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7篇
  免费   1141篇
  国内免费   575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680篇
口腔科学   250篇
临床医学   1177篇
内科学   858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300篇
特种医学   3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69篇
综合类   2573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991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1245篇
  18篇
中国医学   1000篇
肿瘤学   569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652篇
  2020年   503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897篇
  2011年   866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632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556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胆管癌是发生于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临床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方法,但是由于发现较晚,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确切.环状RNA是继miRNAs和lncRNAs之后的一类特殊的闭环型的非编码RNA分子,其在肿瘤增殖、侵袭、转移和耐药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上,环状R...  相似文献   
62.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12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2000年8月至2005年12月间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病人年龄15~76岁,肿瘤最大径<10mm 68例、10~20mm 56例、>20mm 2例,伽玛刀治疗剂处方量为15~30Gy、50%~65%等剂量曲线.结果 随访1~6年,肿瘤消失75例,肿瘤缩小28例,肿瘤无变化15例,肿瘤继续增大8例.肿瘤生长控制率93.6%(118/126);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63%(49/78),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为15%,因肿瘤复发或激素水平未恢复再行肿瘤切除术5例.结论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能控制垂体腺瘤肿瘤生长,可恢复垂体内分泌功能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抗癫痫药物磷苯妥英(FOS)、苯妥英(PH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4′-羟苯妥英(4′-HPPH)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盐酸普萘洛尔为内标,血浆样品100μL经20%磷酸酸化后以乙酸乙酯1 mL萃取,提取后氮气吹干,加入流动相100μL复溶,取20μL进样测定。色谱柱采用Agilent RX-C8柱(4.6 mm×250 mm,5μm),柱温:40℃;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23∶17∶60),流速为1.5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10nm。结果血浆内源性杂质和常用合并用药对样品测定无干扰,色谱峰分离良好。FOS、PHT、4′-HPPH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400,0.5~50和0.5~10 mg·L-1,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2.79%~107.90%。各组分的日内、日间RSD均小于8%。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精密性和灵敏性,且操作快速、简便,各组分之间分离良好,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皮肤反应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 E、Ig A、Ig M、Ig G)和嗜酸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一次,共3次。根据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评分情况分为A、B、C、D 4组,A组43例,B组42例,C组39例,D组40例。检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Ig E、Ig A、Ig M、Ig G水平和血EOS计数。结果:除A组外,B、C、D 3组治疗前后各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EO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各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EOS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除血EOS有显著差异外(P<0.05),各种免疫球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D组血清除Ig M及血EOS有显著差异外(P<0.05),Ig E、Ig A、Ig G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有皮肤反应比无皮肤反应更能有效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出现皮肤反应后,随皮肤反应增强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仅有轻度影响。因此适度皮肤反应即可有效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垂体后叶素(Pit)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溶媒组,阳性药对照组,YLSC低、中、高剂量组(1.25,2.50,5.00 mg·kg-1).各组尾静脉给予相应药物后,观察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的变化,伊文思蓝和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双重染色确定心肌缺血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生化标志物MB型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cTnI)和肌红蛋白(MyoG)的含量.结果:YLSC能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大鼠15 s,30 s,1 min,5 min的ST段抬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或P<0.01);同时能剂量依赖性的缩小模型组心肌缺血面积(P<0.05或P<0.01),减少心肌标志物CK-MB,cTnI,MyoG的漏出(P<0.05或P<0.01),改善心肌水肿、出血和炎细胞渗出的状况.结论:YLSC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皮肤反应与疗效之间关系。方法:将所纳入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贴敷药物中除白芥子外,余药相同。A组全部为生白芥子,B组生白芥子、炒白芥子各半,C组全部为炒白芥子。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一次,共3次。观察由不同配比白芥子而引起的皮肤反应以及各组疗效。结果:穴位贴敷后A、B、C3组皮肤反应积分依次降低,3组皮肤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73.33%,3组疗效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生白芥子比例增加3组患者皮肤反应逐渐加重,但并非皮肤反应越强疗效越显著,适度的皮肤反应即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开展模式,分析比较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特点,从相关法律法规制订、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金钱草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金钱草颗粒剂处方中的柴胡、延胡索及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对其主药金钱草中的槲皮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样品中槲皮素在1.8960~30.336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73%,RSD=1.34%。结论用该方法作定性、定量分析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血流波动状态对血小板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血液在剪切率300S-1下流动10秒和在剪切率1000S-1时流动10秒之间交替进行,获得血流波动状态;血液分别保持在剪切率300S-1和1000S-1流动作为稳定血流;并应用单向灌流小室进行灌流,以胶原蛋白Ⅲ作为黏附表面,观察血小板黏附率和形态学变化.结果 血液灌流5分钟后,波动状态下的血小板黏附率比剪切率为300S-1时和1000S-1时明显增高(均P<0.001),黏附血小板的形态成团块状分布.结论 血流波动能够增加血小板对胶原蛋白的黏附功能.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内源性大麻素代谢酶单酰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MAGL)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脑胶质瘤标本23例,其中WHO Ⅰ级1例,WHO Ⅱ级7例,WHO Ⅲ级5例,WHO Ⅳ级10例。对照组8例,均为脑挫裂伤后行内减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LC-MS分别检测各组织标本中MAGL mRNA、MAGL活性的表达。结果 MAGL mRNA、MAGL活性在低级别(WHOⅠ~Ⅱ级)和高级别(WHOⅢ~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脑组织明显降低(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降低,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均P<0.01)。MAGL mRNA的表达水平与MAGL活性呈正相关。结论 MAGL可能参与了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MAGL的表达可评价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