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胆汁泡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的建立与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胆汁泡蛋白快速检测法 ,作为防治胆石症临床研究的指标。方法 提取 3 3 .5kd胆汁泡蛋白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ELISA)标准曲线 ,并应用ELISA药盒测定正常人、胆石症患者胆汁和血清中泡蛋白含量 ,同时观察利胆冲剂、胆通胶囊等对泡蛋白的影响。结果 ELISA曲线方程为Y =0 .0 3 5X(r=0 .99) ;胆固醇性结石组胆囊胆汁和血清 3 3 .5kd泡蛋白含量分别为 (2 13 .4± 70 .1)mg/L、(179.8± 97.9)mg/L ,明显高于胆色素性结石症、非胆石症胆道疾病组以及正常人组 (P <0 .0 5) ,而后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利胆冲剂治疗两周后 ,胆汁和血清泡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而对照组和胆通胶囊治疗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胆汁泡蛋白的含量在不同人群差异显著 ;利胆冲剂等药物能降低胆汁和血清 3 3 .5kd泡蛋白含量 ,改变胆汁致石性  相似文献   
72.
肝星状细胞是肝内的非实质性细胞.在消化系肿瘤的发生和肝转移过程中,肝星状细胞发生活化并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引起基质重建,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本文就肝星状细胞的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及其与消化系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直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开展了十余年,不断发展,在结直肠外科领域逐渐巩固了地位.本文就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安全性、对机体病理生理的影响、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建立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并研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ete cell,HSC)与结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囊袋法瘤块盲肠原位移植建立15只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活化的HSC在转移灶、癌旁组织及未转移肝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建模后3周结肠癌肝转移率为40%,4周转移率为60%。转移灶中活化HSC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未转移肝组织。结论 囊袋法瘤块盲肠原位移植是较理想的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制作方法;肝脏局部免疫微环境中活化HSC的表达可能参与结肠癌肝转移过程中的免疫调控。  相似文献   
75.
胆宁片对胆汁33.5kDa泡蛋白含量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宁片对胆石症患者胆汁中33.5kDa泡蛋白含量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0年3月对60例胆囊切除病例和40例胆总管探查病例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其中60例胆囊切除病例随机分为3组:胆固醇结石胆宁片组(n=20)、胆固醇结石对照组(n=20)、胆色素性结石组(n=20),另外设立正常对照组(n=20)。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每份胆汁中33.5kDa泡蛋白含量,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40例胆总管探查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20),通过蔓陀螺凝集素探针(DSA)介导的蛋白印迹法检测胆汁中33.5kDa泡蛋白糖链条带DSA结合率,比较2组糖链结构的变化。结果:胆固醇结石组胆汁中33.5kDa泡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胆色素结石组和正常对照组,胆固醇结石胆宁片治疗组胆汁33.5kDa泡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胆固醇结石治疗组泡蛋白糖链条带DSA结合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胆宁片能降低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33.5kDa泡蛋白含量,并通过改变糖链结构而使其促成核活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6.
凝集素染色分析胆汁成核活性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促成核蛋白中糖链的结构与类型及其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凝集素探针介导的点印迹法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33500的泡蛋白糖链组成与结构,筛选出最强结合凝集素,并借助透射电镜观察泡蛋白参与模拟胆汁泡聚集,融合的微观过程。通过结晶生长试验检测33500泡蛋白及其脱糖其产物的促成核活性。结果:33500泡蛋白糖链为DSA强结合,ConA(-),属复杂型多天线聚糖。HRP-DSA标记泡蛋白糖链可直接反映泡蛋白促胆汁泡聚集,融合及胆固醇单水结晶析出的动态过程。33500泡蛋白具有明显的促成核活性,其成核时间指数,结晶生长速度指数及结晶最终浓度指数分别为0.57,1.52及1.63(P<0.05),脱基后其成核活性几乎完全丧失。结论:糖链影响33500泡蛋白促成核活性,提示其可能参与成核效应蛋白的致石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77.
胆宁片对胆石症患者胆汁成分和成石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胆宁片对胆石症患者胆汁成分和胆汁成石趋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胆石症患者随机分成胆宁片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及对照组,测定术中、术后胆汁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胆固醇(CH)、磷脂(PHL)和总胆盐(TBS)含量,并计算出各组应用成石指数(L.I.)、间接胆红素百分比(UCB%)和胆汁成石趋势综合值(Z值)的变化。结果术后第5天,3组间胆汁各成分及L.I.、UCB%、Z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Z值始终>临界值(44.7)。UDCA组、对照组术后第5天与术后第19天的胆汁各成分含量及UCB%、L.I.、Z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术后第5天相比,胆宁片组术后第12天胆汁中CH含量明显下降(P<0.05),TBS和PHL的含量明显升高(P值均<0.05),UCB%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9天,胆宁片组的UCB%、L.I.和Z值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其中Z值<临界值。结论胆宁片具有调节胆汁成分的作用,从而抑制胆石形成的趋势。  相似文献   
78.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与炎症细胞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是蛋白酶、磷脂酶A2、胰腺微循环障碍及炎症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对AP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入,炎症细胞因子在AP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兹就炎症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血小板活化因...  相似文献   
79.
胆汁成核效应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促成核蛋白体系的组成1.非力豆球蛋白A(ConA)结合蛋白:这组蛋白质因无甘露糖基与ConA不能结合,且易受蛋白水解酶链霉蛋白酶(pronase)作用而致活性丧失。胆囊粘膜分泌的粘蛋白是文献最早报道的非ConA结合促成核蛋白〔1〕,模拟胆汁体系中结晶生长实验证实粘蛋白不仅具有促成核作用,而且能抑制胆固醇结晶的形成〔2〕。Groen等〔3〕在T管胆汁中发现另外一种分子量约为30000的非ConA结合蛋白,对热稳定,37℃孵育24h促成核活性几乎不受影响。因与抑成核蛋白共存于非ConA结合部分,分离纯化较困难,其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80.
小肠平滑肌肿瘤较少见 ,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不典型 ,往往贻误诊断 ,因而影响疗效。分析我院该疾病的诊治情况 ,探讨其临床特点 ,寻找有效的检查方法以利早期诊断、提高疗效。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我院 1979年 1月至 1998年 10月间经手术和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小肠平滑肌肿瘤共 2 7例 ,其中男 19例 ,女 8例。中位年龄 48 6岁 (35~ 71岁 )。包括血管平滑肌瘤1例、平滑肌瘤 4例 ,平滑肌肉瘤 2 2例 ,其中低度恶性 19例 ,中度恶性 2例 ,高度恶性 1例并伴有远处肺转移。肿瘤的解剖位置为十二指肠段 2例 ,空肠段 9例 ,回肠段 16例。2 临床类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