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患者女,35岁,因"发现甲状旁腺激素增高8 d"于2017年2月16日入院,甲状腺超声示:甲状腺左叶中上稍低回声,考虑腺瘤;~(99m)Tc-MIBI SPECT/CT核素显像:甲状腺左叶上极后方软组织密度结节伴代谢异常活跃,考虑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激素:347.30 pg/mL;钙离子:2.74 mmol/L;入院诊断为  相似文献   
62.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腔镜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根治切除(NSM)加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开展逐渐增多。腔镜手术的入路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是腋窝入路与侧方入路,然而目前对两种入路手术效果的比较研究仍少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对腋窝入路与侧方入路行腔镜NSM加假体重建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腔镜手术入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2016年1月—2022年10月152例行腔镜NSM加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腋窝入路组(78例)与侧方入路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方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腋窝入路组(211.50 min vs. 250.00 min,P<0.001),引流量少于腋窝入路组(300.50 mL vs. 504.50 mL,P<0.001),腋窝入路组行胸肌前假体植入比例明显高于侧方入路组(24.4% vs. 6.8%,P=0.003),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积液、乳头乳晕或皮瓣坏死、包膜挛缩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乳房外形、生活质量情况及术后满意度(腋窝入路:91.0% vs. 侧方入路:9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远处转移、局部复发、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腋窝入路和侧方入路NSM加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两种入路方式均安全有效,美学效果无差异。腋窝入路适合进行胸肌前假体植入,侧方入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利于保留胸肌筋膜,可进行免补片的胸肌后假体植入。  相似文献   
63.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de Melo Gagliato等于2014年第8期《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Clinical impact of delaying initiation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的论著,阐述了乳腺癌术后化疗起始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索BIRC5基因-31G>C(rs9904341)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新发女性乳腺癌患者709例和749例健康对照,提取研究对象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反应(PCR-LDR)对rs990434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1G>C(rs9904341)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结果 病例组中GG、GC、CC基因型分布分别为191(26.9%)、354(49.9%)、164(23.1%);对照组中GG、GC、CC基因型分布分别为184(24.6%)、382(51.0%)、183(24.4%).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66).基于共显性、显性、隐性、等位基因模型,rs9904341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均无显著性关联(P>0.05).在>50岁年龄组和已绝经女性人群,显性模型中显性基因者(GC+CC)相比于GG基因型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效应值分别为:校正OR =0.61,95% CI=0.38 ~0.96,P=0.031以及校正OR=0.63,95% CI=0.42 ~0.95,P=0.029.结论 BIRC5基因-31G> C(rs9904341)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无显著关联,在>50岁年龄组和已绝经女性人群中,C等位基因携带者(CG+CC)较GG基因型者患乳腺癌易感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5.
儿童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 in children或pediatric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泛指发病年龄小于20岁的乳腺癌患者[1],占儿童恶性肿瘤的比例〈1%,占乳腺癌的比例〈0.1%。分泌性乳腺癌(secretory breast carcinoma,SBC)以肿瘤细胞可在胞内和胞外产生丰富的乳汁样、嗜酸性分泌物为显著特征[2-3],占乳腺癌的比例〈0.15%[4-5],但却是儿童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1-2,6-8]。SBC多见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6[9-10],因此,男性SBC较为少见,而男童SBC则更为罕见。笔者以"乳腺肿瘤(breast neoplasm)"、  相似文献   
66.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ASCO)在2011年29卷9期《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发表题为((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ExecutiveSummaryofthe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UpdateontheRoleofBone-ModifyingAgentsinMetastaticBreastCancer))的专题论文,发布了2011年ASCO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共识和指南。这是继ASCO2000年发布双膦酸盐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实践指南并于2003年修订后的最近一次更新。本文就指南的主要更新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7.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hh Organization,WHO)肿瘤组织学和遗传学分类系列——《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第4版)于2012年6月正式出版。相较2003年出版的《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第3版)怛J,新版将乳腺肿瘤单独归为一本,不再与女性生殖道肿瘤合本,内容更为丰富。本文就新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总结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乳腺肿瘤、CTC、微转移为关键词,检索1999-01-2008-11 PubMed、Ovid、Science Direct、Springer、CNKI和维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关于CTC或微转移与乳腺癌预后或辅助治疗疗效关系的文献.共纳入分析43篇文献.结果:初次治疗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CTC≥5个/7.5 mL或Ⅰ~Ⅲ期乳腺癌患者CTC阳性均可提示预后不良;第1个周期化疗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CTC增加到或仍维持在≥5个/7.5 mL提示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辅助治疗期间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TC的变化情况与疗效密切相关;原发肿瘤细胞HER-2阴性而CTCHER-2为阳性的患者仍可获益于Herceptin治疗.结论:检测乳腺癌CTC有助于准确的判断顸后,并为及时评判和监测辅助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有利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方法进行简要总结和评述.方法:以乳腺肿瘤和CTC为关键词,检索1995-01-2010-05 PubMed、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Springer、CNKI和维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关于CTC检测方法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文献39篇.结果:伴随近年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CTC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目前,CTC检测方法多由富集分离和标记鉴定两部分组成.Cell Search系统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是目前最常用的CTC检测方法,前者特异性较好、可获取形态学信息并可计数,后者敏感性更高.结论:CTC检测方法众多,但尚缺乏公认的检测标志和标准的检测流程.进一步提高CTC的检测效率有助于加深对其应用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抑制肿瘤细胞骨保护素(OPG)表达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致其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1Tr法检测对照MDA-MB-231和MDA-MB-231i细胞(OPG表达抑制)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MDA-MB-231细胞和TRAIL作用24h后MDA-MB-231、MDA-MB-231i细胞凋亡率。结果前2组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43.5±2.9小时和45.8±3.6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4%±1.3%、16.1%±1.7%和24.4%±3.3%,每2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1和0.018)。结论抑制乳腺癌细胞OPG表达不影响其增殖能力。TRAIL可以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细胞OPG表达可显著增强TRAIL诱导其凋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