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直肠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表达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2例直肠癌组织中P-gp表达情况,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Duke’s分期)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DR1表达产物P—gp的阳性表达与直肠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预后有关。P—gp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43.2%,P-gp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7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4。结论:直肠癌组织MDR1的阳性表达具有先天耐药性,这是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并影响生存率,癌组织中P-gp高表达音较阴性表达音预后差。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表达产物P- 糖蛋白(P gly coprotein,P -gp)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2例直肠癌组织中P-gp表达情况,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Duke’s分期)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DR1 表达产物P- gp的阳性表达与直肠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预后有关。P- gp高表达者5 年生存率为43. 2%, P gp阴性表达者5 年生存率为71. 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4 4。结论:直肠癌组织MDR1的阳性表达具有先天耐药性,这是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并影响生存率,癌组织中P -gp高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63.
陈彬  黄文河 《西部医学》2011,23(1):197-198
第七讲 多元容许区间-H值法 多元容许区间-H值法(Multivariate tolerance regions with H value),又称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  相似文献   
64.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12例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免疫组化检查证实ER、PR和HER2/neu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144例(20.2%)。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生存预后等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本组病例中有20.2%(144/712)为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无明显关系。截至2009年10月31日,14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2~147个月),有57例患者出现复发及转移,38例已死亡。三阴性乳腺癌组局部复发率及骨、脑转移发生率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组患者相比并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肺、肝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2、5、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1%%、58.2%和53.7%,总生存率分别为80.8%、66.5%和55.2%。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所有原发性乳腺癌中1/5。这些患者以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容易发生内脏转移及总生存率低为主要特点,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无明显关系。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容易出现肺转移和肝转移可能与该器官表达某些特异性受体有关,也可能是导致三阴性乳腺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6岁。因左中上腹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18d于1998年4月6日入院。体检:营养中等,发育正常,自动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软,未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左中上腹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左中上腹可...  相似文献   
66.
高龄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是伴发病多,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我院自1990-1998年4月共收治高龄结肠直肠癌35例,占同期大肠癌病人的12.1%(35/298)。现将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70-86岁,平均72.8岁。肿瘤部位:直肠23例,其中下段18例,中段4例,上段1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1例,升结肠5例。组织学分类:腺癌32例,其中高分化12例,中分化18例,低分化2例;粘液腺癌2例;类癌1例。DukeS分期:A期1例,B期19例,C期9例,D期6例。伴发病: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2例,胆囊炎2例…  相似文献   
67.
总结了大肠癌行肠吻合术145例,术后吻合口瘘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吻合口瘘发生率 4. 12%,保守治疗 3例,手术治疗 3例,治愈 5例,死亡 1例。结论:做好术前肠道准备,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可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加强全身营养和建立通畅有效的引流是吻合口瘘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光学分子影像是利用生物体自发荧光和荧光素酶的探针对分子和分子作用途径监测的一种无创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即时性、高敏感性、成像价格低的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常用的光学分子影像研究的荧光探针主要有内源性的荧光素酶、外源性的绿色荧光蛋白及近红外荧光染料等。外科手术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如何在手术中实时动态检测前哨淋巴结、确定肿瘤浸润和转移范围、判定肿瘤切缘是否安全及保护神经等功能是肿瘤外科医生面临的临床挑战。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正在逐步应用到以上领域,期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最终可以使恶性肿瘤被精准切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导航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