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应用三腔二囊管施行Heller’s手术41例报告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袁明道,陈胜喜,胡铁辉,罗万俊,韩琳煌我院1979年5月至1990年5月应用三腔二囊管施行Heller’s手术41例,其中9例附加部分胃底折叠术。随访6月至11年,效果满意。1临...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应激反应对心肌缺血预适应保护的影响。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缺血预适应组(IP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依托咪酯组(Etom组)、甲基强的松龙组(MP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以心肌梗死面积/缺血面积、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肌钙蛋白I(cTnI)浓度为检测指标,同时检测血清皮质醇动态变化。结果: IPC组、MP组、IR组、Etom组心肌梗死面积/缺血面积分别为(5.86±2.81)%,(11.28±3.62)%,(26.79±4.53)%,(18.19±3.72)%,CK活性分别增加(255±89),(314±160),(855±371),(768±404)U/L,cTnI增高值分别为(3.6±0.6),(6.1±2.2),(8.1± 3.6),(6.4±1.6) μg/L。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tom组皮质醇反应明显钝化。结论: 钝化皮质醇反应可明显削弱IPC的保护作用,甲基强的松龙有一定程度的心肌保护作用,提示IPC保护作用中可能有应激反应参与。  相似文献   
63.
右胸膜顶食管胃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右侧开胸胸内胃食管胸膜顶吻合术式,与传统的左侧开胸胸内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比较,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其中行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共109例,行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03例。术后均进行24 h pH值监测和胃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比较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右胸胸膜顶吻合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较经左胸弓上吻合的病人明显减少。结论食管中下段癌病人采用经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式较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更能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64.
我院自 1996年来 ,开展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小切口微创伤心内直视手术 ,并对两种小切口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选择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术前确诊为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 (VSD) 6 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 ,甲组右胸前外侧小切  相似文献   
65.
应用凝血酶局部外用止血的效果已获国内外学者的公认 ,但关于其在预防剖胸术后出血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导 ,我们目前应用北京第一生化制药厂出品的凝血酶 ,对其在预防剖胸术后出血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1 临床资料将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 ,查随机数字表 ,将其随机分到A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要点及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5年10月,63例15岁以下儿童心脏瓣膜病患者置换机械瓣,全组均采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置换3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膜置换6例.结果:本组手术死亡5例,其他病人均康复出院.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随访4月~204月,晚期死亡6例,晚期死亡率为10.34%.结论:儿童瓣膜置换手术死亡率相对较高,但仍是治疗儿童瓣膜病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7.
缺血预处理对犬肺移植供肺组织腺苷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移植供肺离体冷缺血2h后肺组织腺苷酸含量。结果显示缺血预处理组供肺ATP与AMP含量和腺苷酸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缺血预处理处理结合低温ECS保存能降低犬离人体供肺缺血期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总结我院手术治疗的 4 1例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男 2 3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2 2 6岁 ,术前 2 7例进行了血细菌培养 ,其中阳性 11例 (41% )。 34例在感染控制后手术 ,7例于感染活动期手术。所有病例均彻底清除感染灶 ,纠治先心病及瓣膜病变。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1例 ,死亡率 2 4 % ,其余远期效果良好。结论 :先心病并发IE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超声心电图在诊断上有重要作用 ;常规血培养有假阴性结果 ;对先心病并发心内膜炎患者的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热缺血死亡大鼠停跳心脏异位移植术后的供体进行有关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研究,以观察cariporide对大鼠停跳心脏供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清洁级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共112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6只,即正常心脏对照组(C组);心脏停搏后10,30,45min取心组(S10,S30,S45组);心脏停搏后10,30,45 min取心并用cariporide灌注组(SH10,SH30,SH45组);对实验组大鼠均采用热缺血死亡处理,再用颈部Cuff法进行异位心脏移植.S10,SH10,S30,SH30组于移植后48 h取供心标本,S45,SH45组于移植术后取供心标本.然后采用RT-PCR法检测标本心肌细胞的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结果:大鼠腹主动脉横断放血后9~11(10.11±0.59)min死亡;RT-PCR检测bcl-2基因的电泳图显示实验C组的表达最强,相对光密度ROD值最大,bax基因的表达最弱,ROD值最小;S10组、S30组bcl-2基因ROD值小于SH10组、SH30组;而bax基因的ROD值正好相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45和SH45组比较ROD值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热缺血死亡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是进行NHBD的心肌保护研究的理想模型;cariporide能抑制热缺血死亡后(30 min内)大鼠心脏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
210例肺癌全肺切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肺癌全肺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10例肺癌患者进行全肺切除术,其中男16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4.77岁,包括左全肺切除144例,右全肺切除66例,其中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26例,下腔静脉成型术1例,隆突成型术1例.支气管残端均采用手工缝合,常规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术后30 d内59例(28.10%)发生并发症,9例(4.28%)死亡;除外死亡病例,术后总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6.21%,36.13%和24.26%.小细胞肺癌12例,仅1例生存满3年.结论: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慎重合理地选择手术病例,加强术后监测及围手术期处理,配合放、化疗,全肺切除仍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