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围术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45例,检测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浆BNP水平。45例患者分为术前心功能Ⅰ级+Ⅱ级11例(A组)、Ⅲ级20例(B组)、Ⅳ级14例(C组);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D组),无并发症36例(E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F组。结果 45例患者术后第1天BNP开始升高,第3天达峰并开始下降,第7天仍高于术前(P<0.05);A、B、C三组BNP呈上升趋势,且显著高于F组(P<0.05);D组BNP明显高于E组(P<0.05)。结论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血浆BNP水平可反映术者心脏功能,对术前评估、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血管手术后血小板的动态变化规律、与血小板减少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血小板减少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1月-2009年9月接受心血管手术的患者99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8例,年龄56.6±12.1(19~85)岁.记录患者术后第1、2、3、5、7、9天时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按治疗结果将99例患者分为正常组(n=66)、感染组(n=23)和死亡组(n=10),分析各组间血小板的变化规律和差异性;按血小板是否减少将99例患者分为血小板减少组(n=51)和非小板减少组(n=48),比较两组间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采用logistic回归对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血小板减少与死亡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血管术后患者血小板于第3天降至最低,之后逐渐上升,感染组和死亡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术后血小板减少组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非血小板减少组(54.9% vs 6.3%,χ2=27.213,P=0.000;19.6% vs 4.2%,χ2=5.535,P=0.019).年龄和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与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显著相关,年龄越大、转流时间越长,术后血小板减少越明显(年龄χ2=7.337,P=0.007,OR=0.943;转流时间χ2=14.666,P=0.000,OR=0.977).术后血小板减少与近期死亡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χ2=4.603,P=0.032,OR=0.178).结论 心血管术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年龄和体外循环转流时间是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而术后血小板减少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鼠体外循环(CPB)术致急性肾损伤时肾脏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P65和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变化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10):Sham组、CPB组和EPO组, Sham组建立CPB模型,不行体外转流,其余2组行体外转流,EPO组于转流前在预充液中加入3 000U/kg的EPO。分别于肝素化后转流前 (T0)和转流结束后(T1)、术后0.5 (T2)、1 (T3)、2 ( T4)和24 h (T5)检测血清肌酐水平, 术后24h取肾脏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 P65和ICAM-1表达。结果 术后CPB组各时间点与sham组比较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CPB组相比,EPO组的肌酐水平明显下降(P<0.05);CPB组肾组织中NF-κB p65及ICAM-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EPO组NF-κB p65及ICAM-1表达水平均低于CPB组(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EPO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质内空泡形成、间质出血明显减轻。结论EPO可抑制大鼠体外循环后肾脏NF-κB P65及ICAM-1表达,从而减轻大鼠体外循环引起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no-touch无创技术获取大隐静脉的血管周围组织(PVT)中是否有脂联素(APN)存在.方法 对1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旁路静脉,分别行HE染色观察带有血管周围组织的旁路血管形态,免疫组化(IHC)及免疫印迹(WB)方法鉴定APN的存在.结果 HE结果显示旁路血管周围组织为脂肪组织,IHC及WB证实PVT源性脂联素的存在.结论 PVT源性血管保护因子APN的存在可能在no-touch技术获取的静脉旁路远期通畅率起着重要潜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常以胸背部疼痛为首发症状,误诊率高,是心血管疾病中最致命的急重症之一.文中分析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浆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8水平,对其早期诊断价值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68例TAD患者入院时血液标本,同期收集40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液标本、选取主诉胸背痛但经相关检查之后未发现有心血管疾病的正常成年人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浆中的MMP-8、D-二聚体水平.结果 TAD患者血浆中MMP-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MI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A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3组中最高(P<0.05).结论 TAD患者血浆MMP-8、D-二聚体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自发性气胸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文中探讨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体型特征。方法回顾分析6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病历资料,通过测量和计算体重指数(body m ass index,BM I)、胸廓纵横径比值(thorax aspectratio,TAR),以50例正常健康为对照。结果气胸组BM I均值17.18±0.48,而对照组BM I均值22.37±0.52,2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气胸组TAR的均值为0.31±0.03,而对照组TAR的均值为0.40±0.08,2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具有瘦长体型、胸廓扁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OPCAB)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炎症介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择期CABG和OPCAB的患者各18例,CABG组在麻醉插管前(T0)?CPB开始后15 min(T1)?CPB结束时(T2)?CPB结束后2 h(T3)和6 h(T4)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标本,OPCAB在麻醉插管前(T0)?前降支吻合完成时(T1)?所有吻合完成时(T2)?吻合完成后2 h(T3)和6 h(T4)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MMP-9及炎症介质TNF-α和IL-8的含量?结果:CABG组MMP-9和TNF-α?IL-8的释放较OPCAB组明显升高(P < 0.01);CABG组MMP-9?TNF-α和IL-8在体外循环结束时达到最高峰值,与CPB前相比P < 0.01,之后呈下降趋势,而且MMP-9的升高与TNF-α和IL-8升高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和0.56);OPCAB组中三者呈持续低水平上升?结论:体外循环过程可引起血清MMP-9释放增加,炎症介质TNF-α和IL-8可能对MMP-9的释放起诱导和放大作用,血清MMP-9释放可能参与体外循环术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褪黑素对大鼠体外循环术后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大鼠术前给予外源性褪黑素对于术后肝脏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手术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伪手术组行类似操作,但不实施CPB。其余3组建立CPB,最大流量[≥100mL/(kg·min)]转流60min。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于转流前在预充液中加入10、20mg/kg的褪黑素。实验过程中记录血压和心率变化,并于转流前全身肝素化后(术前)和转流结束后(术后)进行血气分析。术后24h取肝脏组织,测定丙二醛(MDA)、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量或活性。结果:CPB后大鼠血压和心率较术前有改变,但仍在可接受范围。血气分析结果提示,手术组术后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pH值、红细胞压积降低较多,余无显著变化。手术组肝脏MDA浓度,tNOS和iNOS活性较伪手术组上升,而GSH浓度,SOD、CAT、GSSG-R、GST、GSH-Px活性的变化则相反。与此同时,在使用褪黑素的两组中,这些指标的变化被明显逆转。结论:褪黑素能有效的抑制CPB后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组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