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24篇
  免费   7544篇
  国内免费   5926篇
耳鼻咽喉   708篇
儿科学   1012篇
妇产科学   703篇
基础医学   8162篇
口腔科学   1929篇
临床医学   11566篇
内科学   10356篇
皮肤病学   1085篇
神经病学   3434篇
特种医学   35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9325篇
综合类   19328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12篇
预防医学   7449篇
眼科学   1768篇
药学   9401篇
  98篇
中国医学   5674篇
肿瘤学   6005篇
  2024年   308篇
  2023年   1122篇
  2022年   2901篇
  2021年   4043篇
  2020年   3348篇
  2019年   2402篇
  2018年   2552篇
  2017年   2635篇
  2016年   2271篇
  2015年   3938篇
  2014年   5261篇
  2013年   5429篇
  2012年   7718篇
  2011年   8285篇
  2010年   6558篇
  2009年   5634篇
  2008年   5949篇
  2007年   5549篇
  2006年   5395篇
  2005年   4515篇
  2004年   3002篇
  2003年   2584篇
  2002年   2119篇
  2001年   1524篇
  2000年   1389篇
  1999年   1164篇
  1998年   674篇
  1997年   710篇
  1996年   456篇
  1995年   414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用HI-CI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仪对86例移行细胞癌的核形态,DNA量和AgNoRs颗粒进行了定量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和综合作分级判别分析。分级结果与WHO分级结果对比并分析他们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证明,三种定量方法在膀胱癌分级诊断中都是比较客观而有价值的方法。1级癌的判别效果最好,一致率为90.9%~100%。各种方法分级与WHO一致率以形态定量法较好,为86.0%,AgNoRs为77.9%,DNA为76.7%。对预后估计的价值以AgNoRs法最好,DNA法次之。三种方法综合分级判别可稍提高分级诊断一致率,达88.4%。  相似文献   
62.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症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科1993~2002年间经手术治疗12例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病理特点与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相似。主要表现为乙状结肠肠壁肥厚,部分肌纤维变性。结肠黏膜萎缩,黏膜下充血水肿;肌间神经丛减少,均可见神经节细胞发育幼稚,且数量减少或体积变小,呈固缩或空泡变性。结论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大多有肠神经元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63.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延迟相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 ,探索无创性缺血预处理 (NIPC)延迟心肌保护作用 ,以及核因子κB (NF κB)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 4组 ,Ⅰ组 (I/R组 ) ;Ⅱ组 (NIPC组 ) ;Ⅲ组 (PDTC NIPC组 ) ;Ⅳ组 (PDTC组 )。PDTC为NF κB特异性抑制剂。建立体内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结扎前降支 4 5min ,复灌 30min ,观察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心律失常发生率 ,并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NF κB的值 ;复灌 2h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其中NIPC为I/R前 2 4h采用止血带阻断双下肢血流 5min ,复灌 5min ,反复 3个循环。结果 Ⅱ组心功能恢复优于其它 3组、心梗面积小于其它 3组(P <0 0 5 ,P <0 0 1) ;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其他 3组低 (均P <0 0 5 )。Ⅲ组的各项结果与另外 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Ⅰ和Ⅳ组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可以起到延迟相心肌保护作用 ;NF κB在预处理过程中可以诱导产生心肌保护蛋白 ,但在心肌持续缺血过程中作为一种重要炎症因子可加重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体外研究锤头型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核酶对各自靶RNA分子的切割活性及反应条件。同时观察两反义核酶对瘢痕中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含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的重组质粒(pT-Ⅰ、pT-Ⅲ),经体外^32P标记转录后形成产物靶RNA。同时将含特异性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gⅠ、pT-gⅢ)进行非标记的体外转录,产物(核酶)与各自的^32P-靶RNA按不同的条件混和反应,电泳后放射自显影观察结果。将构建好的核酶以脂质体包裹后导入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内,采用图像分析法观察核酶对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蛋白mRNA合成的影响。结果 两种核酶在37℃、42℃均能有效切割各自的靶RNA,对Mg^2 浓度的要求范围较宽(10~20mmol/L);反应温度从65℃逐渐降至并维持在37℃的条件下核酶切割活性显提高。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胶原蛋白生成降低,胶原生成明显受抑制。结论 针对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的核酶能有效地在体外对靶RNA进行切割并能有效地抑制瘢痕中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待分类的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临床特征。方法 对待分类的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在发病年龄、复发率、阳性家族史、治疗和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在复发率、阳性家族史及治愈率上与前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可能具有同源性,部分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与两者可能不同源。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老年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33例同期手术老年病人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组(观察组)和硬膜外浸润麻醉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自排小便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生活自理时间、术后首次自排小便时间、手术及麻醉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病人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硬膜外麻醉术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67.
