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与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应用PCR-RFLP技术,分别对我国179名汉族和112名蒙古族健康绝经后妇女的VDR基因型进行分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汉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5%和50%,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和4.46%,汉族与蒙古族之间VDR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 我国汉族与蒙古族之间VDR基因型多态性具有种族差异性,这种种族差异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我国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妇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分布,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为从VDR基因水平研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55例维吾尔族、179例汉族健康妇女进行VDR基因检测.结果维吾尔族55例中bb型40例(72.72%),Bb型12例(21.81%),BB型3例(5.45%),汉族179例,bb型162例(90.50%),Bb型17例(9.50%),未见BB型.结论中国维吾尔族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汉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3.
背景:积极探索结肠癌相关基因及抑癌基因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人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个重要的促炎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对肿瘤的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期建立的制备方法,用APA微囊分别包裹人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APA微囊化0/29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结肠癌(Lovo)细胞,配制成所需浓度的细胞悬液,接种24孔板培养,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稳定转染的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即分为5个实验组,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阴性组为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阳性组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MTT法检测490nm吸光度;通过对人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观察对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中,加入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而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在24,48,72h的A值低于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P〈0.05),提示APA微囊化人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所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对结肠癌细胞有增殖抑制效应,均呈现出良好的数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4.
我国四种民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与骨密度和骨量密切相关。但是它在不同人群和种族中的分布仍有差异。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度多态性技术,分别对我国179名汉族、122名维吾尔族、63名哈萨克族和112名蒙古族健康绝经后妇女的VDR基因型进行分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5%、69.67%、38.1%和50%,上述四种民族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1%、6.35%和4.46%,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之间VDR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哈萨克族与欧美人种比较,VDR基因型相差不显著。结论 我国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之间VDR基因型多态性具有种族差异性,这种种族差异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目的构建永生化正常成人肝细胞为生物型人工肝提供安全有效的人肝细胞源。方法转染包装细胞,获得逆转录病毒;将该病毒感染正常成人肝细胞HL-7702;更昔洛韦毒性实验检测转染后肝细胞内HSV-tk基因;RT-PCR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内SV40T的mRNA;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转染后细胞内SV40T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更昔洛韦检测转染后的肝细胞存活良好,而转染前的肝细胞死亡。RT-PCR法显示转染后的肝细胞内存在SV40T mRNA;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转染后肝细胞内存在SV40T蛋白。结论转染后的正常成人肝细胞中含有SV40T和HSV-tk基因,并表达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36.
医用远红外热像是一门新兴的无辐射、非侵袭、低费用的功能影像学技术,它利用人体可向外界发射出红外热辐射信号的特征,经采集后,以伪色彩显示温度值,快速检测和定位皮肤温度增高或降低,进而分析相关疾病,对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Chiari畸形I型(ChiarimalformationtypeI,CMI)合并脊髓空洞患者的远红外热像规律,分析其在该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方法我院诊断出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31例,暴露检查部位,应用ATIR-M301B非制冷焦平面远红外热像仪,采取不同部位远红外热图,测量远红外热像图中同部位两侧的温度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检测部位的远红外热像显示,双下肢远红外热像图呈左右不对称分布,主要呈缺血性改变。肌肉萎缩的下肢呈低温改变,腰骶部脂肪沉积的呈低温改变;足部溃疡处呈高温改变;既往曾行手术的瘢痕处呈高温改变。红外热像检查结果与患者主诉和主要异常体征检查基本一致。结论远红外热像检查能较好的反映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身体相应部位的异常温度变化,为临床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功能学影像依据,是对CT和MRI及超声等组织形态学影像技术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在体外长期培养的条件下,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的形态及其细胞活率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5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室完成。①材料:细胞为牛肾上腺嗜铬细胞;海藻酸钠和多聚赖氨酸由SIGMA公司提供;DMEM-H培养液由GIBCO公司提供;加强型小牛血清由HYCLONE公司提供。②方法:用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胶囊包裹牛肾上腺嗜铬细胞,以含有体积分数为0.1的小牛血清的DMEM-H培养基培养于CO2孵箱中,定期换液。③观察指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微囊及囊内细胞的形态;以锥虫蓝染色法计数囊内细胞的数量和存活率,观察时间为8个月以上。结果:①微囊包裹后1d时,光镜下见微囊呈圆形,囊膜完整,表面光滑;囊内为单个细胞,均匀散在分布。体外培养35d时,微囊仍呈圆形,囊膜完整,表面光滑;囊内细胞聚集成体积较小的团块。体外培养240d时,微囊形态无明显变化;囊内大部分细胞已聚集成多个体积较大的团块,少数微囊内的细胞聚集成一个大的细胞团。②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囊内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从最初的(54±10)个/囊减少到培养243d时的(35±7)个/囊,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囊内细胞的活率无明显改变,开始为95%,到培养243d时仍有93%的细胞存活。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可较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39.
光敏生物素标记含目的基因的质凿CDNA,用DNAase随机切成100bp大小标记探釜与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中白细胞,在适当条件下进行杂交,测定白细胞L-选择素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L-选择素CDNA基因探针对于小型猪缺血细胞有敏感的杂交信号,术后30分钟白细胞L-选择素MRNA由阴性转化为阳性,此后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实验结果为临床心肌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内科保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0.
将光敏生物素标记含目的基因的质粒DNA,用DNAase随机切成100-500bp大小标记探针与待测老龄大鼠多衰模型中外周血的单核淋巴细胞在适当条件下进行杂交,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鉴定分析老龄大鼠多器官衰竭中IL-6mRNA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静脉注射油酸造成急性肺损伤后,再注射小剂量内毒素可造成老龄大鼠MOFE模型;IL-6基因探针对于外周血有敏感的杂交信号,随着损伤加强IL-6mRNA表达递增。结果表明IL-6基因探针可用于检测多器官衰竭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