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刊讯2012年7月18日,北京市房山区药品监管行刑衔接联席会暨合作协议书签字仪式举行。协议书的签订,标志着区药监局、公安局、检察院三个部门在药品监管行刑衔接工作上的长效机制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12.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第四大常见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肠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对晚期不能手术和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化疗是大肠癌的重要治疗手段[1],文章回顾近几年来临床有关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相关报道,资料显示中医药对化疗具有减轻其毒副作用、增强疗效、提高缓解率、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的作用,文章将临床有关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报道,根据常用给药方式,分内服中药联合化疗和静脉中药制剂联合化疗两类,进行临床进展情况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吸烟状况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ACS住院患者313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134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8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98例,收集患者吸烟状况并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分析ACS患者不同吸烟状况[无吸烟组(A组)、已戒烟组(B组)、在吸烟组(C组)]之间HDL-C水平的差异,并行亚组分析。结果 1患者一般情况比较:ACS患者A、B、C三组之间在性别构成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3),男性吸烟者比女性多;A、B、C三组之间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饮酒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2ACS患者不同吸烟状况下的血脂水平比较:A、B、C三组之间的TC、TG、LDL-C无统计学差异;HDL-C在A、B、C三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而且A组高于B组(分别为1.06±0.27 vs.0.98±0.22,P0.05),A组高于C组(1.06±0.27 vs.0.86±0.23,P0.001),B组高于C组(0.98±0.22 vs.0.86±0.23,P0.01)。3在入选的男性ACS患者中,A、B、C三组之间的HDL-C水平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A组高于C组(1.01±0.27 vs.0.84±0.22,P0.001)、B组高于C组(0.95±0.22 vs.0.84±0.22,P0.05);在女性ACS患者中,A、B、C三组之间的H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但HDL-C在三组间呈逐渐下降趋势。4ACS各亚组中不同吸烟状况下的HDL-C水平:在UA患者中,A、B、C三组之间HDL-C水平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A组高于B组(1.14±0.25 vs.1.01±0.21,P0.01)、A组高于C组(1.14±0.25 vs.0.78±0.16,P0.001)、B组高于C组(1.01±0.21 vs.0.78±0.16,P0.001)。在NSTEMI患者中,A、B、C三组之间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3)。在STEMI患者中,A、B、C三组之间HDL-C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仅A组与C组的HDL-C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07±0.25 vs.0.83±0.16,P0.001)。结论不同吸烟状况与ACS患者血浆HDL-C水平之间有密切关系,吸烟可导致HDL-C水平下降,戒烟能改善HDL-C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中国汉族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FH)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基因突变类型 ,研究基因型与表型间的关系 ,探讨FH发病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 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血脂测定、心电图、心脏及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法结合扩增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检测LDLR基因启动子和全部 18个外显子片段 ,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该基因正常序列比对找出突变并检索FH突变数据库(www .ucl.ac .uk/fh)。此外 ,采用PCR 限制性内切酶技术 ,检测载脂蛋白B10 0 (ApoB10 0 )基因Q35 0 0R突变 ,以排除家族性ApoB10 0 缺陷症 (FDB)。结果 DHPLC分析发现该患儿及其父母LDLR基因第 3外显子存在一异常波峰 ,DNA测序证实该患儿第 3内含子 5′剪接位点存在G→A纯合剪接突变 ,其父母相同位点表现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杂合现象 ;同时未检测出患儿及其父母ApoB10 0Q35 0 0R突变。结论 国内首次发现LDLR基因第 3内含子G→A纯合剪接突变 ;该突变可能是FH发病的分子基础并导致其严重的临床表型 ;PCR DHPLC法可用于FH可疑人群的确诊  相似文献   
15.
将青年医师培养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应用的高素质临床医师,重点是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将PBL、SP及SBME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到临床教学中,目的是让青年医师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基本医疗知识,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典型的临床病例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通过自学了解与该病例相关的基本知识;其次引导青年医师独立获得与该病例及其需要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三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助于调动青年医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锻炼青年医师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并提高其表达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是我国较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中医药在防治大肠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优势,尤其是在联合化疗增效减毒、抗复发转移、治疗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问、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疗效.本文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对应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加以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 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时,不同时机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吸烟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连续入选心内科住院的吸烟及不吸烟高血压患者共300例,将患者分为吸烟组132例和不吸烟组168例。采用PP21000动脉弹性检测仪检测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结果①吸烟组高血压患者baPWV为(1634±578)cm/s,较不吸烟组[(1 310±434)cm/s]明显升高(P<0.001);②吸烟史与baPWV数值呈正相关(r=0.483,P<0.001)。结论吸烟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9.
综述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指出目前化疗相关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主要围绕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其中诸多国外临床研究结果虽然已经获得较高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由于其副作用及昂贵的费用导致这类药物在国内临床应用较少。抗生素等相关含漱液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部分临床设计不够严谨,目前尚无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医辨证施治目前尚无统一的中医诊疗常规及疗效判定标准,虽然临床报道较多,疗效较好,但仍无法形成体系,而且对于其病理生理及治疗机制尚未进行明确研究,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基础上强化5A治疗对无戒烟意愿ACS患者烟草戒断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连续入选心脏中心住院的不愿意戒烟的吸烟ACS患者9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基础上充分告知吸烟危害联合强化5A治疗组(试验组)和常规5R组(对照组).均随访24周,以第9~12周持续戒断率及第24周戒断率为主要终点.结果 试验组患者9至12周持续戒断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为26.5%比8.0%,pearson卡方检验示x2 =5.975,P<0.05 (0.015).24周时试验组患者戒断率较对照组仍显著升高,为20.4%:6%,x2=4.504,P<0.05(0.034).结论 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后在异常CO值基础上,充分告知吸烟患者吸烟危害及强化戒烟心理行为指导可显著提高烟草戒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