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56篇
  免费   3578篇
  国内免费   2118篇
耳鼻咽喉   290篇
儿科学   428篇
妇产科学   221篇
基础医学   3006篇
口腔科学   762篇
临床医学   4143篇
内科学   3925篇
皮肤病学   326篇
神经病学   1330篇
特种医学   1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071篇
综合类   7686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404篇
眼科学   648篇
药学   3709篇
  49篇
中国医学   2434篇
肿瘤学   2155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1138篇
  2021年   1681篇
  2020年   1285篇
  2019年   877篇
  2018年   961篇
  2017年   1088篇
  2016年   889篇
  2015年   1485篇
  2014年   1966篇
  2013年   1986篇
  2012年   3172篇
  2011年   3306篇
  2010年   2640篇
  2009年   2090篇
  2008年   2390篇
  2007年   2117篇
  2006年   1882篇
  2005年   1646篇
  2004年   1207篇
  2003年   1027篇
  2002年   800篇
  2001年   645篇
  2000年   489篇
  1999年   340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47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唐发宽  华宁  张同欣  钮炜西  陆宏  肖军  唐雪正  王龙 《心脏杂志》2007,19(6):707-708,712
目的观察红细胞膜脂流动性(LFU)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30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偏振技术测定外周血红细胞LFU。结果CHF组红细胞LFU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越差,LFU越低(P<0.05和P<0.01)。结论红细胞LFU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HF程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的疗效.方法 使用美国Summit公司的SVS Apex 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及Moria公司的微型板层角膜切割系统(LSK),对8例9~14岁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进行LASIK手术,术后进行双眼视训练和系统的弱视治疗.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明显提高,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23,术后6个月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65;屈光度明显降低,但平均仍残留 2.81D;8例患者全部建立同时视和融合功能,6例有立体视功能.结论 LASIK治疗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视力,恢复和建立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低剂量辐射全身照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肿瘤基因-放疗方案中的免疫增强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右后肢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荷瘤模型,基因-放疗组中小鼠肿瘤局部注射由多聚乙烯亚胺包裹的pEgr-IL18-B7.1重组质粒,分别接受由2 Gy 局部照射和0.075 Gy 全身照射组合的不同治疗方案,通过3H-TdR标记方法检测小鼠CTL和NK细胞毒活性,ELISA方法检测TNF-α和IFN-γ分泌活性,观察各治疗组对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的作用。结果 在pEgr-IL18-B7.1基因治疗方案中,单次大剂量辐射局部照射后加多次低剂量全身照射与常规多次大剂量辐射局部照射相比,小鼠CTL和NK细胞毒活性显著增强,TNF-α和IFN-γ分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结论 低剂量辐射可以通过促进CTL和NK细胞毒效应,上调TNF-α和IFN-γ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提高肿瘤基因-放疗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44.
无国界医生致力于应对天灾和战祸所引起的人道医疗危机。灾后实时爆发的人道医疗危机包括急性的外科创伤问题和基础医疗系统的破坏导致疫症发生。本文介绍了无国界医生的救援经验以及专业的备灾体系。  相似文献   
45.
鼻咽癌CT灌注成像及其生物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咽癌CT灌注值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肿瘤分期的关系,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9例鼻咽部CT灌注检查中,鼻咽癌组30例,鼻咽癌放疗后组14例,正常鼻咽部5例,测量鼻咽癌和鼻咽黏膜位置的血流量(BF)、最大强化指数(PEI)、峰值到达时间(TTP)及血容量(BV)作为灌注指标,其中16例鼻咽癌活检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CD34单抗染色后,Weidner方法计数MVD。各组灌注值比较行方差分析,CT灌注值、肿瘤分期与MVD之间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49例中1例鼻咽癌灌注检查失败。鼻咽癌组(29例)肿瘤CT灌注值BF为(48.6±16.9)ml·100g^-1·min^-1,PEI为(32.3±7.9)HU,TTP为(17.5±4.9)s,BV为(12.8±4.4)ml·100g^-1;正常对照组(5例)BF、PEI、TTP、BV值分别为(15.9±5.9)ml·100g^-1·min^-1、(12.6±1.3)HU、(22.6±6.9)s、(3.5±0.5)ml·100g^-1;鼻咽癌放疗后组(14例)BF、PEI、TTP、BV值分别为(25.2±7.0)ml·100g^-1·min^-1、(19.8±5.9)HU、(22.6±4.3)s、(6.1±2.4)ml·100g^-1,三组各灌注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相关分析显示,鼻咽癌组(29例)中TNM分期(其中Ⅰ期3例,Ⅱ期9例,Ⅲ期10例,Ⅳ期7例)与PEI和BV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48和0.50),与BF和TTP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和0.22);16例鼻咽癌MVD为(30.8±12.6)个/高倍镜视野,与其BF(51.4±17.0)ml·100g^-1·min^-1、PEI(33.2±9.6)HU和TTP(16.3±4.1)8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85、0.60和0.78),与BV(13.2±5.6)ml·100g^-1弱相关(r=0.48)。结论鼻咽癌有着特征的CT灌注表现,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灌注值可以反映鼻咽癌微血管密度特征,PEI和BV值与鼻咽癌的TNM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脊索瘤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索瘤42例,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脊索瘤23例(54.8%),骶尾部脊索瘤18例(42.9%),外周脊索瘤1例(2.3%)。平片可见颅底及骶尾部溶骨性骨质破坏;CT扫描脊索瘤特征性地表现为斜坡和骶尾部膨胀性软组织肿块伴相应部位广泛溶骨性骨质破坏;MRI扫描对病变范围的显示优于CT。结论脊索瘤有较为典型的好发部位,MRI表现较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47.
48.
强脉冲光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浅表(皮肤)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535nm、580nm强脉冲光治疗皮损,每三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532nm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皮损的治愈率、并发症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三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处瘢痕形成及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强脉冲光(IPLTM)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替牙中期FR Ⅲ型矫治器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型Ⅲ类错牙合患者骨骼、牙齿参数变化。方法 选择15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 ,在替牙中期使用FR Ⅲ型矫治器 ,治疗前、结束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 ,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通过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下颌向后向下旋转 ,前牙可建立正常覆盖覆牙合关系。结论 替牙中晚期 ,FR Ⅲ型矫治器是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型Ⅲ类错牙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
退变性腰椎侧弯(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是继发于腰椎间盘及腰椎骨关节退变的成人脊柱侧弯,较一般典型的腰椎骨性关节炎症状重,同时伴有明显旋转侧弯畸形,常规治疗方法疗效差。2003年9月-2005年9月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结合矫形鞋治疗77例DLS患者,近期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7例中,男29例,女48例;平均年龄56.5岁(45~76岁)。病程平均6个月(2个月~10年)。所有患者均有腰痛及下肢疼痛,同时伴有明显的腰脊柱侧弯,站立、行走疼痛明显,其中48例(82.3%)需要药物控制疼痛,间歇性跛行者26例(33.8%),直腿抬高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