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5篇 |
外科学 | 34篇 |
综合类 | 47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1篇 |
1篇 | |
肿瘤学 | 5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肺单纯性磨玻璃样病灶(pGGO)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收集34例pGGO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构成、吸烟状况、手术方式、病灶大小、肿瘤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本组女性和不吸烟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和吸烟患者(P<0.05,P<0.01)。34例患者中,接受局部切除(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19例(电视胸腔镜下手术18例),肺叶切除15例。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3例,肺泡细胞癌2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肺泡细胞癌病灶直径明显大于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病灶(P<0.05);局部切除与肺叶切除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个月~5年,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pGGO多发于不吸烟女性。pGGO中多数肺泡细胞癌病灶直径大于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病灶。电视胸腔镜下局部切除对pGGO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肺切除对肺癌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7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肺叶切除组(n=32)和全肺切除组(n=15)。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天和第8天,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心率(HR),同时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mPAP、HR和RVEDVI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RVEF则显著降低(P<0.05),全肺切除组的改变更显著;肺叶切除组手术前后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肺切除组术后PaO2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8天,肺叶切除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全肺切除组各项检测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切除手术尤其是全肺切除可引起右心功能降低,应尽可能以袖式支气管和血管成形术替代全肺切除,以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水平变化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32例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急腹症患者,包括急性复杂型阑尾炎73例(坏疽性35例、化脓性3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4例、非阑尾炎25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WBC计数和血清HMGB1、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WBC和血清HMGB1、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MGB1和hs-CRP所有急性组均明显高于非阑炎组(P0.05)、复杂型组明显高于单纯性组(P0.05)。以4.5 ng/ml为血清HMGB1异常界值,血清HMGB1诊断复杂型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7.7%、88.2%、94.1%、76.9%和87.9%。结论血清HMGB1水平可用于炎症反应程度评估和复杂型阑尾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84.
85.
胸腺类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纵隔肿瘤,文献报告的病例很少。我院于1995 - 1999年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35~6 0岁,平均年龄4 8 7岁。其中男6例,女2例。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闷和咳嗽,1例伴有柯兴综合征,表现为肥胖、满月脸、面色潮红。无一例伴发重症肌无力。X线大多表现为前上纵隔巨大块影,最大15cm×13cm ,最小5cm×5cm。手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有2例,肿瘤包膜完整的仅1例,大多数肿瘤侵犯胸膜、心包和无名静脉或上腔静脉。完全切除3例。1例病理证实伴有胸腺瘤。7例在术后接受放疗,其中2例接受化疗。5例出现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86.
87.
继发性双侧膈神经麻痹,常致急性呼吸衰竭,须机械通气维持呼吸。我院近年来治疗双侧膈神经麻痹,予机械通气辅助均获得成功,但耗时耗力耗财,总结其中成功的经验,对将来的工作不无裨益。1临床资料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0岁。均为纵隔巨大肿瘤、双侧性生长。CT示肿块压迫上腔静脉甚至包绕上腔静脉并向双侧生长几乎达肺门。手术经正中切口切除肿瘤,由于肿瘤侵犯包绕膈神经左、右支,故膈神经被一并切除。术后均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出现时间在术后1周左右,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辅助时间约5~6周,后拔除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88.
89.
食管癌预后较差 ,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有关。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人类肿瘤淋巴管生成的逐渐关注 ,关于食管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研究逐渐成为食管癌相关研究的热点。现综述近年来食管癌淋巴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0.