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曲马多、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手术后硬膜外PCA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术毕行硬膜外PCA镇痛:T组,曲马多500 mg 氟哌利多5 mg 0.125%布比卡因100 ml,剂量为10 mg/2 ml/h;F组,芬太尼500μg 氟哌利多5 mg 0.125%布比卡因100 ml,剂量为10μg/2 ml/h。观察使用PCA泵后1、4、8、12、24、36 h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监测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术毕即刻T2、术毕12hT3、术毕24hT4血清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记录镇痛期间4、8、122、4、36 h各时点镇痛的VAS值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与T0比较,T组、F组的PRA、A-Ⅱ于T1、T2、T3、T4各时点值明显降低P<0.05,T1、T2、T3、T4各时点值及两组相同点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曲马多组与芬太尼组患者镇痛效果相似(VAS评分和PCA按压次数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F组高于T组P<0.05。结论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PCA自控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2.
23.
妊高症胎儿脐血流量的多普勒超声测定陈宇翔,潘英慧,鲁海鸥,周敏,韩阳,闫素文,杨品1资料和方法妊高症组为1993年8月~1994年6月间本院住院分娩的好高症患者23例,孕周36~41周,年龄24~39岁。其中轻度7例,中度10例,重度6例。对照组为孕...  相似文献   
24.
<正>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是指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的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在治疗方面目前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多为经验性治疗[1]。笔者随导师张宗礼教授于2011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NPSLE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刘某,女,20岁,于2011年5月12日因发热、面部蝶形红斑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压:150/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对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490例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并依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将其分成低龄儿童组、脱敏治疗时长组、个体化剂量调整组及多重过敏疗效评估组,记录患儿在首诊、治疗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总用药评分(TMS),并计算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结果共有374例(76.32%)患儿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低龄儿童用药组中,≤3岁组与>3岁组在用药12个月后的CSMS(2.20±1.61、2.50±1.78)、TNSS(2.80±2.32、3.60±2.71)及VAS(3.50±1.16、3.90±1.43)显著低于首诊时的评分CSMS[(4.50±1.44、5.30±1.32)、TNSS(6.20±1.89、7.50±2.19)、VAS(5.40±2.33、5.90±1.61)];此外,在脱敏治疗不同时间组中,完成36个月脱敏治疗患儿,仅在3年组中,评分分别为TNSS(0.90±0.97)、VAS(1.30±1.19)和CSMS(1.70±1.28),完成24个月脱敏疗程患儿在2年组和3年组的评分分别为TNSS(2.10±0.95、2.00±0.97)、VAS(3.00±1.56、3.10±1.68)、CSMS(3.10±1.15、2.90±1.19),完成12个月脱敏治疗患者在1年组、2年组和3年组中评分为TNSS(3.20±1.27、3.10±1.41、3.20±1.41)、VAS(4.50±2.11、4.70±2.19、4.50±2.17)和CSMS(4.20±1.39、3.70±1.32、4.10±1.39);脱敏治疗疗效不佳患儿在进行个体化增量后6个月(即治疗后12个月)达到与对照组相近的评分,即4号4滴组、4号5滴组和对照组的评分CSMS(2.90±1.56、2.90±1.88、2.40±1.69)、TNSS(4.70±2.98、3.90±2.77、3.80±2.45)和VAS(4.20±1.29、4.50±1.62、4.20±1.14);多重过敏患者脱敏2年后最终达到与单一过敏患者相近的疗效,单一过敏组、合并1~2种过敏原和合并3种以上过敏原组评分分别为CSMS(2.30±0.50、2.10±1.01、1.90±1.01)、TNSS(3.50±2.62、3.70±2.62、3.20±2.82)和VAS(4.50±1.00、4.10±1.57、3.80±1.54)。结论脱敏治疗在低龄儿童用药、多重过敏等方面均可发挥疗效,部分患儿在剂量调整后获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明确抑制树突细胞MMP-13基因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炎症模型的影响。方法:构建树突细胞MMP-13基因特异性敲除的小鼠模型(MMP-13LOX/LOX),应用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将小鼠分为野生型对照组、MMP-13LOX/LOX对照组、咪喹莫特诱导的野生型实验组和咪喹莫特诱导的MMP-13LOX/LOX实验组,分析不同组别小鼠皮损临床表现并记录PASI评分,检测各组小鼠皮损中IL-1β、IL-6、IL-23和IL-17A表达。结果:与咪喹莫特诱导的野生型实验组小鼠比较,咪喹莫特诱导的MMP-13LOX/LOX实验组银屑病皮损表现相比更加温和,仅有轻度的棘层肥厚和真皮细胞浸润,皮损中IL-1β、IL-6表达下调,而IL-23和IL-17A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抑制树突细胞MMP-13基因可降低炎症因子IL-6、IL-1β的表达及减弱小鼠皮肤银屑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7.
自1977年Gr(?)entzig首次报道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简称PTCA)以来,它已成为冠心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PTCA在国内虽有报道,但均为单支血管病变扩张。本院于1987年5月成功地进行了一例双支病变的PTCA,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卡维地洛干预组.采用Langendorff灌注系统,制备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间大鼠心脏功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组及卡维地洛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MMP-9水平显著增高(P<0.05).卡维地洛干预组较缺血再灌组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卡维地洛干预组MMP-9水平与该组大鼠心率变化率呈正相关(r=0.652,P<0.05).结论 卡维地洛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MMP-9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β受体阻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乙体氯氰菊酯的神经毒性,将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雌雄各半。染毒组小鼠以一次经口灌胃方式分别给予20、40、80 mg/kg剂量的乙体氯氰菊酯,灌胃量为0.2 ml/10 g体重。以食用色拉油稀释受试物质,对照组给予等量色拉油。灌胃后2 h,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组织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酰胺酶(PAG)、谷氨酸脱羧酶(GAD)及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活性。结果显示,GABA-T活性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其中80 mg/kg、40 mg/kg剂量组小鼠脑组织GAB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n=10)。各染毒组小鼠脑组织GS、PAG、GA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10)。提示GABA-T活性降低可能是拟除虫菊酯致Glu和GABA平衡紊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心理诱导干预联合循序渐进法护理方式在儿童牙齿外伤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诊疗的牙齿外伤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干预组和诱导联合组各50例。常规干预组采用循序渐进法护理方式进行常规干预,诱导联合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联合心理诱导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的心理状况、合作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诱导联合组患儿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诱导联合组患儿的总合作率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诱导联合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心理诱导联合循序渐进法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牙齿外伤患儿的负向情绪,提高患儿的合作度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