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 探讨75 mGy照射对12周糖尿病(DM)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抗氧化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75 mGy+DM组及DM组,12周末记录其存活率和体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率,应用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及睾丸抗氧化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12周后,DM组大鼠存活率为25%,健康对照组为100%(χ2=15.938, P<0.01);75 mGy+DM组大鼠存活率为56.25%,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糖尿病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亦高于75 mGy+DM组(F=5.496,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清和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及NO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而75 mGy+DM组大鼠血清和睾丸MDA含量显著低于单纯DM组,以睾丸组织中尤为明显(F=10.644,P<0.01);75 mGy照射显著降低了DM组大鼠血清NO含量(F=14.379, P<0.05),同时增加了DM组大鼠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睾丸酮(TS)和促滤泡激素(FSH)含量(F值分别为9.676、43.194和5.282,P<0.05或P<0.01)。结论 低剂量辐射显著降低睾丸组织及血清MDA和NO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TS及FSH含量,可能与其抑制糖尿病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增多所致生精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观察白桦脂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和酒精性肝病(ALD)模型组、白桦脂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益肝灵片)对照组。采用白酒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后,白桦脂醇各剂量组(10、20 和40 mg•kg-1•d-1)灌胃15 d, 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益肝灵片(含水 飞蓟宾100 mg•kg-1•d-1)灌胃15 d后,禁食12 h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血清、肝匀浆中甘油三酯(TG)水平,同时做肝脏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D模型组的大鼠血清ALT、AST、ALP、GGT活性和TG、CHO、LDL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DL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肝组织匀浆TG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索消失,细胞肿胀,呈气球样变,胞质内可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脂滴。中、高剂量白桦脂醇能明显地降低ALD大鼠血清中ALT、AST、ALP、GGT活性和TG、CHO含量,且显著降低血清、肝组织中TG含量,与ALD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高剂量白桦脂醇还能明显地改善由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样变和坏死,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结果类似。结论:高剂量白桦脂醇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节血脂、减少脂肪在肝脏的沉积。  相似文献   
133.
低剂量辐射诱导免疫适应性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低剂量辐射能否诱导免疫适应性应。方法 3HTdR 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CTLL依赖株检测IL2 活性;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淋巴细胞亚组及膜受体表达;PI标记,FCM 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 法测定可溶性白介素2 受体;Fura2 负载,双波长荧光测定法检测细胞内[Ca2+ ]i;传代培养细胞测定细胞倍增时间。结果 低剂量辐射预照射可明显减轻其后大剂量照射对诸多淋巴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结论 低剂量X 射线可诱导多参数免疫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4.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已进入分子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多种疾病与基因的结构或功能改变有关,因而萌生了从基因水平治疗疾病的想法.DNA重组、基因转移、基因克隆和表达等技术的建立和完善,为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与小鼠睾丸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发生以及PERK-CHOP通路激活的相关性。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时程-效应(75 mGy照射后0、3、6、12和24 h)和剂量-效应(0、50、75、100和200 mGy照射后12 h)组,每组动物10只。采用H2O2和MDA试剂盒比色法检测其含量;利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quantitative RT-PCR)检测GRP78、PERK和CHOP mRNA;Western印迹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GRP78、PERK、磷酸化PERK(phosphorylated PERK,pho-PERK)和CHOP蛋白表达。结果:小鼠经75 mGy全身照射后,睾丸组织中H2O2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MDA含量在3和6 h稍有降低,而后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二者在12和24 h较0 h时显著增加(P<0.05,P<0.01);除了GRP78 mRNA(3和24 h)和蛋白表达(6 h)分别在照射后有降低趋势外,GRP78(12 h)、PERK(3、6、12和24 h)和CHOP(12和24 h)的mRNA表达较0 h显著增加(P<0.05,P<0.01),GRP78(12和24 h)、pho-PERK(3、12和24 h)和CHOP(3、6、12和24 h)的蛋白表达也都较0 h显著增加(P<0.05,P<0.01),PERK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规律。小鼠经50~200 mGy全身照射后12 h,睾丸组织中H2O2含量在50~100 mGy照射后随剂量增加而增加,200 mGy照射后则稍有降低,MDA含量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而且H2O2含量(75和100 mGy)和MDA含量(75、100和200 mGy)显著高于0 mGy组(P<0.05,P<0.01);除了GRP78mRNA表达在50和200 mGy照射后有降低趋势外,GRP78(75和100 mGy)、PERK(75、100和200 mGy)和CHOP(50、75、100和200 mGy)的mRNA表达都显著高于0 mGy组(P<0.05,P<0.01),GRP78(100和200 mGy)、pho-PERK(50、100和200 mGy)和CHOP(50、75、100和200 mGy)的蛋白表达也都显著高于0 mGy组(P<0.05,P<0.01),而PERK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规律。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够诱导小鼠睾丸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并且激活PERK-CHOP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36.
