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行根治性手术的2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临床病理状态的关系。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1·2%(107/260)。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性别无关(2=0·007,P=0·934),和年龄(2=5·011,P=0·025)、肿瘤大小(2=8·281,P=0·016)、肿瘤侵犯肠管周径(2=6·084,P=0·014)、大体类型(2=55·797,P=0·000)、肿瘤浸润程度(2=13·076,P=0·004)以及组织学分型(2=23·158,P=0·000)有关;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大体类型(OR=6·385)、组织学分型(OR=6·108)和浸润程度(OR=5·831);其危险程度大小为: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型>浸润程度,危险性最高为大体类型。结论低位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肠管周径、大体类型、肿瘤浸润程度以及组织学分型,其中大体类型的危险性最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思他宁在不能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将6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所致肠梗阻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和思他宁治疗组32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思他宁(每天6mg静脉滴注,维持24h)3~12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缓解率分别为84.4%、57.6%(P<0.05);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比率分别为62.1%、25.0%(P<0.01);胃肠平均减压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16±158)ml/d、(522±184)ml/d(P<0.001),81.3%的患者腹部平片显示肠管积气积液减少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KPS分值分别为57±7、45±9(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思他宁治疗胃肠道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大肠癌肝转移癌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发生率高 ,如何处理肝转移癌直接影响原发癌的治疗效果。关于转移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包括肝脏局部切除或半肝切除 ,非手术疗法包括 B超或 CT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 ,肝动静脉置化疗泵栓塞化疗等治疗。手术疗法是治疗肝转移癌最有效的方法。本组1993年 - 2 0 0 0年治疗 36例大肠癌肝转移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6例 ,年龄 30岁~ 74岁 ,平均 47.6岁。其中2 4例属同时性肝转移 ,2 0例术前 B超或CT检查发现 ,4例术中探查发现。 12例为异时性肝转移 ,在原发癌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对病人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影响。方法 随访1995年1月至2005年6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外科手术治疗286例低位直肠癌,对保肛手术(SPO)与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指标、存活率和局部复发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保肛手术组160例,术后局部复发率10%,生存期24.4个月,5年存活率为61.6%;经腹会阴切除术(APR)组126例,术后局部复发率13.5%,生存期33,2个月,5年存活率为68.8%,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22)。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3)。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不影响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的生存和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25.
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冶的16例异源性双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16例患者年龄36~77岁,中位年龄54岁。第一原发癌分别为食管癌4例,直肠癌、鼻咽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各2例,胃窦癌、结肠癌、贲门癌和右肺癌各1例;Ⅰ期1例,Ⅱ期5例,Ⅲ期9例,Ⅳ期1例。第二原发癌分别为直肠癌8例,结肠癌4例,胃窦癌2例,十二指肠癌和右乳腺癌各1例;Ⅰ期2例,Ⅱ期10例,Ⅲ期4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异源性双原发癌患者的第二原发癌比第一原发癌检出时间提前,两者发生的时间间隔越长,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大肝癌有效切除合理手术方式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80例大肝癌患者术前多项因素综合判定肝储备能力,将患者分为4组,Ⅰ组为可切除组,行逆行肝切除结合置泵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Ⅱ组为可切除组,于项目之前完成的常规肝切除结合置泵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Ⅲ组为不能切除组,采用开腹射频消融结合置泵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Ⅳ组为不愿开腹手术,行介入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每组20例患者。结果:Ⅰ组1年内生存15例,死亡5例,1年生存率75%;3年内生存8例,死亡12例,3年生存率40%。Ⅱ组1年内生存13例,死亡7例,1年生存率65%;3年内生存4例,死亡16例,3年生存率20%。Ⅲ组1年内生存8例,死亡12例,1年生存率40%;3年内无生存病例。Ⅳ组1年内生存仅2例,死亡18例,1年生存率10%;3年内无生存病例。结论:(1)逆行肝切除术等综合治疗大肝癌较常规手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2)对于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射频消融结合置泵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大肝癌较其他综合治疗方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25例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定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表型,并对2组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和生存分析。结果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分别占12.29%及24.96%;三阴性乳腺癌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占18.4%,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组的5.5%(P=0.001);组织学分级3级者占54.0%,也高于HER-2过表达组42.0%(P=0.01);三阴性乳腺癌(74.7%)较HER-2过表达乳腺癌(64.6%)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45);在2年内复发、转移及脑转移(分别为25.3%及8.0%)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乳腺癌(分别为8.8%和2.2%)(P〈0.05),其5年无病生存率(55.6%)明显低于HER-2过表达乳腺癌(69.8%)(P=0.041)。2组在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病理类型、辅助放化疗、肝柿骨转移比例和总生存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更多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肿瘤恶性度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和脑转移,无病生存期更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机体雄激素受体水平表达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组织学标本的采集与染色处理,并统计比较其临床基本资料.统计AR的阳性表达情况、A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生存率.结果 50例患者中雄激素受体(AR)阳性表达显示...  相似文献   
29.
30.
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癌保肛手术60例,结果;全组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1例,无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5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例,结论:应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