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9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与生活质量,且给国家、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我们在脑卒中治疗中采用了头皮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案进行训练治疗,并观察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结合Mckenzie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60例,均在接受康复常规治疗外,A组接受Mckenzie手法治疗,B组接受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结合Mckenzie手法,在患者入组时和治疗2个疗程后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A组疗程(7.95±5.15)d,B组疗程(7.15±3.65)d,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A组总有效率67%,B组总有效率8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点旋转复位结合Mckenzie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肾开窍于耳"理论的临床电生理检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基础理论中“肾开窍于耳”的客观电生理基础。方法:选择各类冠心病、颈椎病、眩晕症、失眠症患者61例,分肾虚组31例,非肾虚组30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并对两组的异常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虚组异常率77.42%,非肾虚组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肾开窍于耳”的理论,即肾虚患者出现耳鸣等听觉障碍或听觉传导通路的潜在变化有客观的电生理基础,为中医肾虚的诊断提出了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手术治疗以及保留喉功能的可能性. 方法7例下咽癌患者予手术治疗,切喉组4例行全喉切除、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保喉组3例行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所有病例行同期颈淋巴结清扫,术后5例行辅助放疗. 结果1例术后血胸,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内死亡1例,2年内死亡1例,其余还在随访中. 结论改良下咽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对保留喉功能应视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对不同病因所致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评定价值.方法 将120例急性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分为中枢性眩晕组70例和周围性眩晕组50例,分别行SSR检测评定,并与6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作对照.结果 中枢性眩晕组在急性发作期SSR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SSR总异常率为87.1%(61/70),与周围性眩晕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性眩晕组SSR总异常率为18.0%(9/50),潜伏期和波幅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中枢性眩晕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损害,SSR检测评定可作为临床鉴别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基于躯体传感网的居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39例符合纳入条件且完成统计分析的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及康复锻炼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居家康复训练,每次10~20min,每周6次,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FMA)、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AS评分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12周后干预组患者FMA评分[(25.7±3.5)分]及MBI评分[(82.1±16.9)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22.5±4.1)分]及MBI评分[(73.6±14.5)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MAS评分(肱二头肌,2.56±0.53;腕屈肌,2.43±0.41)的改善与治疗前(肱二头肌,3.09±0.72;腕屈肌群,2.83±0.54)及对照组治疗后(肱二头肌,2.71±0.47;腕屈肌群,2.55±0.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基于躯体传感网的居家康复训练可以更为明显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观察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腰椎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是一种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3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再成角试验对2组患者本体感觉进行评定;采用PH-A平衡功能检测系统评定患者平衡功能,在双足站立位(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进行,取摆幅指数(SI)、摆动的轨迹长和外周面积三个指标进行分析;下肢运动协调性采用表面肌电时序分析;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2组在入组时再成角试验、平衡检测指标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再成角试验结果显示,干预组膝关节的平均偏差为(7.62±3.21)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6±4.63)mm,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平衡检测中闭眼状态下各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治疗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肌电分析在最大等长收缩过程中,干预组患膝治疗后的拮抗肌协同收缩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而治疗后干预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 结论本体感觉强化训练不仅对ACL重建后患者的本体感觉恢复有肯定疗效,还能促进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协调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骨盆辅助式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躯干控制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骨盆辅助式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5 d,连续干预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躯干控制测试(TCT)及机器人检测系统对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和骨盆运动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FAC分级、TCT评分及骨盆运动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下肢FMA评分[(19.35±2.54)分]、FAC分级[(2.85±0.67)级]、TCT评分[(74.65±7.86)分]及骨盆侧向位移[(10.05±1.54)cm]、高度位移[(14.25±1.94)cm]、旋转角度[(9.15±1.72)°]、侧倾角度[(21.35±2.18)°]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骨盆辅助式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显著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躯干控制及步行功能,且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