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218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37篇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历代医家争议颇多的伤寒论条文之一,各家解读不一,赵凤林导师结合内经等古籍的研读,从《疟论》对该方的病机进行了新的阐述,并结合中药特性对组方提出新的见解。导师认为,病机除了大家公认的少阳阳郁外,还存在少阳不足、水气博结的矛盾。针对病机将组方分为3大药对,其中妙用在于桂枝主在助阳,瓜蒌、牡蛎主在化水气,并对药量加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2.
SRC/p160(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p160)家族作为一类辅激活因子,可以辅助多种转录因子,包括炎症相关转录因子.如核转录因子kB,激活蛋白-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受体,进而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SRC/p160家族的作用决定于上游的配体、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类型,并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及复杂性.而对SRC/p160家族与炎症相关转录因子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机体对炎症相关基因转录的精细调节和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可能机制.并为抗炎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儿童期发病的复发性多软骨炎(CORP)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 CORP 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3~15岁,平均(11±4)岁。确诊年龄6~22岁,平均(16±5)岁;诊断延误2~144个月,平均(55±45)个月。9例单纯性 CORP、2例分别与 SLE、pSS 伴发。首发症状以喉气管受累多见(7/11,64%),其次为鼻炎、眼受累和关节炎;确诊时喉部受累占91%(10/11)、气管切开占54%(6/11)、眼和鼻受累均为46%(5/11)、耳和关节受累均为36%(4/11);2例(18%)血清自身抗体阳性;4例(36%)伴 ESR 或 CRP 增高;9例(82%)接受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诊4~48个月,平均(27±15)个月,2例加重,余病情稳定或好转。结论 CORP 以喉气管受累为多见,易延误诊断,预后不良;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常规超声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超声造影与MRI影像学资料,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97枚腋窝淋巴结中,淋巴结转移69枚,淋巴结无转移28枚;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9.71%、96.43%、84.54%;MRI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41%、92.86%、89.69%;超声造影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SImax-SImin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MRI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结短径、长径及皮质厚度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可以依据检查方法的特点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了解分析南京市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改善规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10—11月期间,选取南京市11个区共110名全科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现场发放问卷方式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南京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SCL-90的阳性检出率为24.5%,总平均分为(121.51±30.69)分,低于全国常模[(129.96±38.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8,P<0.05),除强迫因子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平均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培时间≥1年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规培时间<1年学员,已完成全科理论学习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未参加全科理论学习学员(均P<0.05)。 结论 南京市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尚良好,优于全国常模,提高学员专业兴趣,实施全科学员双导师制、进行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有可能有效改善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6.
57.
??Abstract??Electron microscop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nal biopsy for pathological diagnosis.Most of renal biopsy cases entirely depend on the electron microscopy to confirm a final pathological diagnosis.Furthermore??many renal biopsy cases are diagnos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combined with other specific examinations.The value of electron microscopy in diagnosis of hereditary glomerular disease is especially high??and diagnosis of the 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 (TBMN) depends entirely on electron microscopy.Many other inherited glomerular diseases??e.g.Alport syndrome??Fabry disease??collagen ?? glomerulopathy??and so on all had specific ultrastructural changes.Therefore??patients highly suspected with hereditary glomerular diseases should be ensured to obtain enough tissue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58.
患者女,49岁,外来务工人员,因背痛1年,近1个月加重,伴胸闷、憋气、进食哽噎,于2011年11月7日收入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疼痛,疼痛位于肩胛间区,范围约手掌大小,性质不明确,无放散,疼痛程度不重,可自行缓解,无其他伴随症状,患者未重视,也未诊治.人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到疼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率也有所增加,并出现胸闷、憋气及进食哽噎.无咳嗽、咳痰和痰中带血,无低热、盗汗、乏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外院X线胸片示右上纵隔增宽(图1),胸部CT示右上纵隔多发淋巴结增大,右肺尖陈旧病灶(图2~4).患者于2年前诊断为高血压,否认其他慢性病及传染病病史.  相似文献   
59.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mlosclerosis,FSGS)于1957年由Rich首先描述,至1970年成为独立的肾脏病理诊断,特征为累及部分肾小球中部分毛细血管襻小叶的非炎症性硬化伴足突融合.FSGS临床多表现为中到大量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浮肿、高血压,相当一部分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敏感,肾功能呈进行性恶化,最终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  相似文献   
60.
陈楠  滕杰  王介非 《肝脏》2012,17(3):205-208
肝衰竭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肝脏短期内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所致的肝脏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凝血机制障碍、高黄疸、肝性脑病等复杂的临床症候群[1].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主要是乙肝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慢性化程度高,患者肝功能常迁延不愈,如在短期内再次接受严重打击,易出现慢加急性肝衰竭.由于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势极为凶险,病死率极高,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