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晓华  高子芬  陶谦 《医学争鸣》2004,25(15):1438-1440
目的:检测BLU与ARF基因启动子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与分子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用12例已经确诊的鼻NK/T细胞淋巴瘤的冰冻组织标本和35例石蜡组织标本. 将提取的DNA经亚硫酸盐处理后,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BLU和ARF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 结果:在12例鼻NK/T细胞淋巴瘤冰冻组织病例中,12例均有BLU基因高度甲基化,仅1例有ARF基因高度甲基化;35例石蜡组织病例中,BLU基因高度甲基化8例,ARF基因高度甲基化3例. BLU基因高度甲基化阳性率明显高于ARF基因. 结论:BLU基因高度甲基化可能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基因甲基化检测可作为分子标记物用于临床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CSEBV+T-LP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基因重排技术,分析11例CSEBV+T-LP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临床特征:男性5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13岁(3~19岁),中位病程6个月(3~25个月).其中4例诊断为淋巴瘤,男女各2例,中位年龄15岁,中位病程4.5个月.11例患者主要症状有反复持续发热(10例)、多发淋巴结肿大(10例)、脾大(7例)、肝大(4例).组织病理学特征:4例淋巴瘤患者表现为淋巴细胞片状或弥漫性增生,细胞体积中等偏大,增生细胞较单一;7例良性病变者增生细胞较混杂,增生淋巴细胞散在其中,体积中等偏大或大.免疫表型:全部患者增生细胞大多数为T细胞,均强弱不等地表达CD3ε.2例淋巴瘤患者、1例良性病变者中CD8单阳性,4例淋巴瘤患者、1例良性病变者有T细胞抗原丢失.全部患者EBV-EBER阳性.T细胞受体(TCR)基因检测:3例淋巴瘤患者、1例良性病变者检测到克隆性重排.病理分级:淋巴瘤患者均为A3级,良性病变者1例为A2级、6例为A1级.结论 CSEBV+T-LPD是一系列涵盖不同发展阶段的疾病谱,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免疫表型、EBV-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检测等综合分析.患者年龄偏大,增生细胞较单一、 弥漫或片状,CD8单阳性,T细胞抗原丢失尤其CD5、EBV-EBER高表达,TCR克隆性重排,病理分级为A3级等因素对于鉴别良、恶性病变可能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63.
患者,男,60岁。主因进行性脾大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3年于2014年4月12日住院。患者于3年前查体时发现脾大,白细胞及血小板低于正常,因患者无任何不适,未予诊治。后每年复查,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入院前化验血常规:白细胞(WBC)1.78×109/L,血小板(PLT)66×109/L,患者无发热、腹痛、恶心、纳差、尿黄、出血等症状,为进一步诊治以“脾大原因待查”入院。既往6年前曾患急性乙型肝炎(乙肝),当时查血常规:WBC 3.7×109/L,淋巴细胞(L)0.34,红细胞(RBC)4.62×1012/L,血红蛋白(HB)149 g/L,PLT 197×109/L;超声:脾11.2 cm×3.8 cm,经治疗后痊愈。本次入院查体:意识清,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压痛(-),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软,肝未触及,脾肋下6 cm,质韧,无触压痛。入院后化验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血凝分析均无异常。乙型肝炎5项:抗 HBs (+)、抗-HBe (+)、抗HBc (+),余阴性;HBV-DNA、抗-HCV、肝病自身抗体、可提取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 ENA)多肽、呼吸道病毒谱、CMV-DNA、EBV-DNA均阴性。血沉45 mm/1 h。腹部超声:肝回声增粗、脾大20.1 cm×5.7 cm。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不良;骨髓活检未见明显异常。电子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幽门螺杆菌(HP)(+),咬检组织病理未发现肿瘤细胞。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为排除肝硬化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示:肝细胞未见明显变性、坏死,肝组织内无明显纤维化,但见汇管区片状致密小淋巴细胞浸润,单一性,未见嗜酸细胞(图1),进一步行免疫组织化学示 CD20(+)(图2)、PAX5(+)(图3),CD3(-)(图4)、CD56(-)、NLM-1(-)、CD23(-)、Ki-67个别(+)(图5)、HBsAg (-)、HBcAg (-),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型: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转入血液科化疗。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Waldenstrm macroglobulinemia,W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检查特点、治疗方法。结果表明:16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5.1岁,贫血和高粘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表现;骨髓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淋巴浆细胞或浆细胞增多;淋巴结活检可见瘤细胞弥漫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经治疗后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81.3%,完全缓解25%,生存时间6-108月,其中3例死亡,生存率为81.3%。结论: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疾病过程具有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特点,病程较长,经治疗可获缓解,但不易治愈,部分患者可转化为中高度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形态特点及其与Ki-67表达、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观察22例MALT淋巴瘤的组织形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卵白素生物素(SABC法)对其进行CD20,CD79a,CD3,CD45RO,CD23,CD5,CD10及Ki-67标记。