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恶性胸腹壁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复发、转移晚期恶性胸腹壁肿瘤的治疗疗效。方法 对10例患者常规抗肿瘤治疗后晚期胸腹壁恶性病灶进行15次HIFU治疗。结果 10例患者中肿瘤大小在3~5cm3例,5~8cm3例,8cm以上4例。其中多发性病灶7例,进行过手术治疗7例,放疗6例,化疗6例。HIFU治疗后部分缓解2例,稳定5例,进展2例,失访1例。3例合并肋间神经痛术后消失,1例合并肋骨转移术后骨转移信号消失。死亡2例。结论 HIFU对手术、放化疗后复发、转移性胸腹壁恶性肿瘤是可以选择的、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腹部食管段超声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性能可变聚焦超声仪,经腹显示腹部食管段,探讨了正常食管的显示方法和周围解剖;还讨论了食管病变的声象图表现.103例正常志愿者清晰显示率达85.4%;壁厚均值为2.80±0.61mm,可显示长度为3.00±0.73cm.观察797例其它疾病患者食管,发现食管病变11例.结果证实超声可显示胸段食管下段及腹段食管,发现管壁增厚,并能发现早期癌,可成为高发区普查及日常常规检查筛选食管疾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腹腔神经丛阻滞对上腹部恶性肿瘤的止痛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注射无水乙醇阻滞腹腔神经丛对上腹部恶性肿瘤的止痛效果。方法 在识别腹腔神经丛及肠系膜上丛声像图特征的基础上,在超声引导下经腹穿刺,穿刺角度与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呈20~30°夹角,向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两旁及肿瘤压迫部背侧区域行多点无水乙醇注射,注射量20~50ml。穿刺时经过肿瘤者,退针时向肿瘤内注射无水乙醇。结果 28例上腹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15例(53.6%)止痛效果为一时性完全缓解,12例(42.8%)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6.4%(27/28)。止痛效果与乙醇注射量有一定关系,注射量≤12ml者4例,1例无效,3例部分缓解;注射15~28ml者6例,2例获一时性完全缓解;注射30~50ml者18例,13例(72.2%)达一时性完全缓解,2例经2次注射、1例经3次注射后达死亡前完全止痛(3~6个月)。对9例经过肿瘤穿刺者同时向肿瘤内注射乙醇,6例肿瘤缩小,局部压痛明显缓解。9例(32.1%)发生并发症,其中4例为体位性低血压,2例呕吐,2例呃逆,1例腹泻,经对症处理均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腹腔神经丛阻滞对上腹部晚期肿瘤所致顽固性疼痛,为较安全有效可行的止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应用于治疗肝转移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对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48例(91个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33例(68.7%),乳腺癌7例(14.5%),其他肿瘤8例(16 .8 %).本组肿瘤最大直径范围为1.5~7.2 cm(中位数2.3 cm), 26例为单发灶,余22例为2 ~5个病灶.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为主结合彩超、穿刺活检、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方法综合评价疗效 .结果:1个月后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87个病灶完全失去活性,近期有效率达95.6%.有4例局部复发, 14例肝内其他部位再发,而行第2~4次治疗.全部病例经3~18个月随访,目前 46 例存活,2例射频后肿瘤缩小者行手术治疗,因手术并发症死亡.较重并发症1例(2.1%)为肝被膜损伤出血,经射频消融凝固止血成功.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可作为肝转移癌的一种微创局部治疗方法,其并发症少,缓解率高,是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造影增强超声(CEUS)对判断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53例肝恶性肿瘤共71个病灶经射频消融治疗后行CEUS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44例59个病灶、转移癌9例12个病灶。全部病灶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团注法行CEUS检查,并与同期常规超声及彩色超声、增强CT检查结果比较。超声仪为Technos DU8并使用CnTI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结果CEUS观察71个病灶中,54个(76.1%)病灶在造影各时相均未强化,提示肿瘤完全灭活;13个(18.3%)病灶边缘局部动脉期增强,判断有肿瘤残存;4个(5.6%)病灶判断不清。最终诊断依据两种以上影像学检查并结合肿瘤标志物水平、穿刺活检、3个月以上随访进行综合判断。以最终诊断为金标准,CEUS诊断准确性91.5%(65/71),增强CT为93.9%(62/66),常规超声及彩色超声为67.6%(48/71)。CEUS与增强CT在评价肿瘤复发或残留方面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EUS可较准确地判断射频消融后肿瘤灭活程度,是评价射频消融疗效的有效方法,可成为肝癌局部治疗随访的重要手段,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射频治疗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182例HCC患者行超声引导下RFA治疗。