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3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143篇 |
内科学 | 24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169篇 |
预防医学 | 82篇 |
药学 | 70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9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设计合成有效的ILK-siRNA,并检测其对EJ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ILK基因mRNA的2个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GenSil-1 siRNA1、pGensil-1 siRNA2和1个阴性对照载体pGenSil-1 siRNA3。稳定转染膀胱癌EJ细胞后,通过RT-PCR检测EJ细胞中ILK mRNA水平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ILK蛋白水平的表达;观察EJ细胞形态变化;检测EJ细胞迁移、黏附和侵袭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结果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干扰组细胞ILK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别较3个对照组(未转染组、转空质粒组和转阴性对照质粒组)比较,呈显著性下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细胞铺展良好,核质比减小;转染干扰质粒的2个实验组细胞的黏附能力相对于对照组分别增加87%和76%,黏附能力显著升高,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3个对照组比较,转染pGenSil-1 siRNA1与pGensil-1 siRNA2质粒到EJ细胞后,MMP-2及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的干扰质粒能抑制ILK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侵袭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2007年以来国内外有关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引用情况,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循证分析的方法对搜集到的367篇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6篇文献,中文文献132篇,共提取150项指标,总引用频次≥10的指标共27项;英文文献14篇,共提取34项指标,总引用频次≥5的指标共16项。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大对患者安全的关注,规范指标的应用,学会善于使用负向指标,不断拓宽患者安全指标的涵盖广度。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评价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1.5T DTI和DTT检查,此检查均在发病72 h内进行。测量梗死灶区与对侧镜像区、梗死灶边缘区、双侧大脑脚的FA值及ADC值。据CST受损程度分为3级。对20例患者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及简式Fug-Meye运动功能评分(FMS)。将CST分级与发病3个月时NIHSS及FM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CST损伤程度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灶FA值及ADC值较健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急性期缺血缺氧已造成病灶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CST受损程度与运动功能障碍分级成高度负相关性(r=-0.843,P<0.001),即CST受损越严重,运动功能分级越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越重,预后越差。CST受损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成高度正相关性(r=0.819,P<0.001),即CST受损越严重,神经功能评分越低,神经功能预后越差。结论 DTI及DTT为定量分析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灶组织及CST损伤程度提供了途径,为早期准确判断临床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高娟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6(3):24-25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重症脑血管疾病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应用rhGH,共10d。使用前、使用后第7天、第14天分别检测丽组患者血清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氮平衡等。结果治疗组使用rhGH后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均明显上升,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rhGH能有效地纠正重症脑血管疾病低蛋白血症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增加免疫功能,改善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6.
女性盆腔内生殖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子宫动脉、卵巢动脉、阴道动脉、阴部内动脉.上述4支血管除卵巢动脉外,其余均来自骼内动脉的前干.各部位的静脉均与同名动脉相伴,并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相互吻合.女性内生殖器的供血主要来自子宫与卵巢动脉. 相似文献
107.
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多为多灶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例均为双侧甲状腺同时发病,可间隔较长时间,甚至可长达9~10年.这是临床表现为局部复发率高的原因之一,也是国内外许多学者主张全甲状腺切除的依据所在.利用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做出病理学诊断,准确率可达94%.可以早期预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8.
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针刺配合牵引和口服西比灵治疗两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TCD、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临床计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②治疗组TC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能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TC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p53和caspase-3表达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并探讨依达拉奉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40例.用ELISA法测定其治疗前(发病48 h内)、治疗第7天血浆p53和caspase-3水平,并在治疗前 、治疗第7天 、治疗第14天对其进行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血浆p53和caspase-3水平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p53和caspase-3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p53和caspase-3水平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p53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提示依达拉奉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