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1篇 |
外科学 | 76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4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一、病因本病约1/3有家族史,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过其遗传背景尚未清楚。1981年Ruschak 等注意到其免疫学异常,报道本病的T 细胞减少且功能低下。后来, 相似文献
42.
本专辑接续上期 ,选译自《医学のあゆみ》2 0 0 3年第 2 0 4卷第 1期 ,继续阐述当前的热点话题 ,即关于癌化学预防的诸多因素及其抑癌机制。载文 1 0篇 ,至此 ,“癌的化学预防最前沿”专辑全部刊完。本专辑资料详尽 ,内容新颖 ,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开放式前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结果及临床转归情况,以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将366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入路方式不同,分为A、B组。其中A组的186例应用普理灵疝装置(proleneherniasystem,PHS)前入路方式进行疝修补,B组的180例应用Kugel补片后入路方式进行疝修补,并比较2组的手术操作、术后恢复及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A、B组间的手术时间(43±9vs42±10)、住院时间(56±15vs53±15)、切口感染(3vs0)及复发率(2vs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明显疼痛有13例、伤口肿胀反应18例、局部异物感12例、阴囊水肿8例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与前入路PHS修补术相比,后入路Kugel补片修补手术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恢复快。 相似文献
44.
45.
46.
47.
CD97分子是表皮生长因子二类七次跨膜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seven transmembrane,EGF-TM 7)家族成员之一,作为黏附分子通过与其他细胞表面蛋白及细胞外基质蛋白交互作用而发挥黏附功能[1,2].新近研究表明CD97基因在一些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以甲状腺癌和结肠癌的研究最为系统,结果表明CD97与肿瘤细胞分化、生长、浸润、转移有关,并有望作为甲状腺癌和结肠癌诊断和治疗的靶分子[2-5].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3(Rg3)联合丝裂霉素加呋喃尿嘧啶(MF)化疗方案(Rg3 MF)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1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8例),前者用MF方案,后者用Rg3加MF方案治疗。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对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VEGF含量[(297.8±129.6) pg/ml]明显高于正常组[(212.3±67.5)pg/ml](P<0.01),且与胃癌患者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于4cm及TMN分期有关(均P<0.05)。术后14周时检测血清VEGF水平,观察组已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接近正常组水平,对照组仅降至术前水平。观察组、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0和25个月。观察组的术后累计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47)。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采用MF方案联合Rg3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VEGF含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9.
miR-143和miR-145在胃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iR-143和miR-145在胃间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茎环即时RT-PCR方法检测21例胃间质瘤及其正常胃组织中miR-143和miR-145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组胃间质瘤组织中miR-145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且核分裂数≥5/50 HPF病例的miR-145表达显著低于核分裂数<5/50 HPF病例(P=0.02),巨大肿瘤(直径>10 cm)的miR-145表达显著低于大肿瘤(5~10 cm)病例及小肿瘤(2~5 cm)病例(P=0.048),Fletcher分级高危病例的miR-145表达显著低于中危及低危分级病例(P=0.048),低危组与中、高危组miR-145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间质瘤组织中miR-143表达与正常胃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 结论 miR-145在胃间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Fletcher分级等密切相关,提示其在胃间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直肠癌浸润前沿CD97与其配体CD55的表达及预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肠癌浸润前沿区域CD97和配体CD55的表达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1例直肠癌组织及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CD97和CD55的表达情况.结果 直肠癌组织CD97、CD5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浸润前沿区域癌细胞CD97高表达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率(67.8%)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30.0%),浸润前沿区域间质CD55高表达患者复发和/或转移率(64.5%)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32.5%)(均P〈0.05).浸润前沿区域癌细胞CD97表达与间质CD55表达呈正相关(r=0.39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 Ⅱ~Ⅳ期、浸润前沿癌细胞CD97高表达为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及浸润前沿癌细胞CD97高表达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直肠癌浸润前沿区域CD97及其配体CD55表达水平与肿瘤复发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