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4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255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75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354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668篇
内科学   494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科学   256篇
综合类   1176篇
预防医学   668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65篇
  3篇
中国医学   358篇
肿瘤学   19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69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对姜黄药材中总姜黄素的提取纯化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实验研究,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姜黄素的含量。并对超声辅助提取法做了考察,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声提取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姜黄粉碎成40目,75%的乙醇超声提取,提取时间为60min.,姜黄素的提取得率为4.96%。  相似文献   
6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间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特点及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但好发于年长儿童.表现为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体征少,X线表现多为单侧病变,病变下肺多于上肺,右肺多于左肺,多为不完全节段或大叶实变及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而且婴幼儿也可发生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表现为咳嗽伴喘憋,以不规则发热为主.肺部体征罗音比年长儿多.胸部X线表现多为双下肺小片状密度增高影、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发生肺外脏器受损应用红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可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较重,大多数体征较轻微,X线胸片阴影明显,是本病的特点对有上述表现的肺炎患儿应及时寻找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证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尤其是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可靠,且副作用少.可做为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为抑制膀胱肿瘤的血管生成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9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2的表达,计算机图像光密度分析,根据阳性信号面积/检测总面积的方法,以10%为阳性判断标准,计算阳性率.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CD34进行血管内皮染色,低倍镜下寻找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最密集的部位(“热区“),然后在高倍镜下计数热区内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资料及统计学处理分析以评价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结果 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4.6%(31/48),而9例正常膀胱组织表达阴性,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MMP-2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目、直径、病理分级等无关(P>0.05),而在病理分期之间(Tis~T1与 T2~T4)差别有显著性(P<0.05),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明显高于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MMP-2的表达与MVD成正相关(r=0.592,P<0.05),随着MMP-2表达增加,MVD也增加.结论 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MMP-2与MVD呈正相关,促进了膀胱移行细胞癌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吸烟对p53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影响,研究吸烟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探讨吸烟导致肺癌的发生发展,为临床上吸烟对肺造成损伤的判定及吸烟者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鼠烟雾吸入模型,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肺泡结构等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吸烟各个设定时期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从超低温冷冻肺组织标本中抽提DNA,以PCR-SSCP法检测p53第5~8外显子在吸烟各阶段的突变情况。所得数据采用SAS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程度。结果吸烟可以导致大鼠肺泡腔不规则扩大,肺泡壁变薄或断裂,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肺泡相互融合成肺大泡,伴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p53蛋白表达阳性率随吸烟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p53基因突变率也随吸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并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在吸烟所致肺癌的发生发展中p53基因的突变是早期事件,为通过筛选吸烟者痰液中脱落细胞中的p53基因突变进行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风湿平胶囊对大鼠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风湿平胶囊对大鼠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的干扰和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对风湿平胶囊进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雄鼠从交配前9周至交配成功,雌鼠从交配前2周到妊娠后第8 d,连续经口灌胃给药,每天1次.交配结束后处死雄鼠,进行精子畸形检查及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交配成功的雌鼠于妊娠第20 d解剖,记录胎儿总重、黄体数、着床腺数、吸收胎数、活胎数、死胎数等指标.计算雌雄大鼠交配率及妊娠率.各取一半存活胎鼠进行内脏及骨骼检查.结果:223 mg/kg、304 mg/kg、446 mg/kg、608 mg/kg的风湿平胶囊可导致雄性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发育不良、精子减少及精子畸形等.1216 mg/kg的风湿平胶囊可致雌鼠体重增长缓慢,304 mg/kg以上剂量的风湿平胶囊可降低雌性大鼠妊娠率,608 mg/kg和1216 mg/kg的风湿平胶囊可降低雌鼠黄体数及着床腺数,1216 mg/kg的风湿平胶囊可致胎鼠骨骼发育迟缓.结论:风湿平胶囊可导致雄鼠睾丸生精细胞发育不良、精子减少及精子畸形等,影响雌鼠受精卵着床及引起胎鼠骨骼发育缓慢.  相似文献   
66.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部分位点的多态性改变除导致血浆醛固酮水平发生改变外,还与血糖变化密切相关。作者除对醛固酮传统的水钠滞留导致容量性血压升高外,还参与或介导了血管紧张素Ⅱ的部分靶器官损伤作用,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有关作一综述,并对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治疗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7.
