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患者,37岁,于1998年3月25日因“腹胀1周,发现盆腔包块1d”入院。其自发病以来,腹胀呈进行性加重,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及肛门坠胀,无阴道不规则出血,大小便正常,无体重减轻。月经:13岁4d30d1998年3月24日。24岁初婚,对方体健,孕3...  相似文献   
92.
替勃龙上调卵巢切除大鼠腰椎护骨素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的大鼠模型,研究替勃龙对卵巢切除大鼠腰椎组织中护骨素(OPG)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预防和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6月龄未交配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SHAM组,OVX组,OVX+戊酸雌二醇(E2)组和OVX+替勃龙(tibolone,TIB)组。灌胃13周后处死动物,第四腰椎行骨组织形态计量指标测定,第二腰椎采用RT-PCR方法,对OPG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OVX组大鼠较SHAM组TBV%显著下降;OSV%明显升高(P<0·05);E2和TIB均可使OVX大鼠的TBV%明显升高,OSV%明显下降;OPGmRNA表达水平在OVX大鼠组织中下调,与SHAM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2和TIB均可上调OVX大鼠骨组织OPG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E2和TIB均通过抑制骨转换预防和治疗PMOP;PMOP的发生与OPG有关,TIB和E2一样,其抗骨吸收效应很可能是通过OPG介导的。  相似文献   
93.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已广泛应用于器官或组织缺损的修补。目的:观察猪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相容性。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猪脂肪源性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多向诱导分化方法鉴定脂肪干细胞,将其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共培养。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培养出猪脂肪源性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表达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在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可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发现干细胞能在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黏附生长。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将两者体外复合培养后,有望将复合物植入体内进行缺损组织、器官的修复。  相似文献   
94.
47例甲状腺手术方法改进以减轻切口疤痕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手术方法的改进,能否达到术中术野显露充分、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低小及美学效果好的效果。方法:对47例甲状腺手术,注重微创观念,与常规手术方法作三点改进,一是切口的精确设计,二是缝合技术的改进,三是引流的放置。结果:47例均治愈,无1例发生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及术后出血,随访4~12个月,无1例复发,无1例疤痕高于皮面,且47例疤痕颜色呈肤色,视觉效果良好。于术后第3~6天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7天。结论:甲状腺的改良切除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切口疤痕粘连发生率明显降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达菲林、达那唑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行腹腔镜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达菲林组与达那唑组,各18例。达菲林组给予达菲林3.75 mg,第1天,第28天,第56天,第84天,皮下注射,12周为1个疗程。达那唑组给予达那唑200 mg/次,2次/d,口服,月经第1天开始连续服用,12周为一个疗程。2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后4周随访。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RS评分情况、术后妊娠情况及治疗后药物毒副反应。结果达菲林组的临床缓解率、改善率均高于达那唑组,复发率低于达那唑组。治疗后两组V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达菲林组治疗后VRS评分明显低于达那唑组治疗后(P<0.01)。达菲林组妊娠率为66.7%;达那唑组妊娠率为45.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达菲林能显著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症状,复发率低,适于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