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探讨相关因素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52例ITP和24例正常对照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结果:ITP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GPⅡb/Ⅲa及GPⅠb/Ⅸ抗体A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组血小板计数与两种特异性抗体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中,ITP组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的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较好地反映ITP这一病理过程,对提高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外周血CD+4 CDHigh25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例al1o-HSCT后患者外周血CD+4 CDHigh25 Foxp3High Treg细胞、CD+4 CDHigh25 CDLow127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含量,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应时期血清中IL-10的质量浓度。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aGVHD组CD+4 CDHigh25 CDLow127 /CD+4 与CD+4 CDHigh25 Foxp3High/CD+4 比例均明显低于无GV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度aGVHD亚组CD+4 CDHigh25 CDLow127/CD+4 与CD+4 CDHigh25 Foxp3High/CD+4 比例低于Ⅰ~Ⅱ度aGVHD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组别间CD+4 CDHigh25 CDLow127/CD+4 与CD+4 CDHigh25 Foxp3High/CD+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GVHD组的IL-10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无GV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eg细胞与IL-10变化呈相关性(r=0.925,P<0.05)。结论 Treg细胞的水平与allo-HSCT后aGVH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通过监测Treg细胞水平对临床早期诊断aGVHD及判断aGVHD预后、指导免疫调节剂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CDLow127 可以作为Treg细胞表面的特异标志,推进对Treg细胞的检测及分离纯化;IL-10是一种重要的负调控因子;Treg细胞与IL-10的表达在aGVHD患者存在相关性,可能为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例allo-HSCT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HghTreg细胞、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含量,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应时期血清中IL-10的质量浓度.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aGVHD组CD4^+CD25^HighCD127^Low/CD4^+与CD4^+CD25^HighFoxp3^High/CD4^+比例均明显低于无GV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度aGVHD亚组CD4^+CD25^HighCD^127Low/CD4^+与CD4^+CD25^HighFoxp^3High/CD4^+比例低于Ⅰ~Ⅱ度aGVHD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组别间CD4^+CD25^HighCD^127Low/CD4^+与CD4^+CD25^HighFoxp^3High/CD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GVHD组的IL-10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无GV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eg细胞与IL-10变化呈相关性(r=0.925,P<0.05).结论 Treg细胞的水平与allo-HSCT后aGVH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通过监测Treg细胞水平对临床早期诊断aGVHD及判断aGVHD预后、指导免疫调节剂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CD127^Low可以作为Treg细胞表面的特异标志,推进对Treg细胞的检测及分离纯化;IL-10是一种重要的负调控因子;Treg细胞与IL-10的表达在aGVHD患者存在相关性,可能为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Fas,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1(mdr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的表达及三者在多药耐药(MDR)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59例初发A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Fas和P-gp及mdr1表达情况。结果 Fas在不同类型AL表达有差异;Fas+与P-gp+呈显著负相关,Fas+与mdr1+呈负相关,P-gp+与mdr1+呈显著正相关;COX分析结果显示:Fas和mdr1有判断预后价值;Fas+与Fas-组、P-gp+与P-gp-组、mdr1+与mdr1-组的CR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as高表达可能是AL预后良好因素;P-gp,mdr1高表达为预后不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用新鲜血片,采用钙-钴染色法,光镜下检查 MDS-RAEB 或 RAEB-T 与 AML的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的阳性率及积分。