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44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科学   173篇
综合类   656篇
预防医学   59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22篇
  3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全口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SRP)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牙周病伴咬(牙合)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口SRP治疗,观察组采用全口SRP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牙周指标和咬(牙合)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牙周指标及咬(牙合)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 全口SRP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可显著改善牙周炎症和咬(牙合)状况,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2.
<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重叠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其本质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1]。AIH-PBC在所有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类型中较为常见[2],其患病率在PBC患者中为4.3%~9.2%,在AIH患者中为2%~19%[3],而合并低滴度HAV-IgM目前尚未见报道。通过对本文病例的诊治过程回顾,扩展了对HAV相关免疫学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6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表现的不同症状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经过病症对应治疗后显效40例(58.82%);有效24例(35.29%);无效4例(5.88%);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4.12%。且经检查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肺淤血,患者的左心室壁增厚、心室缩小、心房增大,且出现心脏功能的异常。结论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在掌握患者病发原因及临床症状后,采取对应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调查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多药耐药蛋白1(Plasmodium falciparum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 PfMDR1)、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 PfCRT)和Kelch 13基因(P. falciparum Kelch 13, PfK13)多态性,为当地疟疾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8—2019年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感染者外周血样本85份,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PfMDR1、PfCRT和 PfK13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并对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PfK13基因不存在已知与青蒿素抗性相关的突变;PfMDR1基因和PfCRT基因均存在不同比例抗药性突变,其中PfMDR1_N86Y、PfMDR1_Y184F和PfCRT_K76T突变率分别为35.29%(30/85)、72.94%(62/85)和24.71%(21/85)。结论 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PfMDR1、PfCRT基因和 PfK13基因均存在不同程度突变。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校医院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累积logi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对校医院满意度为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比例共计87.7%;年级、就医意愿为首选校医院、认为校医院医务人员素质低、认为校医院医疗水平低、认为校医院就诊等待时间长、认为校医院还有其他问题、在校期间患过重病以及对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度等8个因素对累积logit模型的贡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对校医院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学校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校医院地位,加强校医院建设,明确校医院职责,全面加强校医院的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保险等各项学校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空腹和高脂餐后顿服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变化 ,探讨饮食对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年龄 (2 1 6± 1 2 )岁 ,体重 (6 5 8± 5 6 )kg。志愿者分别在空腹12h和进食标准脂肪早餐 (含黄油 1 5 g/kg体重 )后顿服胺碘酮 80 0mg ,两次服药间隔 12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胺碘酮及其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浓度 ,计算餐后与空腹服药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结果显示高脂餐后胺碘酮的血浆浓度较空腹服药明显增高。餐后胺碘酮的峰浓度(Cmax)和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0 t)均较空腹服药显著升高 [Cmax(2 330± 12 14)ng/ml对 (90 3± 35 3)ng/ml;AUC0 t(2 72 6 6± 86 6 7)ng·h·ml-1对 (12 82 5± 5 985 )ng·h·ml-1](P <0 0 1) ;消除半衰期 (t1/ 2 )明显延长 [(2 9 6± 9 8)h对 (17 0± 5 3)h](P <0 0 1) ;达到峰值时间 (Tmax)基本不变 [(4 6±1 2 )h对 (4 6± 1 5 )h]。根据各受试者的AUC计算出高脂餐后服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2 39%±75 %。结论 高脂餐后服药增加胺碘酮的吸收 ,显著增加胺碘酮的血药浓度 ,同时减慢胺碘酮自体内的消除 ,提示进食高脂餐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7.
应用心外膜多个电极记录心室晚电位,初步观察了实验性心肌梗塞后晚电位的发生、特点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晚电位的发生与心肌梗塞面积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心脏分泌两个重要的利钠肽:心房肌细胞分泌的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当心房和心室壁张力改变时,心肌细胞释放ANP和BNP,从而发挥平稳的扩血管、排钠作用,同时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据报道BNP是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重要生化标志物,BNP浓度的增高能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病人短期及长期心脏性死亡的危险性。近年来,合成的重组人BNP能模拟内源性BNP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09.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我们使用该方法治疗顽固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1例,疗效满意。患者,男性,59岁,1986年开始反复发作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曾用普萘洛尔、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胺碘酮、奎尼丁、普鲁卡因胺、阿替洛尔、地高辛等多种药物治疗无效。1989年以来,病情日趋严重、发作间歇期很短,心律基本为心房纤颤,心房扑动,药物不能复律,也不能满意控制心率,心室率  相似文献   
110.
Objective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delineate the mechanism of organized loft atrial tachya-rrhythmia (AT) during stepwise linea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F) using noncontact mapping.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in whom organized ATs developed or induced during stepwise linear ablation for AF were en-wiled. Left atrial (LA) activation during ATs was mapped using noncontact mapping. Radiofrequency energy was delivered to the earliest activation site or narrowest part of the re-entrant circuit of ATs. Results A total of 146 ATs were mapped. Four ATs were characterized as a focal mechanism [cycle length (225 ± 49) ms]. A macro-reentrant mechanism was confirmed in the remaining 142 ATs using noncontact mapping. LA activation time accounted for 100% of cycle length (205±37) ms. All 142 ATs used the conduction gaps in the basic fig-ure-7 lesion line. There were 3 types of circuits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gap location. Type Ⅰ (n = 68) used gaps at the ridge between 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 (LSPV) and left atrial appendage (LAA). Type Ⅱ(n = 50) used gaps on the LA roof. Type Ⅲ (n = 24) passed through gaps in the mitral isthmus. Ablation at these gaps eliminated 130 ATs, but the remaining 16 ATs required cardioversion to sinus rhythm due to a poor response to ablation. Conclusion Vast majority of left ATs developed during stepwise linear ablation for AF are macro-reen-trant through conduction gaps in the basic figure-7 lesion line, especially at the ridge between LSPV and LAA. Noncontact activation mapping can identify these gaps accurately and quickly to target effective catheter ab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