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26篇 |
免费 | 1239篇 |
国内免费 | 77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3篇 |
儿科学 | 164篇 |
妇产科学 | 63篇 |
基础医学 | 582篇 |
口腔科学 | 203篇 |
临床医学 | 1413篇 |
内科学 | 848篇 |
皮肤病学 | 104篇 |
神经病学 | 257篇 |
特种医学 | 449篇 |
外科学 | 1077篇 |
综合类 | 3027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1313篇 |
眼科学 | 50篇 |
药学 | 1275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1230篇 |
肿瘤学 | 4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58篇 |
2023年 | 196篇 |
2022年 | 383篇 |
2021年 | 421篇 |
2020年 | 407篇 |
2019年 | 186篇 |
2018年 | 207篇 |
2017年 | 299篇 |
2016年 | 204篇 |
2015年 | 386篇 |
2014年 | 523篇 |
2013年 | 655篇 |
2012年 | 1051篇 |
2011年 | 1039篇 |
2010年 | 969篇 |
2009年 | 876篇 |
2008年 | 876篇 |
2007年 | 819篇 |
2006年 | 663篇 |
2005年 | 574篇 |
2004年 | 422篇 |
2003年 | 360篇 |
2002年 | 305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234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臭氧对家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臭氧(O3)对家蝇的生物学效应。方法:用一定浓度的臭氧对家蝇的卵、蛹、成虫作用一定时间,分别观察其成活率及子代的翅脉变异。结果:O3对家蝇卵有致死作用;O3对蛹有一定杀伤作用,使羽化受到明显抑制,羽化时间相对延长;O3对成蝇有一定致死作用,存活的家蝇进行传代,子代F1、F2、F3均出现短翅和翅脉变异,但对于代性别无明显影响。结论:家蝇的卵、蛹、成虫分别用O3处理,产生不同程度生物学效应,可以认为O3对家蝇子代有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溶酶体膜蛋白-2抗体(LAMP-2-antibody)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形成(NETosis)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模式在系统性小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olymorphprepTM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抗LAMP-2抗体刺激中性粒细胞,以及通过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甲苯基碘(DPI)阻断活性氧簇的产生,电镜、免疫荧光观测胞外捕网的形成,激光共聚焦检测自身抗原LAMP-2、PR3、MPO的表达。结果 LAMP-2抗体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NETs形成,自身抗原MPO、PR3及LAMP-2包含在NETs内,抑制NADPH氧化酶的活性可以阻断NETs形成。结论 LAMP-2抗体可能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异常死亡,释放内源性危险信号,激活自身免疫反应等来维持血管炎的恶性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63.
HLA antigen-sharing in couples with repeat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and the birthweight of babies in successful pregnanc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 F Reznikoff-Etievant J C Bonneau D Alcalay B Cavelier C Touré R Lobet A Netter 《America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 (New York, N.Y. : 1989)》1991,25(1):25-27
Previously, several groups reported an increase in HLA antigen-sharing in couples suffering from unexplained repeat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It was felt necessary to find out if HLA sharing could have any effect on children born after a successful pregnancy. The birthweight figures of children of 76 couples with repeat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ly lower birthweight in babies born from those couples, presenting a high incidence of HLA antigen-sharing,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class II antigens. 相似文献
64.
婴幼儿吸气性喉喘鸣病因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婴幼儿吸气性喉喘鸣的发病原因,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于我科就诊的256例吸气性喉喘鸣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56例中,162例(63.3%)为先天性喉气道结构异常,50例(19.5%)为占位性病变,11例(4.3%11/256)为神经性疾病-声带麻痹,33例(12.9%33/256)为获得性病变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结论 喉软骨软化症仍是0~2岁婴儿吸气性喉喘鸣的主要病因,随着月龄增长有自愈的倾向;其他喉部病变也是吸气性喉喘鸣的重要病因。诊断需借助辅助检查,应尽早明确;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接受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y sinus surgery,ESS)的慢性鼻及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or without nasal polyps,CRSwNP/CRSsNP)患者眶内壁陈旧性骨折的出现情况和存在特点,并讨论ESS过程中眶内壁陈旧性骨折的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1月~2010年01月因CRSwNP/CRSsNP接受ESS的一组连续病例中眶内壁陈旧性骨折的出现情况、术前计划和术中所见、术后填塞情况以及术后眶部并发症出现情况等。结果 520例患者中,眶内壁陈旧性骨折出现率2.5%(1 3/520)。鼻窦病变累及范围、眶内容突入情况、额窦引流是否受影响都是决定是否开放受累气房的决定因素。术后近期和远期没有出现眶部并发症。结论眶内壁陈旧性骨折在因CRSwNP/CRSsNP接受ESS的患者中出现并不罕见;作为一个影响ESS疗效的因素,术前应充分评估其对眶内结构、功能和鼻窦引流、特别是额窦引流影响;只要计划充分,在顺利完成手术的前提下,眶内容的损伤程度可以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6.
