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的冷冻保存建立简便,经济且有效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采用6.25%二甲基亚砜(DMSO)加7.5%右旋糖酐(DEX)为冷冻保护剂,将2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干细胞动员,采集获取的PBSC浓集液与细胞冻存液混合,不同程控降温而直接将分装后的混悬液和小样本保存于-80℃冰箱中。于冻存前和冻存后1周,1个,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取样分析,检测细胞回收率和台盼蓝拒梁率。结果 冻存1周和1个月其细胞回收率和存活率无明显差别(P>0.05),冻存至3个月时细胞活性及CD34^ 细胞回收率明显降低(P<0.01),但不随同存期延长而进行性下降。19例移植患者输注保存后的PBSC均获得造血重建。结论 非程控-80℃冷冻技术是一种简便,经济和有效的造血干细胞冻存方法,且能很好地保存PBSC的造血潜能。  相似文献   
2.
冯洒然  黄一虹 《临床荟萃》2008,23(2):142-14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从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的一种螺旋样细菌,自此揭开了人类研究Hp与胃肠疾病关系的序幕,彻底改变了很多胃肠道疾病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背景: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7,CCR7)是树突状细胞从外周迁移至淋巴系统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启动和调节者,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不表达CCR7,因此利用携带CCR7基因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以更好地诱导免疫耐受。目的:构建携带小鼠CCR7基因的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扩增小鼠CCR7基因并克隆至pCR-Blunt载体。将CCR7DNA片段及IRES-GFP连入慢病毒转移质粒LV-Lac,生成重组慢病毒质粒LV-CCR7。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慢病毒系统3质粒(重组慢病毒质粒LV-CCR7、包装质粒ΔNRF及包膜质粒pVSVG)共转染包装慢病毒,重组慢病毒感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流式细胞术鉴定CCR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扩增出小鼠CCR7DNA片段并克隆至pCR-Blunt载体,亚克隆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LV-CCR7,经3质粒包装系统感染293FT细胞后,24h于荧光显微镜下均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阳性表达,病毒滴度为108U/L以上,获得携带CCR7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慢病毒颗粒可有效感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荧光显微镜可见大量GFP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达50%,流式细胞术检测到CCR7蛋白表达,LV-CCR7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仍保持在未成熟状态。结果证实,实验成功构建携带小鼠CCR7基因绿色荧光慢病毒载体LV-CCR7,并可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4.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是介导树突状细胞成熟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与其结合可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维持树突状细胞于不成熟状态,诱导免疫耐受.目的:构建含有人sTNFR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其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出sTNFR1基因片段,亚克隆至慢病毒转移质粒pXZ208,通过IRES连接eGFP报告基因,建立双顺反子慢病毒转移质粒,命名为pXZ9-sTNFR1,DNA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转染293 FT细胞,根据报告基因eGFP测定病毒滴度.采用小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体外培养扩增C57BL/6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培养第5天,以pXZ9-sTNFRl重组慢病毒上清感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RT-PCR检测感染后sTNFRl转录,Westernblot法检测sTNFR1蛋白表达,观察sTNFR1基因修饰及脂多糖刺激后树突状细胞的表型特征.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XZ9-sTNFR1,转染293 FT细胞24 h后观察到eGFP表达,病毒滴度在10~6U/L以上.RT-PCR显示pXZ9-sTNFR1感染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sTNFR1呈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到sTNFR1蛋白存在于感染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培养上清中.培养第5天的树突状细胞低表达CD40、CD86、CD80和MHCⅡ类分子,脂多糖刺激后,高表达MHCⅡ类分子和CD40、CD80、CD86分子,显示出成熟型树突状细胞表型特征,sTNFR修饰的树突状细胞MHC Ⅱ类分子和CD40、CD80、CD86分子表达水平无变化.提示:①成功构建了负载sTNFR1基因片段及含eGFP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获得了高滴度的重组慢病毒颗粒.②经慢病毒高效转导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sTNFR1 mRNA及蛋白稳定地表达,可以保护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不被外源性脂多糖刺激活化,维持树突状细胞于非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五年制医学生诊断学学习成绩与毕业临床综合能力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学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2007届~2011届医学生诊断学学习成绩与毕业临床技能考试和临床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毕业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与诊断学成绩明显相关(P<0.01),毕业临床理论考试成绩与诊断学成绩无明显相关性(P>0.05).诊断学成绩位于高分组和低分组的排名情况与毕业临床技能考试成绩的排名较为一致.结论 诊断学学习在医学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占据重要地位,应当进一步深化诊断学教学改革,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系统有效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免疫调节和白细胞免疫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白细胞免疫指标变化,对两者相互关系及化学治疗前后变化作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红细胞CR1活性下降,CR1抑制因子增高,CR1促进因子降低;化疗后缓解者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未缓解者恢复不明显;白细胞CD3、CD4、CD8、CD19比正常低。结论急性白血病红细胞与白细胞免疫的研究对加深急性白血病时免疫功能的认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诊断学虚拟实验室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应用语义识别、TTS发音、动态图形识别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构建了一个仿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诊断思维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创新性、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用于训练和培养医学生、研究生和青年医师,在增强诊断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8例近期疗效观察黄一虹,孙海英,徐开林,鹿群先,潘秀英本文以三尖杉酯碱(Har)和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我院自1989年2月致...  相似文献   
9.
改革实验诊断学教学适应临床发展需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多年不变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使实验诊断教学更好地符合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目标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和经费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分析了实验诊断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应以临床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改革思路。改革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优化教师素质,把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改为演示性、分析性教学等先行改革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我科收治1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M2a)患者,持续完全缓解(CR)11月,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失败后行HLA半相合混合骨髓移植(MBMT),移植后短期复发,经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2),后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DLI后20天白血病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