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观察了13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大部分患者血脂增高,这说明脂质代谢失常与冠心病发病有关。少数患者血脂含量正常,间接提示冠心病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4个组的血液流变学的主要指标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冠心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但有血液流变学改变,应反复多次测定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如有改变,即时处置,将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针对基因、转录子的测序技术与芯片库建立体系已日趋成熟,转录组学能够从RNA角度对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变化进行整体阐释,在疾病发生、干预机制的研究中应用价值突出.系统生物学概念与技术的普及为传统医学的机制机理研究带来新机遇,组学技术挖掘广谱变化的特点也与中医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故二者的结合应用是大势...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比较不同靶向部位的外金津、玉液电针对脑梗死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颏舌肌收缩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脑梗死伴OSA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靶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于外金津、外玉液行电针。传统组进针25~40mm,得气为度。靶向组进针程度以B超图像显示针的影像为止。应用超声影像中颏舌肌收缩前后的差值ΔMT进行评价,测量位置取距颏棘1cm、2cm处,测量时间分别为瓦尔萨尔法用力时、电刺激开始和电刺激10min后。结果:电刺激即刻,两组的ΔMT值在两个测量位置均升高(P<0.01),靶向组变化大于传统组(P<0.01)。电刺激10min后,两组ΔMT值均下降(P<0.01),靶向组变化大于传统组(P<0.01)。靶向颏舌肌进针深度与颈围呈正相关关系(r=0.081)。结论:靶向颏舌肌的电针与传统深度电针相比,对脑梗死相关OSA患者颏舌肌的即刻收缩程度和累积疲劳程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患者文,41岁,自觉心慌、心悸来探查心脏。在左侧胸骨旁3、4肋间未显示心脏,而在右侧脑骨旁3、4肋间探查心脏呈反向位,心尖指向右前下方。各腔室均在正常范围,心包周围可见1.0cm无回声区。于心脏右下方见一反位肝脏、于右上腹又见一反位脾脏声像图。胆囊位于“肝右叶”下方的胆囊窝内。在脊柱前方,自上而下可见两行管胶结构有暗区,右侧后壁回声强,并有明显节律性搏动,为腹主动脉。左侧后壁薄无明显搏动为下腔静脉。饮水后查胃,在剑突下正中线偏右探头向右斜,纵向扫查,在“肝右叶”之后,反位腹主动脉之前可见图形的贲门、幽门及…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灸治疗发作性睡病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近20年针灸治疗发作性睡病相关文献,导入Excel工作表中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IMB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作为高频腧穴聚类分...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1岁,平素体健。IWS-of洗澡时,发现左腋窝处有个硬结,如黄豆粒大小。近1个月硬结逐渐增大,感觉时而疼痛,其它无任何症状。于lop一05来我院诊治。查体,于左腋处可触及1蚕豆大小的肿块;表面不平整、质硬活动度差。超声显像所见:左雅窝处多个大小不等结书,回声触合在一起形成大小约3.4x3.ocm肿块,肿块轮廓清晰,形态不整,无明显完整包膜,内呈低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该肿块有血流信号。双侧乳腺可见均质点状或块状混合回声,乳管不扩张,未见明显包块及异常回声。超声诊断:左腋窝实质性肿块,可疑乳腺癌转移所致。…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了房地产楼盘管理与营销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房地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开发环境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针对基因、转录子的测序技术与芯片库建立体系已日趋成熟,转录组学能够从RNA角度对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变化进行整体阐释,在疾病发生、干预机制的研究中应用价值突出。系统生物学概念与技术的普及为传统医学的机制机理研究带来新机遇,组学技术挖掘广谱变化的特点也与中医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故二者的结合应用是大势所趋。本文着眼于近10年通过转录组测序探究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从实验设计、技术选择、数据分析、研究结果等角度进行整合,探讨转录组在针灸机理探究中的应用策略,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B超检查胰头脓肿1例报告任芳霞,霍宏,姚也良,金顺福,齐晓霞患者男,59岁,因中上腹持续性隐痛,全身重度黄染,以"胰头癌"入院。超声检查,肝胆脾均未发现异常回声,胰腺轮廓不规整。于胰头上方可见3.8×3.0×3.5cm3椭圆形低回声区,有明显壁回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