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83篇 |
免费 | 2276篇 |
国内免费 | 11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4篇 |
儿科学 | 328篇 |
妇产科学 | 97篇 |
基础医学 | 1341篇 |
口腔科学 | 383篇 |
临床医学 | 2445篇 |
内科学 | 1935篇 |
皮肤病学 | 184篇 |
神经病学 | 339篇 |
特种医学 | 921篇 |
外科学 | 1779篇 |
综合类 | 5831篇 |
现状与发展 | 11篇 |
预防医学 | 2495篇 |
眼科学 | 181篇 |
药学 | 2384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2233篇 |
肿瘤学 | 9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307篇 |
2023年 | 331篇 |
2022年 | 664篇 |
2021年 | 786篇 |
2020年 | 725篇 |
2019年 | 441篇 |
2018年 | 450篇 |
2017年 | 625篇 |
2016年 | 469篇 |
2015年 | 775篇 |
2014年 | 990篇 |
2013年 | 1256篇 |
2012年 | 1953篇 |
2011年 | 2081篇 |
2010年 | 1883篇 |
2009年 | 1647篇 |
2008年 | 1677篇 |
2007年 | 1509篇 |
2006年 | 1423篇 |
2005年 | 1130篇 |
2004年 | 796篇 |
2003年 | 653篇 |
2002年 | 480篇 |
2001年 | 438篇 |
2000年 | 326篇 |
1999年 | 126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医院2008-2009年急诊病区、神经外科及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内科病区收治的出血量≥20 ml的脑出血217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为30.88%,其中急诊病区31.25%,神经外科及外科重症监护病房36.36%,神经内科23.33%;病情危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H2受体阻滞剂、气管插管及切开的应用及时间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易感因素。结论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H2受体阻滞剂有望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2.
针灸防治SARS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复习,探讨针灸预防和治疗非典型性肺炎的可行性,认为发挥针灸整体调节特点,可以提高患者细胞免疫,修复受损的细胞,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3.
动脉路去白细胞滤器在体外循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常规瓣膜手术患者体外循环 (CPB)中应用动脉路去白细胞滤器的临床使用效果及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30例风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 15例 ,试验组使用动脉路去白细胞滤器LG6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国产动脉过滤器。测定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浆丙二醛 (MDA)、髓过氧化物酶 (MPO)、白介素 - 1β(IL - 1β)和白介素 - 8(IL - 8) ,动脉血气分析。观察两组术前、注射鱼精蛋白后和术后 4h的氧合指数及气道压力。用Swan -ganz导管监测肺血管压力及阻力。结果 白细胞计数 :实验组 -右房 (8.4 7± 2 .0 1)× 10 9/L、左房(7.96± 2 .2 7)× 10 9/L(P >0 .0 5 ) ,对照组右房 (10 .6 9± 2 .4 7)× 10 9/L、左房 (9.6 7± 1.98)× 10 9/L(P <.0 0 1)。血小板和红细胞压积两组无差异。术后肺氧合指数 (PaO2 /FiO2 × 10 0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其它肺参数如肺血管阻力 (PVR)、平均肺动脉压 (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和气道压力等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血浆MDA ,MPO ,IL - 1β和IL - 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PB中应用动脉路去白细胞滤器可暂时减少循环血液中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 ,减少再灌注过程中白细胞的肺内滞留 ,对术后肺功能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温病条辨》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的代表著作,其中蕴含着"认证施治"的独特思想。强调证的客观性,以证为中心,充分发挥医者的积极性去认识证,这也许是中医几千年来传承的临床思维。继承和发扬吴氏"认证施治"的思想,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化和临床疗效的提高。而且,对培养中医高级人才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92例HFMD患儿(病例组)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并与136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例组α-HBDH、CK、CK-MB、LDH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可以较好地判断HFMD患儿的心肌损害程度,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及活化功能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中的变化及谷氨酰胺预处理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Zivin法建立家兔SCIRI模型,动态监测SCIRI及谷氨酰胺预处理时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及活化功能特异指标血浆GMP-140浓度的变化.结果:PAgT及GMP-140浓度在缺血45min逐渐升高,持续至再灌注6h,与Sham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于再灌注12h下降到缺血前水平(P〉0.05);谷氨酰胺预处理后血小板进一步活化,高峰期延迟.结论:血小板处于过度活化状态,聚集功能增强,引起凝血功能亢进,可能是参与了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损伤与修复过程,谷氨酰胺预处理后血小板进一步活化.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克隆并构建PET-28a-GRA1重组表达载体,转化人大肠杆菌E.coli BL21,诱导表达并鉴定,为进一步研究GRA1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保护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编码GRA1的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GRA1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全切与部分切除治疗肾上腺醛固酮腺瘤的围手术期及长期血压预后结果之间有无差别。方法 2004年4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103例肾上腺醛固酮腺瘤患者,其中69例(67%)患者行腹腔镜肾上腺全切术(单侧肾上腺全切组),34例(33%)患者行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术后血压恢复情况及血浆醛固酮、血钾的变化。结果 10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醛固酮、术后血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中位时间为37(9~82)个月的随访期内,单侧肾上腺全切组44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24例患者血压好转,1例患者血压治疗无效;肾上腺部分切除组21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9例患者血压好转,4例患者血压治疗无效。两组间行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上腺部分切除组3例患者在术后血压曾好转,但分别在8个月、1.5年、3年血压重又升高至术前水平,且伴有血浆醛固酮的重新升高。其余100例患者的血钾及血浆醛固酮水平在术后6个月复查时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结论 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治疗醛固酮腺瘤与单侧肾上腺全切术相比在术后激素不足发生率及改善术后血压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但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存在复发的可能,相比之下单侧肾上腺全切术疗效更为确切,因此对于单侧肾上腺腺瘤应选用单侧肾上腺全切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心肌细胞培养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成心肌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骨髓,通过贴壁法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经多次传代后获得较纯的MSCs.用5-氮胞苷(5-aza)进行诱导分化,实验组为在玻片上的5-aza干预的MSCs移入到心肌细胞培养环境中;对照组为5-aza干预的MSCs.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形态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鉴别心肌心肌特异蛋白Desmin和肌钙蛋白Ⅰ(cTnI)表达及其出现时间的早晚.结果:对照组MSCs诱导后10天可见细胞由原来扁平多角形变成长梭形,15天后部分细胞体明显增粗,可见到有些细胞间有融合样情况发生,20天左右类似肌管样细胞出现.而实验组在17天左右可以看到类似心肌管样细胞.免疫组化表明实验组的阳性结果出现的时间比对照组要早.结论:心肌细胞培养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心肌样细胞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生存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结构独特的凋亡抑制蛋白,由于它能抑制各种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参与血管的形成,因此在缺血性卒巾、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