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壮医发掘整理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韦金育  陈秀珍 《中医杂志》1992,33(10):46-47
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壮族人民形成和发展了具有特色的壮医药学。壮医药学不但在历史上对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且现在仍然是壮乡广大人民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近10年来,壮医药的继承、发掘、整理、提高工作,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2.
临床资料 42例慢性肝炎均符合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拟定的慢性肝炎(甲种分型方法)诊断标准,其中慢迁肝28例,慢活肝14例。全部病例具有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肝脏或脾脏肿大质地中等硬度以上,面色晦暗,蜘蛛痣或毛细血管扩张,肝掌,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42例中男24,女18,年龄最小16岁,最大57岁,30岁~50岁34例。病史在3年以内21例,4~5年14例,6年以上7例。  相似文献   
53.
我们尝试用量化标准怍评价标准,以考核某一高发现场点(肝癌)的现状。本文以调查扶绥肝癌高发现场点的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出认为能基本反映现场状况的一些项目:①基层防癌网作用,②肝癌的四级诊断准确性③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④论文数量和质量⑤高发肿瘤的防治水平⑥四项技术指标。将这些项目又立子项,并定出量化评分标准。按此评价标准考核了扶绥点的状况,结果显示达标分值基本反映该现场的现状。本文还对设计依据作了扼要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熨浴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gA、IgG、IgM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血清IgA、IgM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结论:熨浴疗法治疗痹病,可使患者过亢的体液免疫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55.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20例,无药空线点灸对照组20例和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证主症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大便溏泄等有明显疗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无药空线点灸对照组(P<005),与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近似(P>005)。该法对脾虚证舌象、脉象、红细胞及血色素、唾液负荷分泌水平亦有改善作用。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6.
中越猕猴桃地上部分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韦金育  韦涛  李延  吕琳  曾振东 《广西医学》2004,26(2):164-166
目的 了解中越猕猴桃地上部分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 MTT法及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方法研究其抑制肿瘤作用。结果 中越猕猴桃茎、叶、果多种提取物稀释 10 0倍对肝癌细胞仍有明显抑制作用 ,抑制率 31.3%~ 5 4 .5 %。体内抑瘤试验表明 ,茎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肝癌 H2 2 的抑制率分别为 30 .3%、33.1%、34.5 % ;叶乙醇提取物对 S1 80 抑制率为31.7% ;茎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对 S1 80 的抑制率分别为 35 .9%、34.8%、32 .2 %。结论 中越猕猴桃果、叶及茎的多种提取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7.
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叶下珠胶囊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与灭澳灵治疗12例作对照。结果叶下珠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灭澳灵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58.
穴位刺血对变应性鼻炎大鼠P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机理.方法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穴位刺血治疗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鼻黏膜P物质含量,并设立中药穴位敷贴、二丙酸氯地米松喷雾治疗和正常健康对照.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P物质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穴位刺血治疗后鼻黏膜P物质明显下降,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内P物质升高(P<0.05),与阳性治疗对照组结果相似(P>0.05).结论穴位刺血疗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和鼻黏膜异常的P物质水平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穴位刺血疗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总IgE、IL -4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对wistar大鼠进行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制模 ,96只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穴位刺血治疗组(24只)、白芥子等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24只)、二丙酸氯地米松喷雾治疗对照组(24只)和模型对照组(24只) ,并设立空白对照组(24只)。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IL-4含量和血清总lgE水平。结果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IL-4含量和血清总l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1)。穴位刺血治疗后外周血IL-4含量明显降低 ,血清总IgE水平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1) ,与阳性治疗对照组结果相似。结论 :穴位刺血治疗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对外周血IL -4含量和IgE水平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60.
男性,农民,广西扶绥县人。1964年发现肝脏肿大,肝在右肋下7cm,剑突下5cm,质硬,表面不平有压痛。1964年2月剖腹探查发现右肝有一8×7×5cm的肿块,表面有结节,因无法切除取活检组织二块。病理诊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木后未作抗癌治疗遂出院。出院后捕捉蛇、老鼠、青蛙、公鸡、去皮蟾蜍等动物煎食。一年后自觉症状好转。1965年体重增加,症状消失,参加轻体力劳动。1967年参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