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20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BCG-PSN对梅毒血清固定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 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0例正常人群的检测结果相对照. 结果 BCG-PSN治疗前,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3 、CD4 淋巴细胞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 组P<0.001;CD4 组P<0.01),而CD8 淋巴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BCG-PSN治疗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3 、CD4 淋巴细胞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CD8 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可通过调节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纠正CD4 /CD8 失衡,起到辅助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HCVRNA定量检测阳性结果对丙型肝炎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第三代ELISA夹心法检测抗-HCV,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检测116例血清抗-HCV或HCVRNA阳性标本。结果在116例标本中,抗-HCV( )/HCVRNA( )双阳性者83例,抗-HCV( )/HCVRNA(-)者12例,抗-HCV(-)/HCVRNA( )者21例)。两者阳性符合率为71.6%(83/116)。在HCVRNA定量阳性结果中,则有104例为HCV感染,其中抗-HCV的阳性检出率为80.0%(83/104)。随着血清HCVRNA滴度的增高,抗-HCV的阳性率也增加,两者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抗-HCV检测,HCV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应用抗-HCV和HCVRNA检测对临床上完善HCV诊断、评价抗病毒疗效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3.
IL-2、IL-10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L-2,IL-10水平的变化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评价IL-2,IL-10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丙肝)疗效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慢丙肝患者44例采用α干扰素5MU,每日肌注1次,共4周,之后改为隔日1次,2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每1个月及停药6个月时检测IL-2、IL-10、ETR,同时测定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44例患者中,在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者31例,无应答者13例,其中完全应答组及持续应答组IL-2水平治疗后升高,分别为(72.6±24.7)pg/ml和(79.3±29.9)pg/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0水平治疗后降低,为(62.6±28.6)pg/ml和(60.7±32.3)pg/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应答组IL-2、IL-10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滴度组HCVRNA的持续应答率高于高滴度组(P<0.01),而两组治疗末应答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2、IL-10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CVRNA检测仍为评价抗病毒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Bcr/abl诱导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 [poly(rC)-binding protein-E2,hnRNP-E2]的异常表达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急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nRNP-E2特异性小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对小鼠白血病32DP210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能表达特异性抑制小鼠hnRNP-E2基因表达的shRNA(即sh-hnRNP-E2)反转录病毒载体,经Phoenix-Ampho细胞包装后, 取上清液感染小鼠白血病32DP210细胞, 然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法验证sh-hnRNP-E2对hnRNP-E2 mRNA的干扰以及蛋白表达抑制效果,瑞氏染色法观察靶细胞分化情况,FCM法检测粒系分化抗原Gr-1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下游野生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α,C/EBPα)的表达情况.结果:sh-hnRNP-E2反转录病毒感染32DP210细胞后,显著抑制靶细胞内hnRNP-E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靶细胞形态学出现粒系分化特征,细胞表面粒系分化抗原Gr-1表达被诱导;同时,靶细胞内野生型C/EBPα蛋白的表达恢复.结论:sh-hnRNP-E2特异性沉默靶细胞内hnRNP-E2基因表达后,可促进32DP210细胞向粒系分化;其机制可能与hnRNP-E2表达受抑制后,不能再对C/EBPα的翻译模式进行异常调控,从而恢复野生型C/EBP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863A、T1031C基因多态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关系.方法 共收集150例IS患者和110例对照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TNF-α基因C863A、T1031C多态性.x2检验分析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对IS的影响.结果 IS组和对照组在-863位点C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87和0.2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4,P=0.025),IS组A等位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6,P=0.023).按性别分组后,发现男性IS组CA+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8,p=0.005;χ2=7.557,P=0.006).-1031位点多态TC+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在IS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3,P=0.226;χ2=2.849,P=0.09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 C863A多态是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OR=1.846,95%CI:1.075~3.169).结论 TNF-α C863A多态与老年IS有相关性,可能是IS危险因素之一,T1031C基因多态与IS无相关.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SARS患者感染肺炎支原体和(或)肺炎衣原体的情况,收集来我院就诊的SARS患者及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者共2 10例,分别检测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IgG、IgM抗体和SARS冠状病毒抗体,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 0 0 3年3月至2 0 0 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SARS患 相似文献
88.
血小板糖蛋白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糖蛋白(GP)是一种存在于血小板质膜表面的糖蛋白,在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GP受体的基因突变必然影响血小板表面受体的表达数量与质量,从而影响血小板聚集。因此,GP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将为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分子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89.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存中国人群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内含子2的变数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共收集了1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6例脑梗死)和105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或其他住院病人作为对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A2等位基因频率要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049和0.105,X^2=4.78,P=0.029),A1/A2+A2/A2基因型的频率也比对照组低(分别为0.098和0.200,X^2=4.47,P=0.035)。缺血性卒中亚组间的分析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没有差别,而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则有显著差别。脑梗死组A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026和0.105,P=0.004,OR=0.23,95%CI为0.08-0.69)。结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内含子2基因VNTR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有关,其A2等位基因对缺血性卒中特别是脑梗死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构建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模型最佳实验条件,以简化实验过程、节约成本并提高建模成功率。方法不同剂量5-氟脲嘧啶(5-FU)注射受体鼠后观察骨髓中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百分比;纤维连接蛋白(FN)铺板后观察逆转录病毒感染效率的变化;分别用不同数量的骨髓细胞(0.2~0.6)×10~6个进行移植后通过形态学观察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tidization,FISH)鉴定移植小鼠成模状况。结果研究剂量范围内5-FU量不影响骨髓原始细胞相对数量;纤维连接蛋白铺板后可使活细胞数量增加30%~50%,感染效率提高10%~20%;移植0.5×10~6个成功感染了BCR-ABL逆转录病毒的供体鼠骨髓细胞入受体小鼠即可成功建模。结论优化后的实验条件简化了程序,节约了成本,大大提高了建模成功率,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