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已广泛应用于器官或组织缺损的修补。 目的:观察猪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相容性。 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猪脂肪源性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多向诱导分化方法鉴定脂肪干细胞,将其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共培养。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培养出猪脂肪源性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表达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在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可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发现干细胞能在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黏附生长。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将两者体外复合培养后,有望将复合物植入体内进行缺损组织、器官的修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46例乳腺癌根治性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手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24例(保留组),切除肋间臂神经22例(切除组)。结果保留组感觉方面并发症发生率(20.83%)低于切除组的发生率(86.36%)(P〈0.01)。保留组疼痛的发生率(16.7%)要远低于切除组中疼痛的发生率(90.9%)(P〈0.01)。保留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0.00±1.76)min;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0.00±2.08)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46例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中通过手术技巧的改进,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亦是必要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的感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金龙胶囊(JLC)抑制癌细胞转移及复发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点突变重组人β-干扰素(IFN-β)对人肿瘤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方法分别将人结肠癌LoVo、肺腺癌A549细胞置于含200IU/ml,1000IU/ml及5000IU/mlIFN-β培养基中培养24h后,于0.3%琼脂糖培养基中培养10~14d,观察软琼脂中集落形成情况。将裸鼠皮下接种LoVo,A549细胞,72h后分组,每次注射20万IU/kg或100万IU/kg,500万IU/kgIFN-β,每天1次,连续10d,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标准品组和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组。荷瘤后第14天处死小鼠,称取瘤重。以上实验均重复3批。结果在体外,经重组人新型β-干扰素处理的LoVo细胞及A549细胞的集落数均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细胞(0.05>P>0.01),与标准品组无明显差异(P>0.05)。荷瘤裸鼠经治疗后,瘤重随着重组人β-干扰素剂量的升高而降低,即重组人β-干扰素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oVo,A549细胞在体内的生长,在疗效方面与标准品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β-干扰素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和肺腺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4.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 mice were maintained In a plastic film isolator in which specific-pathogen-free (SPF) condition was kept. Their average Utter size was 3.4, non-productive rate 27.2%, and weaned-to-bom ratio 73. 5%. Thymus glands of SCID mice were found to consist of a rudimentary medulla without cortex, and to contain few lymphocytes. Spleen follicles were empty, virtually devoid of lymphocytes. Lymph nodes had no clear cortex, totally appeared to be empty with few lymphocytes. Lymphoid tissues in submucosa of intestines were undeveloped. Circulating lymphocytes only comprised a small fraction of total leukocytes of peripheral blood(10-24%). Possible uses of SCID mice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高糖离体培养的RSC96细胞自噬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 RSC96细胞培养于含有槲皮素的高糖培养基中,超微结构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Ⅱ、磷酸化的Akt及磷酸化的m TOR蛋白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eclin1 mRNA和LC3B mRNA的转录。结果高糖造成RSC96细胞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下调,增加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1),造成病理形态改变,减少自噬体数量。槲皮素能够上调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下调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1),修复病理损伤,增加自噬体数量。结论槲皮素通过下调Akt-m TOR途径磷酸化水平而增加高糖培养RSC96细胞的自噬。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2种人喉癌细胞系,确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喉癌患者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20代后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图,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细胞分子特征,测定细胞周期和软琼脂集落形成率。结果建立了2个人喉癌细胞系,分别命名为CCC-HLS和CCC-HLSLN,已传至第25代。CCC-HLS细胞形态以梭形为主;CCC-HLSLN细胞呈多形性,少数细胞有细长的突起,末端有分叉。2种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2种细胞传代后,2~4 d为对数生长期,第7天开始死亡,CCC-HLS细胞倍增时间为33.9 h,CCC-HLSLN细胞倍增时间为30 h。细胞周期分析表明CCC-HLS细胞G0/G1期为54.7%,G2/M期为5.2%,S期为40.1%。CCC-HLSLN细胞G0/G1期为50.6%,G2/M期为27.4%,S期为22.0%。CCC-HLS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为1.23%,CCC-HLSLN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为2.58%。结论建立的2种人喉癌细胞系可用于喉癌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肿瘤疫苗,观察其对肿瘤复发的转移的作用。方法:用PEG将血红细胞(RBC)与小鼠于宫颈癌(U14)细胞融合,制图瘤苗。MTT法检测新型瘤苗诱发的CTL活性。用复发瘤抑制率及肿瘤转移凶制率来评价瘤苗的疗效。结果:融合细胞携带了RBC的血型抗原。在小鼠体内瘤苗可激发特异的CTL活性,对U14细胞的杀伤率为37.8%;而对照小鼠前胃癌(MFC)细胞的杀伤率为22.0%。瘤苗治疗组复发瘤抑制率为39.9%,肺转移的抑制率为69.9%。结论:RBC与肿瘤细胞融合制备的细胞可作为瘤苗。该瘤苗可有效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28.
利用本室建立的树突状细胞肉瘤(dendritic cell sarcoma,DCS)细胞系免疫Lou/c大鼠,制备了细胞膜蛋白单克隆抗体983D4,该抗体具有小鼠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能抑制体外细胞生长速度,降低克隆形成能力^〔1〕。为了得到其cDNA序列,本工作构建了DCS细胞cDNA表达文库并用983D4单抗进行了免疫学筛选。  相似文献   
29.
顾蓓  郭斌  石国建  李惠华  张洁 《解剖学报》2019,50(3):329-333
目的 探讨p53、ki67、nm2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8年3月31日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98例,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p53、ki67、nm23、EGFR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结果 化疗后的p53、ki67、EGFR阳性表达均较化疗前降低,nm23阳性表达均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阳性者的有效率低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nm23阳性者的有效率均高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阳性者与阴性者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改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生物学因子p53、ki67、EGFR、nm23的表达,同时p53、ki67、nm23对评估化疗疗效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0.
利用肾包膜下体内侵袭模型,对小鼠肺腺癌具不同转移潜能亚系LA1、LAD和LA5的体内侵袭能力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3个亚系的体内侵袭均呈进行性,瘤组织侵袭生长区面积不断增大,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不断升高。其中转移潜能较强的LA5亚系侵袭程度、瘤组织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均较高,显示了较强的体内侵袭能力;转移潜能较弱的LAD居中;不转移的LA1亚系瘤组织侵袭程度、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均较低。3个亚系的体内侵袭能力与其转移潜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