巴豆醛(CH3-CH=CHCHO,C4H6O)即丁烯醛,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其化学性质很活泼,对人体危害较大。国外,如美国已经建立了工作场所空气中巴豆醛的检测方法,我国还未建立其标准化检测方法;国内外对巴豆醛的生物检测方法研究很少;本文旨在通过对巴豆醛的全面了解,来探索有效的检测方法。1巴豆醛的理化性质巴豆醛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易燃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性气味。熔点-74℃,沸点104℃,蒸气压19mmHg(20℃),相对密度(d245)0.8495,蒸气相对密度2.41(空气=1);自燃温度232℃,爆炸范围2.1%~15.5%(体积);易溶于水,水中溶解度为181g/…  相似文献   
68.
我院骨科组于1985年5~10月份为4例患下肢高分化低度恶性肿瘤的病人,在化疗的配合下施行肿瘤局部大块切除,吻合血管的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等综合治疗,早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4例病人中有2例患小腿软骨肉瘤,1例小腿脂肪肉瘤和1例髋部纤维肉瘤.背阔肌肌皮瓣较适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大的创面,其大而扁平的肌肉部分几乎能完全覆盖缺损,外形亦常较满意.  相似文献   
69.
Backgroun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TMR) offers clinical benefit is controversial. We hypothesized that TMR ameliorates ischemia by reversing paradoxical catecholamine-induced vasoconstriction. Methods and Results  Chronic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was created in 11 dogs by placing ameroid constrictors on the proximal coronary arteries and their major branches. Six weeks later, 35 channels were created percutaneously in the left circumflex artery region, with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region serving as control. At rest, wall thickening and myocardial blood flow did not change in the treated region, whereas they deteriorated in the control bed. Contractile and myocardial blood flow reserve increased in the treated region but deteriorated in the control region. There was diminished iodine 123 metaiodobenzylguanidine uptake a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noradrenergic nerves in the treated reg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region, with a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in tissue tyrosine hydroxylase activity. Conclusions  We conclude that the absence of a catecholamine-induced reduction in MBF reserve and contractile reserve in the TMR-treated region with associated evidence of neuronal injury indicates that the relief of exercise-induced ischemia after TMR most likely results from reversal of paradoxical catecholamine-induced vasoconstriction. These findings may have implications in selecting patients who would benefit from TMR. Supported in part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R01-HL66034 and K-08-HL074290-01). Bethesda. Md. The radio-labeled microspheres were provided by DuPont Pharmaceuticals, North Billerica. Mass, and the ultrasound equipment was supplied by Philips. Andover, Mass. Dr Leong-Poi was the recipient of a Fellowship Training Grant from the Canadian Institute of Health Research and the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Canada.  相似文献   
70.
不同类型正常乳腺表观扩散系数值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正常乳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探讨ADC值与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EPI)技术,扩散敏感因子(b)值分别为0、500、1000s/mm^2,对62个正常乳腺(包括4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对侧正常乳腺及10名健康志愿者20个乳腺)进行MR扫描及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计算62个正常乳腺分别在不同b值时的ADC值。将62个正常乳腺分为3型,比较3型之间ADC值的差异及不同b值时ADC值的差异。结果 42例乳腺病变患者对侧正常乳腺的DWI及ADC图与组织切片对比,不同类型乳腺组织学结构不同,其DWI及ADC图表现亦有差异。62个正常乳腺分为致密型10个,分叶斑点型42个及退化型10个。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乳腺随b值降低ADC值升高,而退化型乳腺随b值降低ADC值变化不明显。b=1000—0s/mm^2时,致密型、分叶斑点型、退化型乳腺ADC值分别为(1.70±0.37)、(1.93±0.46)、(1.18±0.65)×10^-3mm^2/s,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98,P=0.000)。不同b值时每2种类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67,P=0.147);致密型和退化型之间、分叶斑点型和退化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93、19.128,P值分别为0.029、0.000)。结论 3型正常乳腺ADC值受乳腺组织学结构的影响,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乳腺ADC值受b值高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