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0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p~(27~kipl)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Is)家族中的一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细胞耐药密切相关。在人类许多肿瘤组织中p~(27~kipl)蛋白水平下降,因而认为,p~(27~kipl)是一种独立的预后因子。现将近年来p~(27~kipl)基因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耐药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说明利用反义寡核苷酸基因治疗逆转卵巢癌耐药在未来肿瘤治疗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43.
Glomerulosclerosis, defined as phenotype transition of mesangial cell and deposition of extracelluar matrix, remains a chronic disease with excess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suppression of mesangial cell activation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Since activat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 has been proposed to decrease the effect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 on glomerulosclerosis, we examined here whether and how telmisartan, an 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 blocker with PPARγ-modulating activity, inhibited TGF-β-induced glomerulosclerosis in rat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Protein levels of PPARγ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ctivation of PPARγ response element (PPRE) was analyzed by luciferase assays. Deposition of extracelluar matrix was tested by confocol laser scan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lmisartan, but not valsartan, another 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 blocker, up-regulated PPARγ protein leve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P<0.05). Activation of PPRE, represented by luciferase activity, was also increased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telmisarta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P<0.05). Furthermore, telmisartan inhibited TGF-β-induced α-smooth muscle actin expression and collagen IV secretion in mesangial cells. GW9662, an inhibitor of PPAR-γ, block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telmisartan on TGF-β-induced glomerulosclerosis in mesangial cells. Our study indicates a benefit of telmisartan as a PPARγ agonist against TGF-β-induced mesangial cells activation in renal glomerulus. It may provide possibility that telmisartan works as a potential agent against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hypertensive renal disease.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picidine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picidine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正常呼吸道上皮细胞REC;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FCM)定量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Apicidine作用后宫颈癌细胞中p21WAF1和p53表达的变化。结果:Apicidine纳摩尔级浓度即能有效地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抑制效应。FCM结果表明,Apicidine能显著诱导宫颈癌细胞发生凋亡,对正常细胞无明显促凋亡作用;加入2μmol/L Apicidine作用24h和48h后宫颈癌细胞HeLa凋亡率分别为(10.11±0.63)%和(23.28±0.34)%,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呼吸道上皮细胞REC凋亡率分别为(5.81±0.92)%和(6.8±0.55)%,差异无显著性(P>0.05);FCM结果亦表明,Apicidine主要引起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1μmol/L Apicidine处理24h后HeLa细胞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由(46.8±3.2)%增至(69.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ici-dine能显著诱导p21WAF1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对p53表达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都呈现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Apicidine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生长,对人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其抗肿瘤生长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上调p21WAF1蛋白水平和引起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实现的。  相似文献   
45.
卵巢癌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及配体CXCR4 /CXCL12 (SDF - 1)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 -PCR和WesternB1ot对 15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卵巢癌细胞系CAOV3中CXCR4和腹膜后淋巴结组织中SDF - 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比较趋化因子作用前后CXCR4的变化。ELISA检测上皮性卵巢癌腹水中趋化因子CXCL12的含量。以Boyden小室检测重组人SDF - 1、上皮性卵巢癌腹水对卵巢癌细胞的趋化活性。结果  (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CAOV3细胞中CXCR4在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表达 ,趋化因子作用后CXCR4的含量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2 )卵巢癌性腹水及腹膜后腔淋巴结组织均含较高水平的CXCL12。 (3)重组人CXCL12、卵巢癌性腹水均可诱导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迁移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XCR4 /CX CL12受体配体系统可通过诱导癌细胞的迁移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黄芪刺五加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该文44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间歇期服黄芪刺五加,并测定其免疫功能。结果发现,用药后诱生α干扰素(IFN-α)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水平逐渐增高。提示黄芪刺五加具有明显促进产生内源性IFN的作用,可对抗癌细胞和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转染显性负突变hTERT探讨其在TSA诱导宫颈癌细胞株Hela凋亡中的作用。方法PCR-TRAP-ELISA法检测转染显性负突变,野生型hTERT和对照质粒以后Hela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检测细胞生长率;AnnexinⅤ/PI法检测各组转染细胞在TSA作用下的早期凋亡。结果转染显性负突变hTERT的Hela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2μmol/LTSA作用对照细胞Hela-puro、Hela-DNhTERT和Hela-WThTERT细胞,Hela-DNhTERT相对于Hela-puro生长率差异明显,Hela-DNhTERT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Hela-WThTERT和Hela-puro组。结论转染DNhTERT对TSA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DNA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在卵巢癌拓扑替康(TPT)耐药细胞A2780/TPT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该细胞株对TPT、米托蒽醌(MX)、喜树碱(CPT)、阿霉素(ADM)、鬼臼乙叉甙(VP-16)、顺铂(cDDP)的耐药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Topo Ⅰ及TopoⅡ的蛋白含量,超螺旋DNA松解法检测Topo Ⅰ的酶活性.结果 A2780/TPT细胞对Topo Ⅰ抑制剂TPT及CPT的耐药指数分别为25.1及3.1,对MX的耐药指数为19.0,对cDDP及Topo Ⅱ抑制剂ADM、VP-16仍保持敏感.耐药株的Topo Ⅰ含量约为亲本细胞的40%,且Topo Ⅰ活性下降(P<0.05),而TopoⅡ含量约为亲本细胞的2.2倍(P<0.05).结论 Topo Ⅰ含量的下降及TopoⅡ含量的增加是卵巢癌TPT耐药细胞对Topo Ⅰ抑制剂及Topo Ⅱ抑制剂产生不同药敏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和CD44v6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方法,检测骨桥蛋白和CD44v6蛋白在40例宫颈癌、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和60%,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在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中骨桥蛋白和CD44v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7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桥蛋白和CD44v6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且二者有协同作用(rs=0.74),在高表达骨桥蛋白的宫颈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也较高,其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的一项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