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TEN和CyclinD1的表达及与DNA含量联合检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大肠癌及14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PTEN和CyclinD1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上组织中PTEN和CyclinD1的DNA含量;分析它们之间及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65.52%)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0%),CyclinD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60.3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72%),两种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 =-0.71);大肠癌组织的异倍体率(68.9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PTEN阳性组的DNA指数(DNA index,DI)、S期细胞比率(S-phase fraction ,SPF)均低于阴性组(P<0.05),CyclinD1阳性组的DI及SPF均高于阴性组(P<0.05);两者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异倍体率及SPF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结论:PTEN和CyclinD1基因的异常改变可能参与大肠黏膜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两者的变化存在相关性;DNA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TEN、CyclinD1蛋白及DNA含量可作为评估大肠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TGF-β及其伙伴分子Smad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逆转录(RT)-PCR技术测定胃癌组织TGF-β mRNA和Smad4mRNA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胃癌患者各项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Smad4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TGF-β和Smad4均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TNM分期有关。Smad4 mRNA在胃癌组织分化程度高、肿瘤〈5cm、浸润深度浅、无淋巴转移、TNM分期较早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TGF-β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TGF-β mRNA在胃癌组织分化程度高、肿瘤〈5cm、浸润深度浅、无淋巴转移、TNM分期较早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低。胃癌组织中TGF-β和Smad4表达间呈负相关。结论:TGF-β和Smad4共同调节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比较短发夹RNA干扰质粒与粉防已碱对结肠癌LoVo/5-氟尿嘧啶(5-FU)耐药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方法 用粉防己碱和靶向MDR1的短发夹RNA干扰质粒分别对结肠癌LoVo/5-FU耐药细胞进行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粉防己碱组和转染组(短发夹RNA干扰质粒).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凋亡情况及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RT-PCR法检测MDR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糖蛋白的表达情况.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1)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对照组、粉防己碱组、转染组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 IC50)分别为(7.3±0.3)、(4.4±0.7)、(2.4±0.4) m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5.27,P<0.05);粉防己碱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67,P<0.05).(2)细胞周期的变化:对照组、粉防己碱组、转染组G1期和S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38.13%±3.75%、51.36%±2.76%、59.24%±4.31%和20.46%±2.23%、14.32%±1.91%、9.40%±1.6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5.23,24.37,P<0.05);粉防己碱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67,4.35,P<0.05).(3)细胞凋亡情况:对照组、粉防己碱组、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2%±0.47%、3.24%±0.26%、5.88%±0.4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26,P<0.05);粉防己碱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1.48,P<O.05).(4)P-糖蛋白的表达:对照组、粉防己碱组、转染组细胞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9%±2.3%、61.6%±4.9%、76.6%±3.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7.83,P<0.05);粉防己碱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97,P<0.05).(5)MDR1 mRNA表达情况:对照组、粉防己碱组、转染组细胞MD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62±161、570±85、233±8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59,P<0.05);粉防己碱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12,P<0.05).结论 粉防己碱和靶向MDR1的短发夹RNA干扰质粒均能逆转LoVo/5-FU耐药细胞的MDR,且后者逆转作用更强,逆转机制与抑制P-糖蛋白表达及下调MDR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PTEN、p27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及三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铡匕学方法检测58例大肠癌组织、58例癌旁组织和14例正常大肠黏膜中PTEN、p27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TEN和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2%(38/58)和53.45%(31/58),较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明显刚氏(P〈0.05);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0.34%(35/58),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显著升高(P〈0.05)。三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且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PTEN、p27和cyclinD1基因的异常改变参与大,且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三者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大肠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5.
76.
RNA干扰(RNA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阻抑内源基因表达的新方法,是由双链RNA诱发的发生在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RNAi技术在逆基因分析及基因治疗中已有广泛的应用。大肠癌的发生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对于大肠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RNAi与传统的基因治疗手段相比,具有沉默效果好、作用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77.
大肠癌多药耐药逆转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多药耐药的发生是多因素、多阶段、多步骤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其多药耐药逆转的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极其重要.目前针对其多药耐药逆转机制的研究主要有针对P-糖蛋白的逆转、基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在上述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大肠癌多药耐药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实现多药耐药的逆转,将有助于预测和改善化疗疗效、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综合疗效,并最终克服多药耐药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胃癌细胞中的功能。方法:采用SYBRGreen相对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6种不同类型的胃癌细胞系MKN-45、MKN-28、NCI—N87、BGC-823、AGS和SGC-7901中VEGF—C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构建VEGF—C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进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内皮细胞管形成实验,按实验组(MKN-45-GV/C)、对照组(MKN-45-GV)和空白细胞组(MKN-45)加以比较。结果:qRT—PCR和Westernblot实验表明,在6种胃癌细胞中均可检测到VEGF~C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其中在胃癌细胞MKN-45中表达最低(0.45±1.44),SGC-7901中表达最高(31.13±0.75);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增加(P〈0.001);克隆形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在每平均视野形成克隆数分别为6.234±0.32和1.40±1.67,克隆形成率分别为85%和31%(P〈0.05);内皮细胞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细胞组小管数目分别为8.14土1.25、12.76±0.79和18.46±0.72(P〈0.01),小管长度分别为98.56±3.71、105.17±134和151.62±2.51(P〈0.05)。结论:VEGF—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VEGF—C基因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小管形成。 相似文献
80.
对51例胃间质瘤(GST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查发现CD117阳性47例(92.2%),CD34阳性36例(66.7%).平滑肌抗体(SMA)阳性12例(23.5%),S100阳性7例(13.7%)。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53.8%)及潜在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61.1%)较良性GSTs的5年生存率(90.7%)低(P〈0.05)。肿瘤完全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72.4%)较姑息性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41.9%)高(P〈0.05)。表明免疫组化指标CD117和CD34的检测有助于GSTs的诊断正确率。手术的关键是切除范围要完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