统计学分析表明,二者间有明显差异。该法为 MDS 与 AML 的诊断提供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案以及不同移植方法治疗恶性血液病、实体瘤的疗效,对其移植效果及移植风险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uto-HSCT)31例,外周血干细胞加自体骨髓活化移植(PBSCT+ABM)26例,清髓性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HSCH)18例,非清髓性异基因骨髓/外周血移植(allo-NSCT)43例,脐带血干细胞移植(CBT)7例的临床资料.PBSCT+ABM、auto-HSCH和allo-HSCH均采用MAC方案预处理.PBSCT+ABM系采用自身外周血干细胞及体外活化自体骨髓液750 ml回输;allo-HSCT采集供者骨髓液于移植0 d回输;allo-NSCT是采用低强度的FAAC或MAAC两种方案预处理,移植后根据嵌合体形成的情况,以递增方式将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给患者.allo-CBT患儿,2例采用脐血库的干细胞,HLA配型4个以上的位点相合,5例采用同胞的脐带血干细胞,预处理采用CTX/ATG,移植的程序与上述一致.异基因移植患者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环胞霉素、氨甲蝶呤/骁悉),并根据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恢复,ABO血型分析,STR测定嵌合体形成等情况作为植活的证据.aGVHD按Glucksberg标准分析,cGVHD根据Shulman标准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中除有1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NSCT移植后40 d时植入失败死于骨髓衰竭,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NSCT在造血恢复前死于脑出血外,其余123例都预期恢复造血.异基因移植aGVHD发生率9.69%,cGVHD发生率22.23%.auto-HSCT31例,截止资料分析时生存8例(25.80%).PBSCT+ABM 26例,生存15例(57.69%),allo-HSCT 18例,生存11例(61.11%),NSCT43例,生存19例(45%).CBT7例生存2例.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手段,尤其非清髓性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不仅扩大了移植的应用范围及适应证,而且提高了移植的安全性并降低了移植费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对30例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DIC的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及补充凝血因子的同时每日使用低分子肝素,另外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DIC纠正时间明显缩短,冷沉淀及血小板输注数目明显减少,而且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APL合并DIC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观察了 5例白血病患者行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后免疫重建的情况 ,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5例均为本院 2 0 0 0年 1 2月~ 2 0 0 1年 6月行NAST的白血病患者 ,1 0名不吸烟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 1。预处理方案 :氟达拉滨 (Flud) 30mg·m-2 ·d-1 ,移植前第 9天 (- 9天 )~ - 5天或环磷酰胺 (CTX)30mg·kg-1 ·d-1 ,- 4~ - 3天 ;白消安 (BU) 2mg·kg-1 ·d-1 ,- 8~ - 5天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 1 0mg·kg-1 ·d-1 ,- 7~ - 4天。环孢菌素A(CsA) 2mg·kg-1 ·d-1 ,- 1天开始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或化疗治疗初发、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例初治MM患者,每3周为1个疗程,第1、4、8、11天给予硼替佐米1.0~1.3mg/m^2静脉注射。每两个疗程(6周)的第1天至第4天、第9天至第12天,给予地塞米松40mg/d静脉注射,仅1例单用硼替佐米治疗。每个患者至少接受了2个疗程以上治疗。5例复发难治MM患者,3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2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美法仑和泼尼松治疗,给予美法仑6mg/d,第1天至第7天,泼尼松60mg/d,第1天至第7天。每例患者至少接受了2—8个疗程治疗。采用Blad6标准评价疗效,按照NCICTCAE(第3版)判断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8个月,5例初发患者中,2例完全缓解(CR),1例接近完全缓解(nCR),1例部分缓解(PR),1例轻微反应(MR)。5例复发难治MM患者,4例获得CR,1例获nCR。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炎、乏力及带状疱疹等。经对症处理治疗及调整用药剂量后均获得改善。结论硼替佐米对于初发、复发难治MM,是一个可以耐受的,疗效确切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0.
自体骨髓移植 (ABMT)因不受供体来源的限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已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因其缺少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即抗微小残留病 (MRD)的作用以及回输的自体骨髓中存在较多污染白血病细胞 ,因此 ,复发仍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内有单用自体骨髓活化治疗白血病的报告[1] 。我院对 9例高危恶性血液病采用外周血干细胞 (PBSC) ,同时加用少量活化骨髓自体移植以净化MRD ,并回顾性与本院 2 4例经ABMT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 病例 :观察组 9例患者均系我科 1996年 7月至 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