肿瘤平均大小(3.9±1.2)cm(范围1.2~8.0cm)。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分别为97、76和9例。根据TNM分期,Ⅰ-Ⅱ期,Ⅲ期,Ⅳ期肝癌分别为53、70和59例。筛选22项可能对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并分层,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in-Meier模型,多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82例HCC治疗后平均总生存期及无瘤生存期分别为(45.5±2.3)和(24.9±2.1)个月。生存期的影响因素为:①总生存期:卫星灶,Child-Pugh分级和TNM分期。②无瘤生存期:肿瘤数目,卫星灶,Child-Pugh分级,按规范化方案治疗,联合TACE。其中,肝功能在两种生存率分析中均为危险度最高的影响因素。结论生存分析结果提示,保护肝功能,治疗前全面影像学检查,重视规范化治疗和辅助治疗将有助于改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3岁。八年前结肠癌浸润胰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一般情况尚可。于1996年8月2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寒战、恶心呕吐。10小时后急诊入院,查体:剑突下饱满,压痛(+),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入院后超声检查(3.5MHz探头)见:肝内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全自动乳腺超声冠状面影像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病例1 100例,根据BI-RADS第5版超声术语和相关文献选取影像特征并进行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分别以筛选后横切面和横切面结合冠状面影像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建立诊断模型。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物回声、形状、方向、边界、钙化、后方回声、冠状面汇聚征、冠状面边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仅有横切面因素时所建诊断模型AUC为0.862(95%CI:0.838~0.886),而纳入冠状面特征因素后则提高至0.910(95%CI:0.892~0.928),经过Z检验证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加入冠状面影像特征后的诊断模型诊断效率提高,说明冠状面影像特征可以在判断病灶良恶性中提供额外信息。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对胰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胰腺占位病变超声造影灌注特征,比较超声造影及其他方法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81例临床或超声、CT疑诊胰腺占位性病变行实时灰阶谐波造影(CEUS),其中经手术或临床资料、随访证实并明确诊断的72例胰腺占位性病变为重点研究对象。超声造影剂采用Sono Vue,观察良性病变、恶性病变、非肿瘤区域胰腺实质CEUS的增强时相和模式。结果 最终确诊良性病变18例,恶性病变54例,正常胰腺实质72例,三组间增强时相有差异。恶性病变造影开始增强时间晚于胰腺实质,开始减退时间早于胰腺实质,渡越时间短于胰腺实质及良性病变。良性病变与胰腺实质各时相无明显差异。造影剂增强模式恶性病变多为肿瘤周边增强、内部有不规则无增强区;良性病变多呈均匀整体增强。本组良恶性病变CEUS、增强CT、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7.5%(63/72例)、81.8%(54/66例)、95.1%(39/41例),均与常规超声的56.9%(41/7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能够提供更多的血流灌注特征,为胰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诊断率与增强CT相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5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对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55例、肝转移癌37例,计92例、132个病灶行超声引导RFA治疗;肿瘤大小中位数为3.2cm(1.5-8.0cm)。89例经皮超声引导RFA术均在门诊进行,余3例行术中超声引导下RFA治疗,采用螺旋CT增强检查及其他方法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1d或1个月后增强CT检查,显示120个病灶被完全灭活,有效率达90.9%,其中有21例(22.8%)行第2-4次RFA治疗,1至3个月后CT显示85例(68.5%)肿瘤缩小,1例巨块型肝癌大出血,急诊手术中行RFA治疗止血成功,经3-16个月随访,目前89例存活,1例因手术、2例因合并食管静脉瘤出血死亡,较重并发症3例,1例损伤肝被膜致出血,经RFA止血成功;1例肝功能指标异常加重,出现黄疸、腹水;另1例肝管显著扩张,黄疸加重,行经皮肝胆管置管引流。结论 超声引导RFA对不同或不适宜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提供了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但选择适应证及重视操作方法仍是关键因素。RFA对肝肿瘤破裂出血可能为一局部止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