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对本院123例SARS患者中行CT检查的7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0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以渗出和肺间质纤维样改变为主。肺内片状阴影51例(72.9%)、斑片状浸润或云絮状阴影13例(18.6%)、磨玻璃征3例(4.3%)和结节状阴影3例(4.3%)。病变部位以单侧单叶最多35例(50%),其次为双侧多叶17例(24.3%)和双侧下叶16例(22.7%)。并发胸膜反应7例,肺部继发感染4例,纵隔气肿1例,中毒性心肌炎1例,消化道穿孔1例。 结论:螺旋CT检查是一种敏感的检查方法,能较准确地评估SARS患者肺部病变的演变过程,并能及时发现所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2.
摄影检查中乳腺体内受照剂量的测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摄影中辐射剂量在其乳腺体内的分布情况、受照剂量及增加滤板后乳腺受照剂量的变化。 方法:以石蜡乳腺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摄影检查中乳腺体内的X射线照射剂量。 结果:沿X射线入射方向乳腺体表面吸收剂量最大,随深度增加吸收剂量急剧减小,且大部分辐射能量沉积在乳腺体的上半部,加滤板可减少这部分能量沉积。 结论:分层加权平均更能反映乳腺的实际吸收剂量,同时采用适当厚度的滤板可有效降低乳腺上部的吸收剂量,提高乳腺摄影的利益代价比。  相似文献   
153.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吉林大学一院门诊早期人工流产 (人流组 ) 30例和自然流产 (自流组 ) 30例的血清、绒毛、蜕膜中 5种必需微量元素 (锌、铜、铁、硒、铷 )的含量 ,探讨其正常值范围及其失调与自然流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绒毛中自流组锌、铜、铁和硒含量均明显低于人流组 (P <0 . 0 5、 P <0 . 0 1或 P <0 . 0 0 0 5 ) ,铷的含量却高于人流组 (P <0 . 0 0 1) ;在蜕膜中锌、铜、铁和硒的含量自流组均明显低于人流组(P <0 . 0 0 1或 P <0 . 0 0 0 5 ) ,但锌含量在两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 (P <0 . 2 5 ) ,铷的含量也明显高于人流组 (P<0 . 0 0 1)。在血清中锌、铜、铁和硒的含量人流组明显高于自流组 (P <0 . 0 5 ) ,铷的含量却明显低于自流组 (P <0 . 0 0 1)。提示 ,血清、绒毛和蜕膜中低锌、铜、铁和硒及高铷可能是引起早期流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4.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DM)大鼠脾细胞凋亡和免疫因子的影响,为NAC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及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DM组和NAC+DM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模型,灌胃给予NAC,于给药结束4周末断头处死,分别采用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荧光标记、PI单标记和PE标记TCRαβ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TCRαβ百分数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脾细胞凋亡率、TCRαβ百分数及血清IL-2含量、G0/G1期和G2/M期脾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01),S期脾细胞数和培养上清IL-2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01);DM+NAC组脾细胞凋亡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细胞周期各期细胞数无明显变化。与DM组比较,DM+NAC组脾细胞凋亡率、TCRαβ百分数、血清IL-2含量、G0/G1期和G2/M期脾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01),S期脾细胞数和培养上清IL-2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NAC能降低DM所致的脾细胞凋亡增加,可纠正DM引发的脾细胞周期阻滞,调节DM所致的免疫因子失衡。  相似文献   
155.
