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08篇
  免费   6562篇
  国内免费   4482篇
耳鼻咽喉   751篇
儿科学   822篇
妇产科学   543篇
基础医学   5719篇
口腔科学   954篇
临床医学   7882篇
内科学   7316篇
皮肤病学   589篇
神经病学   2848篇
特种医学   25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7080篇
综合类   15193篇
现状与发展   16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5792篇
眼科学   1309篇
药学   7258篇
  67篇
中国医学   4460篇
肿瘤学   4403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885篇
  2022年   2432篇
  2021年   3050篇
  2020年   2392篇
  2019年   1674篇
  2018年   1951篇
  2017年   2050篇
  2016年   1809篇
  2015年   3006篇
  2014年   3841篇
  2013年   4053篇
  2012年   5788篇
  2011年   6264篇
  2010年   4925篇
  2009年   4208篇
  2008年   4496篇
  2007年   4352篇
  2006年   3931篇
  2005年   3353篇
  2004年   2255篇
  2003年   1852篇
  2002年   1400篇
  2001年   1145篇
  2000年   978篇
  1999年   670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380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0篇
  1974年   10篇
  1972年   6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中SH3GL2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10例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及10例对照组脑组织SH3G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显示,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SH3GL2 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为(102.23±54.68),对照组为(44.59±17.12),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blot分析表明,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的SH3GL2蛋白表达相对水平(229.54±89.82)高于对照组(143.88±59.69),两者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3GL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在无病灶性难治性癫患者脑组织中明显增强,提示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的SH3GL2可能在人类难治性癫的发病机制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种常见的细菌,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的16S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并以标准菌株为对照.结果一对引物扩增产物SSCP图谱各细菌之间难以区别;两对引物扩增产物SSCP图谱条带数目、相对迁移率及条带之间的间距存在明显,可相互区别;3种细菌的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的SSCP图谱完全一致.结论采用针对16SrRNA的通用引物PCR-SSCP技术以标准菌株为对照可方便快捷地检测细菌.  相似文献   
83.
当前,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对使用避孕套的安全性行为极为重视,而对性行为本身是否需要节制则较少言及.以传统文化去规制性行为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同时,有助于产生自律的行动,阻止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在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的雌二醇对不同性质的乳腺组织原代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取乳腺癌患者的各类乳腺组织原代细胞,并用MTT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原代细胞在体外培养下,给予不同浓度雌二醇时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雌激素在体外对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原代细胞有明显的刺激生长作用;对正常乳腺组织细胞的促生长作用相对较弱,而且与肿瘤组织的ER表达情况无关。结论当体内的雌二醇水平≥10μmol/L时,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和复发风险会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预防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随机分成DM组和DM+GSH组,DM+GSH组每天肌肉注射GSH200mg/kg。10周后观察大鼠勃起功能,并获取海绵体组织检测其谷胱甘肽、一氧化氮合酶(NOS)与丙二醛(MDA)水平,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未注射GSH的DM组相比,DM+GSH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勃起功能更好,勃起率分别是20%,62.5%和100%。GSH水平DM+GSH组和C组明显比DM组高,其3组含量每克蛋白分别是(75.83±15.62)、(61.47±8.65)和(35.03±12.29)mg(P<0.05);NOS水平在DM+GSH组每毫克蛋白为(133.9±31.9)U,与正常对照组每毫克蛋白为(142.2±31.2)U相当,但较DM组每毫克蛋白为(58.4±18.9)U高(P<0.05);MDA含量在DM组每毫克蛋白为(3.71±0.62)nmo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DM+GSH组(P<0.05),这两组每毫克蛋白为(2.08±0.34)nmol和(2.44±0.28)nmol;细胞凋亡率在DM组、DM+GSH组和C组的分别是(22.6±3.6)%、(10.8±1.7)%和(7.2±2.1)%(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减少细胞凋亡,对延缓糖尿病性ED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100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4周;对照组100例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动态血压、心脏功能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厄贝沙坦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24h、白昼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血压晨峰也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疗效满意,安全性较高,还可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5月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NIHSS评分
≤5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mTICI≥2b级)、围手术期并发症、90 d良好预后率
(mRS评分≤2分)等。
结果 共纳入13例患者,平均年龄58.7±14.5岁,男性11例(84.6%)。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100%;围
手术期并发症2例,假性动脉瘤1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90 d良好预后率100%。
结论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联合保留自主神经的D3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入选的男性直肠癌患者119例随机分别进行开腹(OS组59例)和腹腔镜(LS组60例)手术,两组病例均采用联合保留自主神经的D3直肠癌根治术.在术前和术后3、6和12个月,分别采用IIEF问卷对男性性功能进行评价,对比两组病例术后性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3次随访结果显示,LS组性功能障碍总发生率分别为23.3%、18.3%和11.6%,OS组分别为32.2%、27.1%和1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D3淋巴清扫联合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制备的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在组织学方面的特性,为其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高碘酸-希夫(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观察组织工程皮肤的组织学特征,包括表皮、真皮及两者的连接结构基底膜。结果制备的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细胞增殖活跃,分层分化良好,厚约150μm,真皮层细胞生长正常,排列有序。PAS染色示真表皮间有均匀红染的条带出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Ⅳ型胶原、Ⅶ型胶原、层黏蛋白反应阳性,在电镜下可见角质形成细胞间大量桥粒,基底层内侧较多半桥粒,与机体皮肤结构相似。结论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组织结构良好,符合新型皮肤替代物在治疗皮肤缺损时的组织学要求。  相似文献   
90.
PURPOSE: Morphine is an effective analgesic, but adverse effects limit its clinical use in higher doses. The non-opioid antitussive, dextromethorphan (DM), can potentiat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morphine and decrease the dose of morphine in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We previously observed that DM increases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morphine in rats. Therefore,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rugs administered at the spinal level to exclude possible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s. As DM has widespread binding sit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uch as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s, sigma receptors and alpha(3)ss(4) nicotinic receptors],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potentiation of morphine antinociception by DM at the spinal level is related to NMDA receptors. METHODS: We used MK-801 as a tool to block the NMDA channel first, and then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rathecal (i.t.) morphine and DM. The tail-flick test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morphine and other drugs in rats. RESULTS: DM (2-20 microg) or MK-801 (5-15 microg) showed no significant antinociceptive effect by themselves.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 of morphine (0.5 microg, i.t.)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DM and reached the maximal potentiation (43.7%-50.4%) at doses of 2 to 10 microg. Pretreatment with MK-801 (5 or 10 microg, i.t.) significantly potentiated morphine antinociception by 49.9% or 38.7%, respectively. When rats were pretreated with MK-801, DM could not further enhance morphine antinociception (45.7% vs 50.5% and 43.3%).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pinal NMDA recep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ffect of DM to potentiate morphine antinocice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