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脾切除术后暴发性感染综合征一例报告高捷,马一盖,董彭春,欧阳毅患者女,53岁。突然高热(40℃)8小时伴胸闷憋气腹痛,于1992年6月4日送入我院急诊抢救室。患者最初仅有高热伴肢体酸痛,先后就诊于两家医院,均按“上感”给予柴胡注射液4ml及安痛定2m...  相似文献   
2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在MDS亚型中的分布及其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特点。常规培养骨髓细胞,采用G显带技术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7例患者中异常核型比例为42.5%(54/127),其中各亚型异常发生率MDS.RA为30%(3/10),MDS.RCMD为35.9%(23/64),MDS.RAS为22.2%(2/9),MDS-RAEB-Ⅰ为45%(9/20),MDS-RAEB-Ⅱ为66.7%(14/21),5q-综合征100%(3/3)。54例异常核型中仅数目异常者21例,仅有结构异常者14例,同时有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者19例。常见染色体异常依次为复杂核型(11.02%,14/127),单纯+8(10.24%,13/127),-7/7q-(3.9%,5/127),1q+(3.15%,4/127),-X/-Y(3.15%,4/127),20q-(2.36%,3/127),5q-(2.36%,3/127)。MDS-RAEB(包括RAEB-Ⅰ和RAEB-Ⅱ)患者中复杂核型发生率为31.71%(13/41),明显高于非RAEB(包括RA、RCMD、RAS、5q-综合征)患者中复杂核型发生率为1.16%(1/86)(P〈0.05)。平衡易位核型发生率为1.57%(2/127),明显低于非平衡易位发生率为40.94%(52/127)(P〈0.05),2例平衡易位患者均为MDS-RAEB。结论:MD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染色体异常比较复杂,存在多种重现性异常;平衡易位较少见,仅存在于RAEB患者中;RAEB患者复杂异常核型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中伴dup(1)(q21q32)重现性异常核型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3.
用单抗酶联免疫法和乳胶凝集法分别测定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障碍过程中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_Ⅲ(TAT)复合物和D-二聚体水平,并将32份测试标本分为DIC、无DIC和肝损害组做比较。TAT复合物总的和在3个组中的水平均明显增加(P分别<0.01),DIC与无DI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二聚体总的和在DIC和无DIC组中的水平均明显增加(P分别<0.01),3组间差异显著(P分别<0.01)。在一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TAT复合物和D-二聚体相关不明显(γ=-0.15,P>0.05),TAT复合物和AT_Ⅲ呈明显正相关(γ=0.52,P<0.01),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s)亦呈明显正相关(γ=0.60,P<0.01)。这一初步结果提示:在AL凝血障碍中,TAT复合物是凝血系统激活的敏感指标,但可能易受外源或内源AT_Ⅲ的影响;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其明显增加意味着DIC的存在。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用环孢霉素A(CyA)治疗激素或切脾无效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有激素禁忌症的ITP患者的疗效.方法:用CyA治疗11例患者;其中10例为ITP患者,有4例先后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即Evans综合征),1例为干燥综合征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诊为继发ITP.11例患者中8例对激素治疗无反应,2例有激素禁忌证,并都拒绝或不能耐受切脾,1例激素和切脾治疗后仍无效.CyA初始剂量为5 mg/kg/d,然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使其维持在200 ng~400 ng/ml.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血压.结果:11例患者全部有反应,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例.副作用有轻度毛发增生及手震颤,无肝肾功能损害和其他副作用.结论:用CyA治疗难治性ITP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安全的补救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有激素禁忌证和拒绝或不能耐受切脾的ITP患者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25.
伴骨髓增生异常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及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李振玲马一盖王银平廖军鲜王质彬董彭春黄泛舟郦筱能来亚杰龙红蒋玉玲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国内外的诊断标准主要以1982年的FAB分型标准[1]为基...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治疗难治性浆细胞疾病引发肺损伤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3例难治性浆细胞疾病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后出现肺损伤临床资料。结果 3例难治性浆细胞疾病患者均在应用硼替佐米4~12小时后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细菌培养阴性,经验性抗细菌治疗无效,大剂量激素治疗可挽救部分患者。结论 疾病晚期、高肿瘤负荷可能是难治性浆细胞疾病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后引发肺损伤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分布以及美国西南肿瘤组与东部肿瘤协作组(SWOG/ECOG)染色体核型分组法在预后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常规培养83例AML患者的骨髓细胞,吉姆萨显带分析染色体核型。根据SWOG/ECOG核型分类方法对核型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观察不同危险组的生存情况。结果 83例AML患者中56例细胞核型检出异常(67.47 %)。AML伴t(15;17)易位与伴t(8;21)易位在异常核型患者中所占比例为53.57 %(30/56),其余核型分布较分散。随访的74例患者中,42例死亡。预后良好、中等、不良3组生存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良好组完全缓解率高于预后中等及不良组(P<0.05),预后中等组与不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遗传学改变是影响白血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SWOG/ECOG核型分组能比较客观地反映AML的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细胞BAALCmRNA的方法,并对24例初诊AM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检测,初步观察其表达及意义.方法:构建BAALC基因转录本的阳性标准品质粒,利用ABI Prism7300型实时定量PCR仪进行检测,BAALC mRNA定量结果以校正比值(NQ)表示,NQ=BAALC mRNA拷贝数/ABL mRNA拷贝数.结果:RQ-PCR实验敏感度为5个拷贝.ABL及BAALC基因CT值的批内差及批间差均<2.26%.FAB各亚型中,M2型BAALC基因高表达率高于M3(P=0.182).结论:建立的RQ-PCR检测AML患者骨髓细胞BAALC mRNA的方法稳定可靠,敏感度高.BAALC基因高表达可能是原发性AML患者一个重要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危重疾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最近,我们用血浆置换技术(TPE)成功治疗TTP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女性,42岁,因乏力3周,发热、恶心、呕吐4 d于2008年9月27日入院.9月26日外院查血WBC 9.92×109/L,RBC1.41×1012/L,Hb 34g/L,PLT 12.4×109/L;尿蛋白4+,潜血4+,胆红素1+,RBC 29/μl.9月27日我院门诊查血WBC 15.36×109/L,RBC 1.40×1012/L,Hb42g/L,PLT 5×109/L.  相似文献   
3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危重疾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最近,我们用血浆置换技术(TPE)成功治疗TTP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女性,42岁,因乏力3周,发热、恶心、呕吐4 d于2008年9月27日入院.9月26日外院查血WBC 9.92×109/L,RBC1.41×1012/L,Hb 34g/L,PLT 12.4×109/L;尿蛋白4+,潜血4+,胆红素1+,RBC 29/μl.9月27日我院门诊查血WBC 15.36×109/L,RBC 1.40×1012/L,Hb42g/L,PLT 5×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