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1篇 |
外科学 | 76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4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大量便血伴全身乏力2年就诊.2年前因大量血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接受止血、输血及营养支持治疗.3个月后再次消化道大出血在上海某医院住院治疗,该期间行胶囊内镜检查诊断为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接受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1岁,发现左腹股沟处可复性肿块1年入院.查体:左侧腹股沟区可及回复性肿块,约4 cm×5 cm×6 cm大小,外环扩大,压迫内环肿块不复现,指尖有冲击感,质地偏硬无压痛,入院诊断为左侧腹股沟斜疝.于2009年2月1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见疝内容物为阑尾,其色泽正常、且无炎症改变,仅行Lichtenstein术,术后诊断Amyand疝,于第4天愈合良好出院.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腹症合并甲状腺危象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急腹症合并甲状腺危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阑尾切除术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2例、胃大部分切除术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及脾切除术各1例.甲状腺危象发生于术后7例、术中2例及术前2例.抢救成功8例,死亡3例,死亡率27.3%,其中1例术前发生甲状腺危象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因甲状腺危象抢救不充分,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死于心力衰竭;1例术中发生甲状腺危象的小肠穿孔,尽管甲状腺危象抢救成功,但术后11 d死于肠漏、腹腔脓肿及肺部感染诱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另1例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的急性穿孔型阑尾炎因甲状腺危象处理不及时,术后第5天死于昏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 围手术期尽早识别甲状腺危象和适当的治疗是抢救本病成功的关键,其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4.
15.
本专辑接续上期 ,选译自《医学のあゆみ》2 0 0 3年第 2 0 4卷第 1期 ,继续阐述当前的热点话题 ,即关于癌化学预防的诸多因素及其抑癌机制。载文 1 0篇 ,至此 ,“癌的化学预防最前沿”专辑全部刊完。本专辑资料详尽 ,内容新颖 ,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自1977年文献首次报道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toma)以来,截止2001年底的英文文献共报道胰母细胞瘤约60例。据Cubilla等统计,胰母细胞瘤占胰腺恶性肿瘤的0.16%。因胰母细胞瘤多发生于年龄为2~5岁的儿童,故亦称为儿童胰腺癌,而成人胰母细胞瘤则非常罕见。为提高成人胰母细胞瘤诊疗水平,作者报道1例并复习近20年国内文献报道,对成人胰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检索1966年到2007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12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用RevMan4.2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WMD=-2.40,95%CI: -3.70~-1.09,P<0.01)、首次排便时间(WMD=-4.73,95%CI:-6.58~-2.89,P<0.01)、腹痛缓解时间(WMD=-5.30,95%CI:-11.23~-0.63,P<0.01)、住院天数(WMD=-13.03,95%CI:-19.73~-6.33,P<0.01)、病死率(Or=0.35,95%CI: 0.17~0.76,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化疗与外科手术、放疗及免疫疗法构成了癌症治疗的四大方法。近年来癌症化疗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开发更合理的药物及方法,以期提高疗效,而兼顾机体的生物学及应用生化学节律理论调整抗癌药的用药时间,增强疗效并克服毒副反应的所谓时间节律调整化学治疗(Chronomodulation)就是其中之一。其中包括(1)了解正常细胞的日内节律对减轻或避免抗癌药毒性很重要;(2)了解癌细胞的日内节律对增强抗癌药疗效很重要;(3)根据正常细胞的日内节律特点选择应用抗癌药的时间可减轻毒性即时间节律毒性。该疗法利用时间调整规律进行化疗为依据人生理功能变化的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1(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对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后SOX方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替吉奥40 mg/m2口服2次/d , 第1~14天, 每21 d重复)化疗的不良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2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后实施SOX方案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术后病理标本行XRCC1 Arg399Gln多态性基因分型检测, 分析XRCC1 Arg399Gln多态性与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 并比较不同基因亚型的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 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62例胃癌患者中XRCC1 Arg399Gln基因亚型分布分别为G/G型35例(56.45%), G/A型21例(33.87%)及A/A型6例(9.68%), XRCC1 Arg399Gln基因亚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 = 0.295)。后续的分析将G/A型和A/A型合并, G/G型和G/A+A/A型患者的... 相似文献
20.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根治性切除是治疗胃癌的最佳手段已无可争议。最近,由于内镜器械的不断革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使一部分早期胃癌实施内镜治疗已成为现实。另外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人口的老龄化日趋尖锐,推测高龄胃癌患者将不断增加。根据高龄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其治疗后生活质量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胃癌中的一部分病例可通过内镜切除达到根治目的,且内镜治疗的适应证有不断扩大倾向.本文仅就早期胃癌内镜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发展趋势作一综述。一、早期胃癌内镜治疗的可能性崎田对15993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癌灶直径<0.5cm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3%,0.6~1.0cm者为5.4%,1.1~2.0cm者为7.7%,2.1~4.0cm者为10.9%,癌灶大于4cm者为18.1%。日本国立癌中心1400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