细胞内表达,表达产物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相对分子质量为43000处有外源蛋白表达,与预期蛋白条带一致。结论成功制备了pAdeno-HSV-2 gD-DC疫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芦丁在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MWCNTs/GR)杂化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CVs)、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研究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通过DPV测定曲克芦丁片和中药槐米中芦丁的质量分数。结果在优化条件下,芦丁在MWCNTs/GR/GCE上的氧化峰电流(Ipa)与浓度(c)在0.01~5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4),检测限为4.6 nmol/L(S/N=3)。结论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应用于曲克芦丁片和中药槐米中芦丁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优化茺蔚子中水苏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应用误差反向后传(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茺蔚子水苏碱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与盐酸水苏碱含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再结合遗传算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提取工艺优化参数为:提取时间62 min、乙醇浓度体积分数69%、料液比11倍,网络模型优化结果稍优于正交试验结果。【结论】 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寻优,能较好地实现茺蔚子水苏碱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为解决多维非线性系统的工艺参数优化问题提供崭新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基于拉曼光谱技术,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Fenton’s试剂诱导人精子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建立氧化损伤精子模型,给予肉苁蓉苯乙醇苷(剂量分别为0.1、0.01、0.001μg/mL)保护处理后,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检测分析精子核部DNA的变化情况。【结果】 Fenton’s试剂致使人精子细胞核拉曼光谱的强度和峰位移发生显著变化,给予肉苁蓉苯乙醇苷保护处理后,这种变化被抑制,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对氧化损伤人精子DNA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脑尿钠肽和血清肌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中心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实验组46例,两组均予以卧床休息、吸氧、抗凝、抗心律失常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多巴胺治疗,若升压不理想,病情无好转甚至恶化者改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IABP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血脑纳肽(BNP)、血肌酐(Cr)、血浆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两组住院病死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1)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BNP、Cr、血浆白蛋白、Hs-CRP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BNP、Cr、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提升,但实验组治疗后24h及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血脑BNP、Cr、水平,有效纠正心力衰竭,提高由于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的存活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FTS)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22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即中西医结合FTS组)和对照组(即传统治疗组)各113例。观察2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早,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能促进肠蠕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有效地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针刺少阳经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前后的基因表达谱。【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比较采用经穴(经穴组)和非经非穴(非经非穴组)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各10例)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选取部分基因进行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穴组治疗前后筛选出72个差异基因;非经非穴组治疗前后筛选出110个差异基因。经穴组差异基因涉及的功能包括脑内啡肽酶、 ATP合酶等,与治疗该病的关联性大。但非经非穴组涉及的基因功能广泛且分散,与治疗该病关联性较小,如细胞凋亡、 DNA修复等。 RT-PCR检测了经穴组的ATPAF2、 PTGS2、 TOR3A基因,非经非穴组的ACP2、 AURKA、 ARHGEF11、 CASP8基因,验证了基因芯片数据的可靠性。【结论】本经取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经穴效应在分子水平是多基因作用的综合结果,而非经非穴产生的安慰效应并未找到与之对应的与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相关的靶基因,进一步证明了经穴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P15和ANRIL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57例结、直肠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及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长非编码RNA ANRIL及P15基因表达情况。结果:P15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ANRIL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论:P15和ANRIL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