目的:观察0.025~0.200 Gy X线低剂量电离辐射后3~24 h小鼠生精细胞线粒体结构、睾丸组织内ATPase和生精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阐明线粒体结构与相关生物学功能改变在调控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透射电镜检测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线粒体结构的改变;蛋白酶法检测ATPase活性的改变;以Fluo-3为探针,流式细胞术检测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结果:0.075 Gy照射后12 h,小鼠精原细胞与精母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嵴断裂;精子细胞核固缩,顶体囊泡结构模糊,核膜结构不清楚,线粒体空泡化。0.025~0.200 Gy照射后12 h,睾丸组织中Na+-K+-ATPase活性较0 Gy照射降低,其中0.050~0.200 Gy较0 Gy显著降低(P< 0.05),Ca2+-ATPase活性均较0 Gy照射显著降低(P< 0.05);生精细胞中[Ca2+]i也具有同样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0.075 Gy照射后,较0 Gy显著降低(P< 0.05)。0.075 Gy照射后3~24 h,睾丸组织中Na+-K+-ATPase活性较0 h均显著降低(P< 0.05);Ca2+-ATPase活性在3 h稍有升高后,6~24 h较0 h均显著降低(P< 0.05);生精细胞中[Ca2+]i也具有相似的时程-效应关系。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够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线粒体结构的改变;同时,其诱导ATPase活性和[Ca2+]i的变化具有剂量-效应与时程-效应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研究辐射诱导的心脏损伤所涉及的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原胶原 和 型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方法 :雌性 Sprague- Dawley大鼠 (12~ 14周龄 ,体重约2 2 5 g)以 0、15、2 0或 2 5 Gy进行单次心脏局部照射。在照射后16个月内的不同时间点 ,用竞争性 PCR方法 (半巢式 )定量TGF-β1m RNA的绝对量 ,用标准的竞争性 PCR法分析对照片段与“看家基因”GAPDH c DNA的比例 ,以评价原胶原 和 型 m RNA水平。结果 :1TGF- β1m RNA水平的改变在照射后早期和晚期不同 ,在 15 Gy照射后 1d急剧升高 ,随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在…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阐明在过氧化氢 (H2 O2 )和电离辐射的作用下 ,DNA损伤的诱导、修复和细胞失活之间的关系。方法 :1CHO- 10 A细胞在α基本培养基加胎牛血清培养 ,指数生长 ,用 3H -胸苷标记 (2 .2× 10 3Bq/ml)。 X线照射细胞 ,剂量率 4Gy/m in。用一定浓度 H2 O2 的培养基经 4℃、30min培养细胞后 ,多次冲洗。2细胞种植于培养皿中 ,8d后经乙醇固定并染色 ,大于 5 0个细胞的群落作为存活者。 3单链断裂 (ssb) :DNA培养液换 5 m l碱性溶液 ,避光 30 min,用2 ml HCl溶液阻止 DNA变性 ;2 ml DNA悬液进行超声波处理 ,再加 1.2 m l的 1%十二烷…  相似文献   
158.
VEGF基因治疗靶向载体的构建及其特异性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KDR启动子介导的VEGF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D2 99 KDRp VEGF1 6 5,并对其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将逆转录病毒载体 3’LTR的U3区缺失 2 99个碱基使其自身启动子失活 ,然后重组pLXSN D2 99 KDRp VEGF1 6 5载体。经PA317细胞包装 ,NIH3T3细胞测定其病毒滴度。用高病毒滴度细胞株产生的病毒上清分别感染ECV30 4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和NIH3T3细胞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经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 :VEGF1 6 5在内皮细胞ECV30 4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NIH3T3细胞。结论 :构建的pLXSN D2 99 KDRp VEGF载体 ,可在内皮组织细胞中特异性地表达VEGF。  相似文献   
159.
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是当前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而寻找其有效的治疗方案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放射治疗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肿瘤临近部位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和某些肿瘤对辐射具有抗性等问题,至今影响其放疗的疗效和应用.根据放射治疗和基因治疗各自的特点,Weichselbaum等[1]提出将两者联合应用,即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设想,其含义是将辐射诱导性基因的调控序列与肿瘤杀伤基因相耦联,转染肿瘤细胞,在对肿瘤实施局部放疗的同时,诱导肿瘤杀伤基因表达的增强,产生辐射和基因表达产物的协同抑瘤作用.该疗法一方面将放疗与基因治疗有机地结合,发挥协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辐射具有靶向性和可控性,实现了对杀伤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2].因此,肿瘤基因放射治疗近年来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仅对Smac及其生物学特性、在肿瘤治疗中应用、联合放疗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对联合放疗的几点体会等方面内容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0.
莪术油对紫外线辐射皮肤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莪术油对中波紫外线所致皮肤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UVB氧化损伤模型(照射30 d,累计28.38 J/cm^2).观察皮肤外观及HE染色后表皮厚度和真皮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变化.酶法检测皮肤匀浆上清液中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①光镜下,UVB照射组和基质空白组照射侧可见表皮增厚,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减少,而对照侧未见此病理变化;莪术油防护组照射侧表皮未见增厚,成纤维细胞数增多,但对照侧成纤维细胞数增多不明显.②UVB照射组和基质空白组照射侧皮肤中MDA含量明显升高,CAT、GSH-Px和SOD活性及T-AOC降低,而对照侧未见明显差异;莪术油防护组照射侧CAT、GSH-Px、SOD活性及T-AOC增强,MDA含量降低,而对照侧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莪术油具有对UVB皮肤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含量及清除体内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