目的方法诱导HepG2细胞产生HGPRT基因突变,将筛选出的HGPRT阴性的HepG2细胞与携带HBV的人原代肝细胞进行融合得杂交细胞,用HAT培养基筛选出异核体杂交细胞,再利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通过核型分析方法鉴定所得细胞。对所得杂交细胞及培养上清液进行HBV DNA和HBsAg、HBeAg的检测。实验同时,用未杂交的HepG2和人原代肝细胞作对照。结果经筛选后,有一杂交细胞株(HepCHLine3)克隆成功。HepCHLine3在形态学上与HGPRT-HepG2细胞相似,能体外传代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示HepCHLine3杂交细胞染色体众数为99条,证明为融合细胞株,含所有来自HepG2和人原代肝细胞的基因数。传代培养的HepCHLine3和其培养上清液用巢式PCR分别可检测到HBV DNA,培养上清液内检测到HBsAg和HBeAg。对照组的HepG2和人原代肝细胞相应结果为阴性。提示该细胞携带并分泌HBV DNA。结论该杂交细胞兼具HepG2细胞体外传代和人原代肝细胞对HBV易感的特性,是一新型杂交细胞系,为进一步建立新型HBV感染细胞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正常人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差异蛋白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固相pH梯度(IPC)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正常人及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总蛋白质;应用双向电泳凝胶分析软件(PDQuest 7.3.1)对2-DE凝胶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m Blot、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验证表达差异蛋白质.结果:正常人及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蛋白2-DE凝胶图谱上分别平均显示896和992个点.有64个蛋白质点表达存在2倍以上的差异.选取9个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成功鉴定出钙结合蛋白S100A4和S100A10两个蛋白质.经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验证这两个蛋白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上调,与上述结果一致,并且发现S100A4在R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分布发生了变化.结论:结合蛋白S100A4和S100A10可能参与RA的发病.S100A4在细胞中的表达易位可能与RA滑膜成纤维细胞表型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受损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锦江区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并进行面对面现场问卷调查,以了解成都市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受损状况;采用χ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成都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的分布特征,探索影响成都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成都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患病率为4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文盲为对照,小学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更低OR=0.369,POR=1.505,P=0.042,≥80岁:OR=3.069,POR=2.159,P=0.003)、吸烟OR=2.388,POR=0.489,P=0.005)。结论 成都市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受损率较高,对文盲、70岁以上者、女性、吸烟者、脑血管疾病者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0.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with maternal tetanus, pattern of presentation and outcome of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9 women were managed with maternal tetanus between 1990 and 2005 from the University College Hospital in Ibadan Nigeria.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all women managed as a case of maternal tetanus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central record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The pattern of pres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the duration of hospital admission, tetanus toxoid immunization, and outcome of care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records of 18 women managed were analyzed. The mean age at presentation was 25.2 ±5.3 years. The patients were mostly single, nulliparous and had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The maternal tetanus cases seen mainly complicated induced abortion while 5 and 2 other cases were due to childbirth complication and leg wound respectively. The portal of entry of the remaining 3 cases could not be ascertained. None of the patient managed had complete immunization schedule.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admission was 11.2 ± 6. 7 d. Five women had intensive care with 3 of them requiring ventilatory support. The case fatality rate was 66. 7%. The only factor tha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urvival was presence of generalized spasm at presentation (P=0.006)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maternal tetanus is a reflection of low quality of health care delivery and lack or inefficient routine immunization coverage in any co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