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在细胞的发育和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对于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认为电离辐射等因素通过DNA损伤而诱发细胞凋亡可能主要存在3条信号传导途径,即细胞凋亡的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和p53基因依赖的调控途径、本文仅就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现状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菱角纯化物3,4,5-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对肿瘤生长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3.125、6.250、12.500和25.000 mg•L-1)菱角纯化物分别处理细胞后,其凋亡百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G2+M期细胞百分数增高,其中3.125、6.250和12.500 mg•L-1菱角纯化物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期细胞百分数低于对照组,尤其是6.250、12.500和25.000 mg•L-1纯化物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菱角纯化物3,4,5-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G2+M期阻滞引起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目的:研究低剂量X射线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P53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不同低剂量X射线照射后各类生精细胞P53和Bcl-2蛋白表达的剂量及时程效应关系。 结果:低剂量照射后各类生精细胞不同程度表达P53和Bcl-2。P53蛋白表达主要见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前者阳性率高于后者,并且随照射剂量增加而逐渐升高,而精子细胞和精子阳性率较低;Bcl-2蛋白主要表达于精子细胞和精子,并且随照射剂量增加而逐渐降低,而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低。 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各类生精细胞p53和Bcl-2蛋白表达具有一定规律性,两者在生精细胞表达的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体外稳定转染的pEgr-hp53重组质粒联合辐射对人卵巢癌SKOV-3 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阐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pEgr-hp53和pcDNA3.1 体外转染SKOV-3 细胞所表达的SKOV-3-hp53和SKOV-3-vect分别接受0、0.5、2.0和5.0 Gy X射线照射,即8个实验组,通过绘制生长曲线评价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与0 Gy组比较,体外稳定转染的SKOV-3-hp53经不同剂量X射线(0.5、2.0和5.0 Gy)照射后2 d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 或 P<0.01),并随照射剂量的加大和照后时间的延长下降更为明显;与0 Gy组比较,G0/G 1期细胞百分数均明显增高(P<0.001),G2/M期不同程度降低。SKOV-3-hp53照射组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其相应的SKOV-3-vect照射组,0.5 Gy照后4~8 d、2.0 Gy照后2 d和5.0 Gy照后6 d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 或 P<0.01);G0/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P<0.01),G2/M期明显下降(P<0.01)。结论:体外稳定转染的pEgr-hp53联合辐射可使人卵巢癌SKOV-3细胞 周期阻滞于G1期,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电离辐射激活Egr-1启动子,使p53基因表达增强,加强了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0.
<正> 研究采用10GyX线头部照射去肾上腺雄性大鼠动物模型,观察血清LH,FSH和睾丸酮(TS)水平及睾丸cAMP含量变化。其结果证实,去肾上腺雄性大鼠垂体-性腺轴功能低下。经10GyX线头部照射后第1天,血清LH和FSH(P<0.01)水平降低,与正常大鼠头部照射后第1天变化基本一致。但是,照射后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