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8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60篇 |
内科学 | 13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97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39篇 |
中国医学 | 39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灌注化疗栓塞后手术切除直肠癌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介人灌注化疗栓塞后手术切除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1例患者于术前先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然后多在3~7d内限期行直肠癌根治术.其中行Dixon术23例,Miles术7例.Hartmann术1例。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出血少,肿瘤剥离容易,一般无须输血;患者术后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均优于我科同期术前未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而直接接受手术治疗者。结论先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再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近期疗效好,不失为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采用手术方法结扎门静脉分支,观察对侧肝脏的再生状态。方法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均分成结扎组和假结扎组,在乙醚麻醉下行门静脉左支结扎和假结扎手术,分别在术后第1、2、3、7及14d用乙醚麻醉动物,心脏采血检测血清ALT值,取出肝脏后称重量;在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计数肝细胞核分裂指数;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计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在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①血清ALT值结扎组与假结扎组比较在术后第1d升高(P〈0.01),但在第2d开始恢复正常;②肝脏重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肝细胞核分裂指数结扎组与假结扎组比较,术后第1~3d明显升高,第2d达高峰,第3d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假结扎组(P〈0.01),以后逐渐恢复正常;④PCNA阳性细胞计数结扎组与假结扎组比较,术后第1~3d明显增多,第2d达高峰,第3d有所减少,但仍高于假结扎组(P〈0.01),以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①大鼠门静脉左支结扎后,引起未结扎侧肝细胞的活跃再生,再生后的肝脏可恢复原来的重量;②大鼠75%肝叶的门静脉分支结扎不影响肝功能,是安全可行的;③大鼠门静脉分支结扎可以作为研究肝脏再生动物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多发性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现在多发性创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其中以交通事故比例最高,对社会造成一定影响。1999~2001年,经我院急诊科抢救的车祸伤就有500多例,男性占60%,女性占40%,存活率95%。 多发性创伤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有相应的急救知识和能力。在病人到达急救室时,首先应把注意力集中到短时间可以致死的伤情上,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就是比较危险的一种情况。通过这几年的急诊抢救工作实践,在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方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1 首先建立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尿毒症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透析过程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尿毒症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过程中加50%葡萄糖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周,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LVEF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50%葡萄糖注射液可降低尿毒症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地增加了LVEF,提高了对透析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成人7型腺病毒感染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学变化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某部2019年2-3月突发7型腺病毒感染,出现发热伴咽痛、咳嗽、咳痰、畏寒、头痛等症状患者80例,以胸部CT检查证实肺炎者为观察组(肺炎组)共42例,同期7型腺病毒感染但胸部CT检查未出现病变者为对照组(上呼吸道感染组)共38例。比较两组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分析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表现。结果:肺炎组CRP、PCT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组(P<0.05,P<0.01);两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均差异不显著(P>0.05),IL-6、TNF-α水平亦差异不显著(P>0.05)。肺炎多肺叶病变亚组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单肺叶病变亚组(P<0.05),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单肺叶病变亚组(P<0.05);两个亚组其他血常规项目及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2例7型... 相似文献
36.
u-PA在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_PA)主要是由无酶催化活性的单链酶原 (scu_PA或pro_UK)和具有激活纤溶酶原 (plas minogen)活性的双链尿激酶 (tcu_PA或UK)组成。scu_PA只激活吸附在纤维蛋白表面的纤溶酶原 ,具有选择性溶栓作用[1] 。scu_PA由 411个氨基酸组成 ,可被体内纤溶酶或激肽释放酶催化在Lys15 8~Ile15 9之间的肽键水解断裂转换为双链尿激酶。我所已构建了表达水平为 5 μg/ (10 6细胞·d)的基因重组CHO工程细胞株用于生产u_PA[2 ] ,并已放大至30L培养规模 ,采用多孔微载体无血清连续培养工艺 ,培养上清中u_PA的最高浓度可达 … 相似文献
37.
妊高症常发生于妊娠24周以后,是孕妇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重症可出头痛、胸闷、视力障碍,子病是在此基础上出现抽搐或昏迷,威胁着母儿生命安全。随着围产儿保健工作的不断加强,死亡率明显降低,现把1994年~1998年间我院43例子病病人的治疗观察及护理体会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43例子痫病人中,孕龄:24~28周2例,28~36周12例,36~40周29例。产前子痫36例(占83%),产时子痛5例(12%),产后子痛2例(约占5%)。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24例(约占56%),剖它产术19例(约占44%)。临床子痛多发生在产… 相似文献
38.
男 56岁.油田职工,因双眼视物模糊5个月,于2004年9月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老年性白内障收入院.于2004年9月25日在我院行左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中使用美国Alton公司生产的BSS和正大福瑞达公司生产的黏弹剂,植入美国博士伦公司生产的硅凝胶Model L161U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产品序列号为SN:52J904)+23.0D一枚.术后第一天视力左0.06,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清亮,房水轻度混浊,瞳孔圆约3mm大小,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应灵敏,IOL位正,人工晶状体呈淡灰色混浊. 相似文献
39.
40.
癌症骨转移是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所造成的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活动功能障碍、高钙血疗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重者可危及生命。唑来磷酸是新一代双磷酸盐类药物,能有效地减轻骨转移性疼痛,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延缓病变进展,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白2007年6月-2009年5月,笔者应用唑来磷酸治疗癌症骨转移患者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