采用Warthin-Starry胃幽门螺杆菌染色法对胃MALT淋巴瘤进行HP染色。结果 22例MALT淋巴瘤依据组织形态分为低度恶性16例,伴高度转化6例。在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和伴高度恶性转化的MALT淋巴瘤两组病例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8 %(7/16),83.3 %(5/6),其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胃MALT淋巴瘤HP阳性率81.6 %。结论 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瘤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表现,Ki-67在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诊断、组织学分级中具有重要价值;HP的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RNA检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t(11,18)易位所致API2-MALT1(凋亡抑制蛋白2-黏膜相关淋巴瘤转位基因1)融合基因.方法采用酸性酚氯仿法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API2-MALT1融合基因,并通过转染测序检测基因.结果全部病例均检测到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重排;101例MALT淋巴瘤中API2-MALT1融合基因阳性率为21.8%,其中低度恶性的阳性率为25.0%,转化型的阳性率为13.8%;8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仅1例阳性;DNA测序结果与国际报道的序列相符.结论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RNA方法稳定,可为疾病相关基因检测提供有效手段,在科研和临床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告一例骨原发性小细胞性恶性肿瘤,经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结果提示为骨内原发性小细胞癌,属于骨的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本文还讨论了此瘤与尤文氏(Ewing’s)瘤的关系。它可能是尤文氏瘤的一种特殊亚型,建议将尤文氏瘤分为三个亚型:(1)经典的尤文氏瘤;(2)神经内分泌瘤或称小细胞癌,(3)神经母细胞瘤。本文还讨论了骨的小细胞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68.
目的用形态计量的方法明确不同程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病变的病理学特点,并分析其神经损伤程度与临床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1收集14例DPN患者及5例与糖尿病无关的尸检病例,进行腓肠神经活检;2光镜、电镜观察和判断神经病变;3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NF、MBP、PMP22和S-100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观察神经病变情况,特别是Schwann细胞的功能状态;4从轴索、髓鞘、Schwann细胞、血管、神经束膜5个方面,应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DPN病变特点:1有髓纤维密度显著降低,而小直径纤维数量增加并对应较大的g-ratio值(尤其是轻度病变)时,说明髓鞘脱失与再生并存;2轴索病变显著,髓鞘改变较轻,提示轴索变性可能是造成有髓纤维减少的主要原因;3Schwann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5),但并不形成新的髓鞘,且MBP和PMP22表达下调,提示新生Schwann细胞功能异常;4微血管病变主要为管壁基底膜样物质沉积,管壁结构不清,管腔狭窄;5神经束膜增厚是DPN特征性病变,主要是束膜细胞外基质增加所致。结论本实验显示,DPN的病理特点为有髓纤维数目明显减少,轴索变性,脱髓鞘,Schwann细胞增生,血管壁基底膜样物质沉积,神经束膜增厚。DPN病变程度常与临床表现不一致,因此腓肠神经活检对诊断和研究DPN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9.
p16INK4A、p53、Ki-67及ER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p16INK4A、p53、Ki-67及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104例患有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尖锐湿疣以及正常宫颈的组织各集成在3张组织芯片上,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INK4A、p53、Ki-67及E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3.33%、83.33%和5.56%,p16INK4A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Ⅲ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35%、82.35%、100%、41.18%,p16INK4A和Ki-67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Ⅱ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4%、76.47%、100%和47.06%,p16INK4A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Ⅰ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0%、100%和80%,p16INK4A表达以弱及中等强度为主,p53、Ki-67及ER表达为弱至中等阳性;在尖锐湿疣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59.09%、18.18%和68.18%,p16INK4A、p53和Ki-67表达均以弱阳性为主,ER表达则增强至中度阳性;正常对照组只有职表达为100%,其余全部阴性.宫颈鳞癌、CINⅢ、CIN Ⅱ、CINⅠ及尖锐湿疣各组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16INK4A缺失、p53突变与宫颈浸润性鳞癌、C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INK4A、p53和Ki-67的升高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ER的升高与其呈负相关;组织芯片技术完全可以用于子宫颈病变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
皮肤多发性血管中心型T细胞淋巴瘤一例时淑平高子芬潘增刚患者女,20岁,因背部弥漫性丘疹1月余于1995年5月入院。丘疹初起时有小米粒大小,弥漫分布,红色,有痒感。以后渐变为暗红融合斑,面积约30cm×5cm,按之疼痛。查体:患者无发热,背部约16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