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2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傅志勤  陈雅卿 《中国肿瘤》2016,25(4):324-328
[目的]探讨术前卵巢癌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手术的187例初治卵巢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术前CRP值与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ists and Obstetricians,FIGO)分期、组织分级、腹水量及术后残余病灶大小的关系.[结果] 82例(44.09%)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CRP值为阳性,平均值为26.41 mg/L.CRP值与FIGO分期(P<0.05),残余肿瘤大小(P<0.01)和腹水量(P<0.01)显著性相关.术前血清CRP阳性率与腹水量相关(P<0.01),与年龄、组织分级和FIGO分期无关.CRP阳性的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62.3%)低于CRP阴性的患者(79.6%)(P<0.01).[结论]检测术前血清CRP值对卵巢癌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2.
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癌是妇科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该病病理上可分高血钙型和肺型,以前者较常见。现将4例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青年妇女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对52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5年生存率78.8%。在单因素分析中,妊娠次数、分期、病理类型及分级、肌层浸润、脉管瘤栓、卵巢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和p53过度表达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肌层浸润,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结论]肌层浸润,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转移是青年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应慎行保留卵巢的手术.Ⅳ期青年患者应争取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ⅠB-ⅡB期宫颈癌髂总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652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45例髂总淋巴结阳性宫颈癌的治疗结果。结果:652例宫颈癌患者中,45例(6.90%)发生髂总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期别、盆腔淋巴结阳性组数(除髂总淋巴结外)、肌层浸润、脉管瘤栓与髂总淋巴结转移有关,但lon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髂总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期别、盆腔淋巴结阳性组数(除髂总淋巴结外)。结论:临床期别、盆腔淋巴阳性组数(除髂总淋巴结外)为宫颈癌髂总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髂总淋巴结阳性宫颈癌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35岁及以下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及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共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1990年1月至2007年7月底9519例新发宫颈癌患者病例,分析1990年起每两年35岁及以下宫颈癌患者占宫颈癌总人数的构成比的变化趋势;利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定性检测了其中91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宫颈涂片中21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SPSS12.0软件,妒检验统计分析35岁及以下宫颈浸润癌患者(年轻组)和35岁以上宫颈浸润癌患者(对照组)HPV感染率及其分布的差异。结果35岁及以下宫颈浸润癌新发病例每两年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91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HPV总感染率为75.38%(686/910),年轻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2.05%(96/117)和74.40%(590/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中HPV高危型、中国人常见亚型和低危型感染率分别是73.96%、3.41%和1.65%。HPV感染常见亚型无论在宫颈浸润癌的年轻组还是对照组均为HPV16亚型,其感染率分别为58.97%(69/117)和46.03%(365/793),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亚型的阳性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浸润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虽然年轻组宫颈癌患者的HPV总感染率并不高于对照组,但HPV16亚型感染率在年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HPV16亚型感染可能是宫颈浸润癌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