目的:总结经鼻径路内镜下脂肪压塞技术修补前颅底脑膜脑膨出和脑脊液鼻漏的初步经验。方法:接受经鼻内镜下脂肪压塞技术修补外伤性脑膜脑膨出患者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5例(外伤性1例,自发性4例);对术前和术中定位、手术过程、围手术期症状和随访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前均经螺旋CT和MRI检查,6例术前均初步判定瘘孔位置,术中发现的瘘孔位置与术前影像定位一致;6例脑脊液鼻漏均一次修补成功;术后7d均无发热、无颅内感染征象;术后7d鼻腔填塞碘仿纱条出院,术后3~4周彻底清理鼻腔填充物,术后3、6个月内镜随访显示黏膜上皮化好;术后3年电话随访均无再漏、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脂肪压塞技术是修补前颅底特别是筛顶区域小型硬脑膜瘘孔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7.
目的鉴定Treg细胞中Foxp3相互作用蛋白。方法构建包含SBP和Protein G结合肽的Tags的Foxp3 knock-in转基因小鼠,分选Treg细胞,用亲和磁珠法纯化Foxp3相互作用蛋白复合体,质谱测序鉴定复合体蛋白组分并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和蛋白相互作用的验证。结果流式细胞分选的Treg纯度超过90%;经过亲和磁珠法纯化和质谱分析显示Foxp3有100个以上候选相互作用蛋白伙伴;免疫共沉淀方法初步鉴定部分伙伴蛋白间可相互结合。结论本研究在小鼠体内Treg细胞中初步获得Foxp3候选相互作用蛋白并证实部分蛋白间可相互作用,为这些蛋白对Treg细胞的功能鉴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原发于头颈以外的恶性肿瘤的颈淋巴转移规律,以期对此类疾病进一步认识,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9年1月至200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466例发生颈淋巴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之中的77例原发灶位于头颈以外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分析其发病特点,并按照颈淋巴结LEVEL分区探讨颈淋巴转移区域的特点。结果77例原发于头颈以外的恶性肿瘤病例,原发部位包括肺、胃、食管、乳腺、结肠、纵隔、卵巢、子宫、胰腺、肝脏、肠系膜、肾上腺、直肠。81.8%(63/77)的患者发生LEVELⅤ区颈淋巴转移,其中50例为左侧LEVELⅤ区转移;11.7%(9/77)发生LEVELⅣ区转移;5.2%(4/77)发生LEVELⅢ区转移;1.3%(1/77)发生LEVELⅠ区转移。原发灶位于头颈部以外的病例占各区域全部病例的比例分别为LEVELⅠ区2.1%,LEVELⅢ区3.7%,LEVELⅣ区14.3%,LEVELⅤ区70.8%。发生颈淋巴转移的头颈外恶性肿瘤中,低分化腺癌占51.9%,中分化腺癌占15.6%,低分化鳞癌占11.7%,中分化鳞癌占10.4%,其他组织学类型占10.4%。结论头颈部以外的多个器官的恶性肿瘤均可见颈淋巴转移,其中以肺癌最为常见,胃、食管、乳腺也是常见的原发灶。头颈部以外的恶性肿瘤发生颈淋巴转移的区域集中在LEVELⅤ区,尤其是左侧LEVELⅤ区。且发生于LEVELⅤ区的肿瘤转移病例,原发肿瘤位于头颈部以外的情况多于头颈部肿瘤。发生颈淋巴转移的头颈外恶性肿瘤,分化程度以中.低分化为主。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颈部肿瘤累及大血管的手术中血管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8例颈部肿瘤累及颈动脉患者一期整块切除肿瘤及颈动脉以及颈动脉重建手术的方法、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患者均在颈动脉转流(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下切断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行颈部清扫手术或肿瘤切除术.2例患者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人造血管移植,6例患者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全组患者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2例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再次手术探查发现均有咽瘘发生.结论 采用术中转流、肿瘤连同受累颈动脉整块切除、颈动脉重建的方法治疗累及颈动脉的颈部进展期肿瘤安全有效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移植血管首选自体静脉.应特别注意防止术后感染.对于手术后局部组织广泛切除,移植血管床无软组织填充、血液供应及侧支循环差或已经暴露咽腔者,应采用转移肌皮瓣覆盖.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直立不耐受患儿晕厥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确诊为直立不耐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晕厥事件发生分为晕厥组及非晕厥组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36例直立不耐受患儿中,晕厥组77例(56.62%),非晕厥组59例(43.38%);两组患儿的体质指数、诱因中持久站立比例、伴随症状中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冷汗和面色苍白比例、晕车史、两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及平均血流速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指数偏低,持久站立为诱因,伴随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冷汗和面色苍白,有晕车史,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的直立不耐受患儿容易发生晕厥事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